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榮 侯新
[摘要]融資難的問題一直困擾和制約著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單一,大部分依靠內源性融資,政策性融資并不能滿足全部的資金需求。通過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的分析探討,提出了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中圖分類號]F03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8)07-0138-02
Financ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
Wang Xuerong, Hou Xin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henyang 110142, Liaoning)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financing difficultie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terprises has been puzzling and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e financing mode is single, and most rely on endogenous financing, policy financing cannot meet all the capital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probes into the financing problems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olving the financing problems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nterprises.
Key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yp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inancing Problems
[作者簡介]王雪榮(1994-),女,滿族,遼寧本溪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務管理;侯新(1970-),女,遼寧莊河人,博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科技型中小企業,即中小型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企業總就業人數中專業技術和研發人員比例較高,研發投入在企業總產出中比例也比較高,高技術在企業價值活動中發揮主導作用的中小企業的統稱。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輕資產、高成長、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使得科技型中小企業相比于一般的中小企業更難以通過傳統融資模式和融資渠道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資金缺口很大,外源性融資占其融資總額的比例偏低。企業自籌是企業融資的主要方式,其次是金融機構貸款和技術創新基金。但是現階段科技型中小企業普遍內源性資金不足,且難以獲得其它的融資,導致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資金情況嚴峻。因此,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生產和經營所必需的資金,成為突破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瓶頸的首要問題。
一、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主要原因
(一)政府扶持力度不夠
相對于普通行業而言,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成立初期及發展期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來支持企業的日常運轉,而僅僅依靠內源資金的支撐是不夠的,此時政府性基金也是至關重要的。政府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科技創業基金,二是政策性銀行貸款。首先,雖然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政府設立了一些專項基金,但是按照有關規定,科技型中小企業申請的資金額度一般不得超過100萬元,資金的數額難以滿足科技型中小企業大的需求,并且申請資金的審批時間長、審批手續復雜,使得科技型中小企業通過創業基金融資獲得足夠的資金的可能性較小。其次,相比于對其他傳統行業如餐飲業、制造業等投資來說,我國政策性銀行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投資比重非常小,而且在抵押擔保方面的要求與普通商業銀行基本一致,不能放寬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要求,也沒有更多的優惠措施。
(二)銀行貸款門檻較高
我國現階段是以銀行為主導的信貸體系,銀行在審批貸款時,主要考察的是企業的財務報表、信用記錄及抵押資產等一系列完整而真實的財務信息,但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很難提供審批貸款所需的這些信息,因而很難從銀行獲得發展所需的資金。并且,即使有些科技型中小企業可以提供這些信息,也很難保證信息的真實性,銀行貸款的發放較為謹慎。同時,大多數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初創時會選擇租用廠房等固定資產進行生產經營等活動,企業價值體現在知識產權方面,固定資產購置相對偏少。而當向銀行貸款時大多數都需要有抵押物或者通過擔保公司進行擔保,但初創的科技型中小型企業大多規模較小,持有固定資產等的抵押物數量不多,達不到銀行的貸款要求。如果通過擔保公司擔保貸款,除了要向銀行支付利息以外,還需要支付給擔保公司擔保費和保證金及額外的評估費、手續費等,這無疑提高了融資成本。
(三)企業自身存在缺陷
首先,科技型中小企業內部管理不完善。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是從家庭經營或者個人合伙演化而來的,管理者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內部機構設置不合理,人員分工不明確,加之沒有足夠的實力吸引高新技術人才的加入,企業很難實現科學化的管理。其次,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財務不透明。大多數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不規范,沒有準確的會計核算制度,政府和銀行難以通過會計賬簿了解企業真實情況,很難達到銀行貸款的要求。第三,科技型中小企業擁有的可供銀行抵押的財產有限。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創立初期因資金不足往往采用租賃經營方式,無法用房屋、土地使用權等不動產設置擔保。同時,由于科技型中小企業以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發和成果轉化作為主要經營內容,而技術成果的市場變現又比較困難,因此難以獲得銀行貸款。
(四)融資模式單一
目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模式單一,基本上沒有信貸融資和風險投資,大部分是依靠企業的自有資金。許多科技型中小企業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原因,對于風險投資如天使投資的信息知之甚少,導致企業爭取到風險投資的機會少之又少。即使科技型中小企業運用大量資金研發出核心技術,企業也無法利用其無形資產獲取足夠的資金進行運轉,資金仍是企業很難填補的一大缺口。因此,企業主要依靠自有資金來維持日常運營活動,外源性融資(如銀行借款、發行公司債券、發行股票等)的比例相對于企業的內源性融資來說只占很小的部分。
二、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政府加大融資扶持力度
可適當降低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稅率。信息不對稱是導致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重要因素之一,可由政府主導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發布平臺,將企業經營和財務狀況進行權威統計和公示,協助企業聯系融資渠道,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更多融資機會。
(二)融資機構適當放寬融資條件
應從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特點出發,利用其擁有獨特的知識產權的優勢來解決企業的融資問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實物資產比較少,能夠作為向銀行貸款的抵押物少。因此,銀行應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適當放寬其貸款的條件及要求,例如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高科技技術等無形資產納入到貸款抵押物中,并建立更適合這類企業的信用評級體系,改進銀行對其授信業務的風險管理方式,拓展適合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信貸融資模式。
(三)企業提升自身實力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解決,除了政策法規的支持和投資環境的改善外,還需要企業提升自身的實力,引進專業管理人員,合理設置機構,制定各項規章制度,明確崗位職責,規范內部管理流程,建立市場化、專業化管理模式,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配備專業會計人員,通過合理的會計核算,有效控制成本支出和經營風險。同時,還應增強企業誠信意識,按照相關規定進行信息公示,減少政府和銀行的審核成本,樹立企業文化和良好形象。規范財務及管理制度、提高資信等級和綜合實力,從根本上吸引風險投資等各項資金投入,從而獲得持續穩定的融資來源。
(四)拓展融資渠道
風險投資是股權資本的長期投入,有投資周期長、高報酬的特點,初創科技行業相對于其他產業具有更高的利潤,因此更適合風險投資,風險投資已逐漸成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趨勢。可以采取適當措施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風險投資中,使風險投資基金規模擴大,從而填補企業的資金缺口,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
[參考文獻]
[1]王換娥,孫靜,田華杰.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法律對策[J].商業經濟研究,2018(5):168-170.
[2]莊燕娜.科技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融資模式優化研究[J].財會通訊,2018(5):19-23.
[3]寇根.中國中小企業融資難類型研究_以科技型中小企業為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3):94-98.
[4]李永麗,韋曉倩.H市科技型中小企業債權融資現狀分析[J]. 中外企業家,2016(16):50.
[5]張衛平,趙杰杰.科技型中小企業股權融資現狀分析及對策——基于對H市的調研數據[J].中外企業家,2016(16):13-15.
[6]楊征,蘆琳.太原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及分析對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1):46-48.
(責任編輯:郭麗春劉茜)【經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