劉巖
摘 要:英語教學的目標最終要落到其工具性上來,即培養學生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而英語晨讀課作為英語課的“輔助”課堂,是英語口語學習的一個重要陣地,是英語學科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全面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質和英語學習興趣的重要保障。
關鍵詞:英語;晨讀;實效性
在教學中建立英語晨讀課的實效機制尤為重要,但目前農村小學由于多方面因素,使得英語晨讀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一、農村小學英語晨讀課的現狀分析
(一)客觀原因
根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規定,小學英語課程每周進行3至4次的教學活動。而經筆者走訪幾個農村小學的調查顯示,學校是學生接觸英語的主要甚至是唯一場所,而只是靠這3至4次的教學活動,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另一方面,農村小學缺乏專業的英語教師,往往是語文或者數學教師兼顧英語教學工作;甚至有些學校為了壓縮學生的在校時間取消了晨讀課。
(二)主觀原因
經過一個多月的相關調查,筆者注意到農村小學英語晨讀課的情況并不樂觀。
1.英語晨讀課的隨意性大
農村家長和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并不像其他主課那樣重視。有些教師在晨讀課上只安排一些背誦任務,缺乏有效的引導。更有些教師會把晨讀課當成呈現新知課去上,或者直接去做作業輔導。
2.英語晨讀課的形式單一
有限的內容,單調的讀法,機械的記憶,定時的抽查——這便是現在晨讀課的真實寫照。而且長時間集體朗讀英語,使學生容易“跟著感覺走”,注意力不能一直集中,更有學生懷著“濫竽充數”的心態,做著“表面工作”。
3.英語晨讀課的實效性差
對于農村小學生而言,晨讀課上的朗讀往往是缺乏語言環境的死記硬背和鸚鵡學舌。這種沒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強制背誦,學生記憶的深度和廣度都得不到增加,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更何談對學生心靈的塑造與人格的培養,因此晨讀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二、明確晨讀內容及目標,提高晨讀效率
英語晨讀課是鞏固課堂知識和延伸課外知識的重要陣地。所以,第二天晨讀課的具體內容及目標應該在前一天布置作業時就以書面形式下發,晨讀時在黑板上再寫出來,這樣學生就會有備而來。根據筆者的經驗,在每單元學習過程中,我會讓學生跟著視頻來朗讀單詞、句型,通過聽覺和視覺的刺激,創設真實的語境。而每單元新授內容結束后,則會結合本單元里出現的重點、難點,安排基礎過關作為本周的晨讀內容,總結并用PPT展示出本單元的重點單詞、重點句型與交際用語、重點句子三部分內容,圖文并茂,聲形結合,并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背會。根據完成情況,還會安排一些純正口語模仿、英語故事表演、主題配音等小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消除他們的疲勞感和緊張情緒。
三、多措并舉,提高英語晨讀課的實效性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結合學生母語學習的經驗和認知發展需求,針對英、漢兩種語言的特點和異同,重點培養學生運用學習策略的能力。”語言教學,它重在反復讀,時刻練。只要是能正常使用母語的學生,都能學好英語。我們的責任是引導學生基于自己的優勢進行學習。
小學生的好奇心強,特別是農村孩子,他們喜歡有趣的圖片和動畫視頻、歌曲、歌謠。然而同時,他們不具備較強的自控能力和調控策略,所以教師的有效引導是必須的。晨讀課的設計要善于創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有效地引導學生持之以恒地讀下去,最大限度地發揮晨讀的實效性。
(一)以多樣的晨讀模式,促學生朗讀記憶能力的提升
在詞匯的朗讀記憶上,用“對等”的方法,先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出現詞匯對應的圖景(或實物),避免母語的干擾,再進行音義訓練。在晨讀課上,我總是先用實物、閃卡、TPR呈現或PPT展示要朗讀的單詞,然后再范讀或播放音頻領讀,然后規定1分鐘內背會第一個單詞,最快者予以獎勵。第二個單詞進行拼讀比賽,要求30秒背會,以此類推,用更短的時間記住更多單詞,節奏根據學生記憶情況適時調控。學生熟悉了這種模式后,再以接龍背單詞、同桌互背、與最快者挑戰、小組比賽等形式完成剩余單詞的背誦。最后以小組上臺表演背或齊背驗收效果,這樣的競爭機制使每個人的積極性得到了激發,連學困生也被這樣的學習氛圍感染,學習熱情高漲。
對于句型和文章的朗讀記憶,使用看視頻跟讀、教師領讀或每周指定1至2名學生領讀的模式進行,然后分配背誦任務,雙人讀、學習小組讀、分角色朗讀、配音朗讀,總之在視頻或情境圖的幫助下,學生腦海中不但記憶的是句型的音、義,還有語言環境。對于難點句型,可要求學生前一天在網上自己練習,用手機APP作業軟件跟讀模仿語音、語調,并上傳錄音。在第二天的晨讀課上,我播放朗讀得好的學生的錄音,這樣不僅能讓優等生繼續保持良好的學習熱情,同時也有助于學困生產生朗讀的動力和壓力。當然,對于農村家長和學生而言,用手機軟件去學英語并不能普及,據統計,我所帶的4個班有85%~93%的學生能通過手機下載軟件去幫助他們背誦和練習口語,這對提高英語學習的效果有著很大的幫助,孩子們的朗讀模式在這個大時代的變革下也在保持著延續、發生著創新。
(二)及時檢查晨讀課的成效
每堂課的前10分鐘為自由朗讀和獨學時間,后5分鐘小組內逐項“過關”,由學習組長全面驗收,進行再記憶。晨讀課的后5分鐘是教師對晨讀效果檢查和抽查的最佳時間。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層次、注意優差兼顧、難易適中。優等生要求其背誦句型或課文,并自己默寫單詞;中等生聽寫單詞、短語或句型對話;學困生朗讀重點單詞和句型。對于不能當堂達標的,責令其限時完成,以備下次檢查。當然,也應該幫助他們找出朗讀和記憶的最佳方式。這樣,教師在晨讀課的主導性加強了,學生的主體性也相應地得到進一步體現。
總而言之,英語朗讀與口語交際應滲透于課堂教學過程之中。只要把農村小學生的優勢與運用能力、評價結合起來,通過各種方式與策略有組織地引導學生進行晨讀,就能使農村小學英語晨讀課的實效性得到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