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秀
摘要:語文這一學科身為三大主科目之一,學好了語文,其他學科也可以將其作為工具并將其應用,也就是說語文這一學科的應用性非常強。而閱讀能力作為語文學習的必備能力之一,同時也是語文課堂上才會系統教學和培養出來的能力,需要學生和老師著重培養。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關鍵詞:實用性;文學創作;思想品德
在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最多的是猶太人,每年平均每人閱讀64本書籍。書籍是文化知識的傳承工具,因此提高閱讀能力、進行閱讀培訓、閱讀大量的書籍得到文化知識才能夠做到對文化知識的傳承和發展。在中國閱讀能力的培養并未得到很好的重視,本文指出閱讀能力培養的意義,因為小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能夠促進中國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
一、閱讀能力培養的實用性
小學生除了閱讀教科書外,往往很少主動閱讀課外書籍。在現在課外書出得越來越多,但是閱讀的人慢慢減少的情況下,學生應該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因為閱讀能力具有很高的實用性,不僅僅可以使學生讀懂教科書,學習和吸收理解教科書上的知識,在涉及其他領域的書籍時,學生也可以自學和理解課外書籍的知識,之所以在語文課堂上系統地講解閱讀理解,在老師的帶領下去解析和閱讀一篇文章,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非著重在于單單將文章解讀給學生聽,學生學會的也不應該是老師給的標準答案,而是老師在解讀過程中應用的思維和方法。
蘇軾說過:“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也曾說過:“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在建立于學生有足夠強的閱讀能力之上,多讀書和精讀書會帶給學生許多好處和積極的意義。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不是很高,但是小學階段培養語文閱讀能力是最佳的時機,語文閱讀是具有實用性的,可以在小學生課下之余,去閱讀自己感興趣的課外書籍,例如科技圖書、中華美德故事書籍、國外名著等,培養相關的興趣愛好。當然書籍的品類眾多,書籍的海洋廣博而又深沉。小學生選擇正確的書籍類型才能夠體會到閱讀書籍的真正意義,對于不健康的書籍要禁止學生閱讀和接觸。往往學生也會自己甄別出書籍的類型及性質,這也是因為學生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一定的閱讀能力。因此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同時,必須要督促和監督學生閱讀健康有益的書籍,這樣才能發揮閱讀能力實用性的積極作用。老師在課上系統地對學生進行語文閱讀理解的教學,但是培根曾說過:“教育只不過是一種早期的習慣。”只有學生在培養出閱讀能力之后,才能開始發揮閱讀的實用性。
二、文學創作來源于閱讀經歷
在閱讀大量書籍之后,吸取到的智慧就會越多,讀書的過程也是發現真理的過程,隨著閱讀能力的不斷培養以及提高,可以涉獵的書籍品類也將會越多,對將來的文學創作,單單從小學語文作文開始,將會提供極大的幫助。例如閱讀鍛煉思維能力的書籍,學生的寫作往往具有邏輯性,學生閱讀生動的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往往會使學生寫出的作文非常生動以及充滿童趣。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文學創作源于閱讀經歷,正如杜甫說的,閱讀好的書籍,并且書籍讀得多了,在知識儲備足夠了的情況下,在寫作的時候往往會下筆寫作如有神助一般,才思不斷,創作出好的文章來。
三、閱讀培養學生思想品德
借用劉向的一句話:“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閱讀健康積極向上的書籍可以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培養起到有價值的作用。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可以培養一顆愛國之心,閱讀《十萬個為什么》可以培養學生探索之心。還有很多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的書籍,首先低年級的學生可以閱讀書籍如《兒童圣經故事》《中國古代寓言故事》《小王子》《安徒生童話》等。在《小王子》的書籍中有這樣一句話,“只有用心看,才能看得真切,重要的東西是肉眼看不到的。”教會了學生要用心體會周圍他人對自己的愛,學會感恩。在閱讀書籍中培養學生思想品德的同時,小學生的閱讀是需要在老師以及家長的監督和陪同下進行的,閱讀內容也是根據兒童以及青少年心理成長發育情況而定的。也許從我們成人的角度看來,神話故事和兒童寓言蘊含的意義對我們并未有太多的使用價值,但是在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時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閱讀國外文學著作例如《培根隨筆》《復活》《戰爭與和平》等,也可以閱讀中國古代文學著作例如《紅樓夢》《三國演義》《論語》等。提高學生文學底蘊,文化素養。了解國內外史詩著作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學水平。
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同時要知道如何運用閱讀能力以及知道閱讀哪一類書籍,閱讀積極健康的書籍,才能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同時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起到積極向上的作用從而作出貢獻。教育僅僅是最開始的習慣,只有在學生學會了如何使用教育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和要求。
參考文獻:
[1]江平.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倪文錦.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張潔.培養初中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策略[D].湖南師范大學,2009(9):7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