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下,我國的經濟發展也在不斷變革,企業之間的競爭變得尤為激烈。在此背景下,企業管理中內部控制的顯得尤為重要,內控管理中存在一系列的問題有待解決,加強企業內控管理,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企業平穩快速發展的要求。本文主要研究在新經濟常態下企業內控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其問題,為企業更好地發展出謀劃策。
關鍵詞:新經濟常態;企業;內部控制;問題;對策
在新一輪的經濟快速發展下,企業面臨的競爭和風險也在隨之增加,復雜的經濟環境,要求企業必須根據自身的管理情況進行相對應的調整。目前,大部分企業的內部控制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良性發展,影響著企業的管理和經濟效益以及品牌效益,因此,必須加強對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要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及時的解決問題。
一、企業內控的概述及重大意義
1.企業內部控制的具體概述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內部控制是其財務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關于內部控制,“是一個單位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確保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而在單位內部采取的自我調整、制約、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與措施的總稱。”從定義上看,內部控制對于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2.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重大意義
十九大之前我國對于經濟的發展主要是粗放式的模式,十九大上對我國經濟發展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調整,制定出一系列的新政策,為可持續發展做出不同的努力,為國民經濟健康可持續的發展。在新的經濟常態下,企業面臨著挑戰和風險,因此企業必須認真的反思和總結過去,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增強內控能力,深入了解和貫徹新經濟常態下對于企業內部控制帶來的優點和缺點。
新經濟常態下,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是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只有做好內控工作,企業才能更好地創造經濟效益,為實現企業經營目標而共同努力,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做好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一是能夠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采集到匯總的過程都是規范的,其會計信息是真實可靠的,具有可信度的,也是準確無誤的;二是能夠預防企業經營中的各種問題,企業的順利發展過程中,必定會遇到各種風險,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管理重要的組成部分,發揮著對潛在風險進行評估和預判,并規避風險的作用;三是能夠促進企業平穩健康的發展,健全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能夠聯合各個部門緊密配合,發揮整體的優勢,為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進行共同的努力,促進企業的經營效率。
二、企業內控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經濟常態的不斷深入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開始重視起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為了切實提升企業內控管理的整體水平和效果,企業管理者也紛紛參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其《配套指引》的相關方法在企業內部大力開展內控管理,可以說內控管理在我國已經得到了各個行業的認同。”但是由于其發展的時間較短,其內部控制管理的大環境并未完全形成,企業內控管理的部門架構設置不合理,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人員素質高低不同等情況也較為普遍存在,這些都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方面存在一系列通病。
1.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意識有待加強
通常,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領導層的管理意識影響著整個部門的管理工作和管理方法,大部分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領導人員未能明確內部控制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其內部控制意識十分薄弱,往往會忽略掉內部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對企業內控制度也沒有完全的了解,缺乏全面貫徹落實內控制度的理念,導致領導層自我主動執行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由于領導層的內控知識的缺乏,導致對整個內控管理的忽視,使得已有的內部控制部門無法發揮其管理作用,形同虛設。企業的內控管理工作人員專業素養高低不一或者專業素養不過關的情況大有存在,造成內控工作效率低下,無法滿足新經濟常態下對企業內部控制的要求。
2.企業內部控制的制度不夠完善
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保障,同樣,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也離不開健全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內控制度的不健全主要有兩個層面的問題:第一是部分企業并未建立標準化的內部控制的制度;第二是企業具有內部控制制度,但內控審核部門與監管部門沒有明顯的分離,兩者之間的責任和分工并不十分明確和透明,更不具備書面的文件和規章制度。沒有建立起科學的、系統的、有效的內部控制大環境和機制,比如許多的企業的內審部門往往是隸屬于財務部門,或者審計人員往往由財務人員擔任,內審部門和財務部門往往是一個領導,內部審計沒有自身的獨立性,內部審計工作也就流于形式,沒有得到真正的執行。
3.企業內部控制缺少有效的監督
對于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檢查、評估、以及監督工作必須要落實到位,這些檢查和監督應該由第三方來進行執行,才能保證其檢查工作的公正性、評估工作的客觀真實性、監督的有效性。內部控制執行人員應該于內部控制檢查評估監督人員保持獨立的工作性質,并向不同的管轄領導進行匯報工作,而現實往往是存在交叉管理的情況,內部監督中,管理人員為中飽私囊或者權錢交易,未能對內部控制部門進行有效的監督。在外部監督中,政府和社會以及企業全體員工未能對企業進行有效的監督,內部和外部監督工作不到位,造成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難以順利進行。
三、新經濟常態下加強企業內控的具體措施
1.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意識
加強企業管理層的內部控制意識和行為是企業目前工作的當務之急,領導層要切實的意識到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改變原有對于控制的隨意性和互動性,將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切實到位,深入企業,做到實處。企業管理人員應該將內部控制管理意識傳播到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和各個部門,加大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宣傳,利用新媒體通信技術如微信、微博、視頻等形式進行傳播,強化企業員工的內部控制意識。同時也要加大對內部控制管理人員的培訓管理工作,提高其專業素養和法律意識,熟練的掌握科學的內部控制管理方法和措施。
2.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是實現企業內部控制的前提,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在企業的發展中,應當以會計準則作為指導,構建包括會計賬戶、報表以及賬簿等內容的具體編制說明的會計制度。此外設計會計系統時還應當包括企業各部門發生的各類經營活動中有關會計處理工作的具體規定,主要是為了將會計工作中復雜的程序與方法轉化為企業發展中具有實際意義與可操作性的工作內容。對于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架構要做完善,部門之間要相互制衡,相互監督,工作崗位要做到分工明確,權責分離。也應完善評價和激勵制度,建立其企業所有者、經營者和執行者和諧的關系。
3.加強對企業內控的監督工作
良好有序的監督能夠有效地規避各種財務風險,更好地為企業經營者服務。因此要從內部和外部監督兩個方面進行,內部監督主要是企業內審機構的完善,要優化審計人員的結構,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做好成本的控制,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外部監督主要是發揮政府、社會對企業內部控制的監督,依據政府的權威性,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規范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財政部門、稅務部門、審計部門要相互分離,職責分明,相互監督和管理,要防止貪污、腐敗等現象的出現。社會也要發揮其監督的作用,企業應當自覺接受社會的強有力的監督,爭取做到在第一時間了解到內部控制工作中的問題,并進行改善工作,抓住內部控制工作的重心和關鍵問題,將各項工作都落實到位,從執行到監督管理和評價反饋各個環節都要有所涉及,做好內部控制工,完成企業制定的經營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新經濟常態下為企業帶來了更多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無限的挑戰,企業要充分重視內部控制工作,要有針對性地了解企業自身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去尋找出適合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管理制度,做到各個程序都符合規范化的操作,得到有效的監管和控制,通過企業全體員工的努力,來推動企業的健康、平穩、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侯尚法.企業內控執行中存在的問題與相關對策研究[J].新財經:理論版,2014(1).
[2]賀鐵驪.新經濟形勢下企業內控管理問題的思考[J].管理觀察, 2011(29):15-16.
[3]元麗星.新常態下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6(5):226-227.
作者簡介:藍運順(1979.02- ),女,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韶關銷售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