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華 趙亮
摘 要:作為意識形態的主陣地之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需要真正做到讓學生真學、真懂、真會。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教學改革已經在逐步實施,內蒙古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考試模式也進行了全新的嘗試和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2016年底實施了機考模式,在嘗試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加以研究,這樣既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也有利于數字化校園的構建。
關鍵詞:內蒙古民族大學;思政課;機考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6-0214-02
在信息時代主張建設信息化校園、網絡覆蓋整座校園的情況下,內蒙古民族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2016年底實施了機考模式,在嘗試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加以研究,這樣既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又有利于數字化校園的構建。
一、內蒙古民族大學思政課機考模式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內蒙古民族大學2016—2017第一學期思想政治理論課期末考試全面實施機考,這是我們學校首次引進微軟軟件,邁向數字化平臺的關鍵一步。課題申請者和課題組成員作為思政課的教師,全員參加了機考的命題、出題、監考、閱卷、錄入成績等一系列過程,在參與機考的整個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問題,也思考了一些相應的問題。所以,想借助這個課題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議來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學質量。公共思想政治理論課機考的進一步完善,既能提高學生的成績,又能減輕思政課一線教師們的負擔,還能為學校建設數字化校園做出貢獻。
2015年內蒙古民族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嘗試了機考模式,在個別學科個別專業小范圍實施,總體來說效果非常好。對學生而言,既節約了他們的時間,也節省了他們的體力和精力。以前一考試,學生要作答整整兩節課,大家都知道,文科知識量大,一到考試需要學生一直低頭往卷子紙上寫,不停地寫,有的寫字慢一點的甚至答不完交卷時間就到了。學生很喜歡這樣的機考模式,因為在信息化的今天,每一個學生都會操作電腦,打字對他們來說沒有問題。而對于老師來說,省去了判卷子的焦慮,機考模式的推出,解決了老師們的后顧之憂,因為機器閱卷怎么都比老師們閱卷出現錯誤的概率小得多。但是在小范圍推行機考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這里加以梳理,以便于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進一步優化機考模式,達到大家都滿意的效果。
(一)在使用計算機考試過程中,筆者在監考時發現學生試卷中出現了重復試題的現象
機考題庫教務處規定出600道以上的題目。我們按照這項規定出了600道題,但是由于機考是隨機抽題的緣故,在監考的過程中,考生所抽出的試卷中出現兩道題目一模一樣的現象。因為整個大二年級的學生都要參加考試,題目重復是可能的,因為講課的內容是固定不變的,一共八個專題的內容,有的專題內容比較少,出不來太多的客觀題目,但是在組卷之前已經和軟件開發公司的負責人說過,在組卷的過程中要避免每位學生的試卷重復考試題的現象,但是最后監考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重復試題的現象,當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選擇題。所以,機考的模式還不是很成熟,有待于和北京相關方面的軟件公司聯系進一步加以完善。
(二)學生機考的規定時間過長
針對學生機考的總成績是滿分100分,客觀題占80分,主觀題占20分。由于客觀題主要是選擇題、判斷題,在計算機上答題需要的時間很短。換句話說80分的題,做得快的學生在短短15—20分鐘內就能全部答完,做得慢的學生30分鐘的時間一定能完成,剩下20分的主觀題也就15分鐘左右就能答完。所以,算起來整套題答題時間在40—45分鐘內就可完成。假設學生沒學習,不會作答,也只能是坐在那里耗時間。可是教務處規定考試時間必須兩節課,也就是1小時30分鐘,在冬天考試感覺稍微好一些。但到了夏天,本來7月就已經驕陽似火,再去機房里參加考試真是一種折磨人的事情,學生既感覺焦頭爛額,又感覺悶熱得讓人窒息。所以,建議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機考的考試時間做適當的調整。
(三)在機考過程中電腦程序突然出現問題,導致學生交卷不成功
有些電腦程序問題經工作人員調整之后,學生依然交卷不成功,甚至有的電腦直接黑屏,導致學生心理上過度緊張,一方面,擔心自己白作答了,另一方面擔心自己掛科。
二、內蒙古民族大學思政課機考模式改革過程中出現問題的原因分析
內蒙古民族大學思政課機考模式改革過程中出現問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軟件開發還不夠成熟,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每一步程序,包括組題過程中學生試卷中出現兩道一模一樣的選擇題,還有學生交卷不成功、出現黑屏的現象,這些都是軟件開發過程中程序設定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
次要的原因主要是一些人為原因導致考試不順利。例如,機房電線比較多,有的學生坐在座位上腳亂動踢到了電線導致電腦關機,還有的學生操作不當,導致考試不順利。
還有一個原因是內蒙古民族大學有一部分學生是少數民族——蒙古族學生,他們平時交流都使用自己的母語,老師在講授專業課程的時候大部分也是使用蒙古語進行授課,所以漢語對這部分學生來說是第二語言,他們使用起來很吃力,就更不用說在計算機上用漢語進行答題了。所以機考模式對于這部分學生來說難度會加大,相對于漢語授課的學生來說他們或多或少感覺有些不公平。
最后就是判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主要原因是程序設置把所有的試卷平均分配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的公號下,這樣會出現個別教師判卷慢,影響其他教師后續工作的進度,包括登成績、錄成績等后續工作。當然這一點是教師的原因,在規定的時間內把所有卷子判完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
三、解決問題的路徑
針對考試過程中學生提交試卷不成功、試題出現重復、試卷平均分配到每一位任課教師的公號下進行判(閱)卷工作的一些問題,校方和教務處應該和購買考試軟件的北京公司技術人員提出相關要求,讓他們做一下技術上的改動就可以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
教務處規定每個考場監考必須有一位我們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老師,另外兩位是考試學生所在學院的監考教師。教務處這樣考慮其實是比較周全的,害怕在監考過程中學生出現機器上的、技術上的問題,其他學院的老師處理不了,所以才規定派一位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老師監考。在監考的過程中,有的學院派去了兩位監考教師,再加上我們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一位老師,就是三位老師在監考。一個小屋子里有三位監考老師監考,而且是在隨機抽題、每一位考生的考試題目全都不一樣的情況下監考。而有的考場其他學院的監考老師一個也沒有,不知是教務處傳達上的錯誤,還是各個學院對學校相關規定領會的錯誤,所以希望進一步規范。或者就讓我們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一位老師監考一個考場,不需要再另外派各個學院的老師了;或者不需要我們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老師去監考,因為每一個機房或者每一棟樓里都有計算機學院的專業技術人員在堅守崗位,出現問題找他們就可以,如果每個考場用三位監考老師,感覺有點人力資源浪費。這一點也可以和學校教務處溝通解決。
針對一門考試課程的所有試卷平均分配到任課教師的公號下,有的任課教師可能判卷快一些,但是判完也沒有用,因為判的卷子根本不是自己班級的成績,所以相關的后續工作就得推遲,需要等到所有任課教師把所有的試卷全部判完,才能在系統里找到并導出自己班級的成績來,然后再錄入教務網絡管理系統。這個過程中,有的老師快一些,有的老師卻很慢,嚴重影響后續工作的順利進行,最后都積累到一起,學院的計算機也不夠用,登分系統也容易出問題,還嚴重影響了學院教學秘書的相關工作乃至延期放假。因為只要還有一個人沒提交成績,教學秘書的工作就沒算完成,還涉及一些重修生的成績、相關表格的填寫等工作都需要在成績提交后進行。因此,建議學校教務處與購買此軟件的北京公司取得聯系,要求他們做一下程序上的改動,把學生的試卷進行分類,按照授課教師進行分配,這樣就會避免很多麻煩。避免時間的沖突、計算機的沖突,教學秘書的假期延期等問題。當然機器閱卷也不存在自己的學生打分照顧的問題,因為根本看不到學生的相關信息。
針對一部分專業的學生,例如雙語班的學生他們的情況比較特殊,他們所掌握的漢語較漢族學生來說本來就差一些,再讓他們用計算機答題,難度就相對加大一些。為了實現數字化教學,也為了平衡專業水準,建議對題庫的題型進一步修改,課題申請者的建議是把20分的主觀題全部改為客觀題;當然這需要去和學校教務處進一步商議解決。
針對人為因素造成的考試不順利,可以通過任課教師在每學期最后一節課占用幾分鐘時間給學生說一說考試、考場、機房的注意事項,盡量避免人為因素的出現。
總之,學校實施計算機考試是數字化、信息化、互聯網時代的大勢所趨。學校定位于特色辦學、數字化辦學,計算機考試是未來期末考試的主渠道,也是馬克思主義學院籌劃很久的事情。辦好機考,無論是對學院還是對學校來說意義都非常重大。順利實施機考對學院來說可以稍微減輕任課教師們批卷閱卷的繁重工作,還可以減少誤差;對學校來說也是積極推進數字化教學平臺搭建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