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蓮
摘 要: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它的探索與發展,也就成為語文教學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善加使用信息技術,為教師的課堂教學、學生的語文學習帶來了很多好處。
關鍵詞:信息技術;語文興趣點;注意力;知識面;學科融合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不斷變革,人們的生活、工作等各方面都發生了變化,教育的觀念、方式也受到必然沖擊,信息技術在教育中迅速普及。現如今,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它的探索與發展也成為語文教學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代信息技術為語文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呈現方式,為課堂教學錦上添花,使課堂教學更加異彩紛呈。信息技術的使用為教師的課堂教學、學生的語文學習帶來了很多的好處。
一、活用信息技術,激發興趣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主要組成部分,學生只有產生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去認識和掌握某個事物或新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不是時刻都有興趣點,而是會根據教材內容不斷出現興趣點。有興趣點的,可以利用;興趣點不強的,可以激發。而對沒有興趣點的教材內容,可以通過一定的手段,將學生的興趣點進行遷移。
《詹天佑》是蘇教版教材六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故事性不強,課文中還出現了一些關于工程技術方面的詞語。學生閱讀時,興趣不高。與文字相比較,動畫、圖片等生動、直觀的形式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根據課文的需要,讀課文與動畫可以結合起來。學習“開鑿隧道”一段,閱讀文字片段后,我讓學生試著畫居庸關和八達嶺兩個隧道的開鑿示意圖,然后看動畫與之對照,再比較不同方法產生的不同效率,從中體會詹天佑杰出的才華。學習“設計人字形線路”一段,動畫是對這段文字最形象的解說,它清晰地展現了火車的走向,也極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感受詹天佑卓越的智慧。
二、利用信息技術,提高注意力
注意是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所不可缺少的條件。教育家烏申斯基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而小學生注意的穩定性有限,注意力不集中,易造成學習效率不高,并導致成績低下。可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注意力是很有必要的。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色彩鮮艷的圖片、圖文并茂的動畫有著極大的興趣,所以我經常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用他們喜聞樂見的圖像、音像資料引入新課,迅速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之處,還在于語文學習重在積累。但背誦比較枯燥,也很辛苦,且也需要極高的專注度,學生往往在課堂中難以達成背誦的要求。教育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人們獲取知識,單靠聽覺只能記憶約1/6,單靠視覺只能記憶約1/4,而同時使用視聽兩種感覺則能記憶約2/3。可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聲像同步的情景,或悅耳動聽的音樂,能對學生形成有效的刺激,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與記憶力,幫助學生背誦,進而獲得更多知識的積累。
三、善用信息技術,拓寬知識面
語文是一門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學科,內容包羅萬象,但很多課文僅僅依靠教材、教師等提供的信息,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信息技術與網絡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將人、物、景、事展現在學生面前,以彌補學生體驗不足的缺陷。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正確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語文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拓展知識面。
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多篇課文選自于名家作品,在教學時,我為學生提供作家的照片、生平資料、文本背景等信息,這種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大量與課文教學相關的資料集中存放于其中,既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也有些課文是介紹科學知識的,但受文本篇幅影響,不能詳盡描述,教師在互聯網上能很容易找到這些知識,再通過制作課件或錄像資料,就能很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從而拓寬學生的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素質。
四、借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科融合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具有較強的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很多課文內容與思想品德、音樂、美術、體育、科學等學科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各學科間的聯系,使各學科相互滲透,通過學科間的融合,能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借用信息技術,能更直觀形象地促進跨學科綜合性學習,培養學生全面素養。
《二泉映月》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阿炳的人物形象,對二泉映月琴聲的意境也有所描寫,但學生光從文字中不能完全體會出琴聲所表達的情感,對二胡的音質也很陌生。我在教學時,在學生閱讀過文本后,先讓學生通過圖文了解樂器二胡,再播放音頻讓學生欣賞《二泉映月》,直觀地感受阿炳演奏的樂曲所表達的情感,再結合文本,學生的感悟深刻多了。這篇課文借助信息技術,將語文與音樂學科進行了有機的融合,促進了學生樂感的形成。
總之,信息技術輔助語文教學有許多優越的特性,給教學帶來了方便和實惠,但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信息技術也不例外,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也自有利弊。因此,只有善用信息技術,找到與語文學科教學的最佳結合點,并與語文學科教學進行有效的整合,把信息技術自然而然地滲透到教學過程之中,才能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讓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