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翠玲 高亞芳
摘 要:近年來,通過曲解和解構歷史的方式對中國歷史進行重新評價和批判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在我國思想政治領域興風作浪,扭曲了一些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大學生剛剛進入大學這個小社會,思想還不夠成熟,對于社會歷史事件和人物缺乏正確認知,歷史虛無主義者正是利用大學生的這個特點,妄圖動搖馬克思主義在大學生心中的主導地位。因此,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滋養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截斷歷史虛無主義在大學生中的傳播途徑,為大學生走出歷史虛無主義迷霧提供正確路徑。
關鍵詞:歷史虛無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危害;抵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6-0249-03
清代著名思想家龔自珍說過:“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歷史是記載一個國家形成發展、盛衰滅亡最真實的記錄儀,亦是一個民族、國家在意識形態領域進行意識斗爭的主要陣地。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泛起是以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敏感問題為由頭,對中國歷史惡意扭曲否定,不僅對社會政治生活產生影響,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產生影響。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不僅要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進行剖析研究,還要為化解歷史虛無主義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找到正確的解決辦法。
一、歷史虛無主義的內涵、本質及其新表征
(一)歷史虛無主義的內涵、本質
歷史虛無主義由來已久,從其來源看,始于西方,由德國傳入俄國又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傳入中國。“虛者,模糊歪曲也;無者,抹殺消除也”[1]45,顧名思義,歷史虛無主義就是虛無歷史,歷史虛無主義本質上是一種體現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歷史觀,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歷史虛無主義的根源是資本邏輯,現實生活中的矛盾與沖突是精神層面出現虛無的最根本原因[2]88。歷史虛無主義否定歷史的價值和認知存在的真理性,歪曲歷史真相,否認辯證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根本原則,否定中國近代以來的社會發展規律,以“重新評價歷史”為借口扭曲歷史、虛化事實等??偠灾瑲v史虛無主義是一種非科學、非理性的唯心歷史觀,是歷史虛無主義者“合法化”利用歷史達到對社會主義巨大成就的否認和污蔑的一種社會政治文化思潮。
(二)歷史虛無主義的新表征
歷史虛無主義是一種缺乏理性的錯誤思潮,新時代呈現出新的時代表征。假披“學術”外衣顛覆主流意識形態,歷史虛無主義常常以“學術研究”為借口否定歷史,貶低革命等,往往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歷史虛無主義的影響;它披著學術的外衣偽裝成一種學術流派,實質是一種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西化、分化”的政治思潮,帶有強烈的政治意圖和政治傾向[3]56-57;借“娛樂化”方式褻瀆歷史,信息時代的發展為錯誤思潮的傳播帶來了便利,歷史虛無主義借助“娛樂化”的方式滲入人們日常生活,用“調侃、戲說、惡搞”等方式來表達對現實社會的不滿,任何網絡上的“風吹草動”都有可能成為歷史虛無主義者“戲謔、惡搞”的焦點[4]47。
除去“理論、學術”的外衣,剔除“娛樂化”的方式,歷史虛無主義的政治訴求越來越明顯,不僅危害到歷史領域,在政治領域和文學領域的危害也在不斷地深化,在人們心中產生很大影響,甚至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重要影響。
二、歷史虛無主義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影響
(一)動搖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十月革命為中華民族之崛起送來希望,中國共產黨帶領著中國人民奮起反抗外來侵略者,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值得贊頌的事情,為中國革命帶來了希望,輸送了全新的革命理論,團結中國各個民族為實現民族獨立事業貢獻重要的使命擔當,馬克思主義自此成為中國共產黨及中國人民的信仰。我們所承擔的新使命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確立的,有馬克思主義作指導,中國的崛起之路必會越走越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然會越來越彰顯出它的優越性。歷史虛無主義具有隱蔽性和欺騙性,部分大學生在歷史虛無主義者的錯誤引導下看不清歷史問題的本質,易盲目混淆原有的思想信仰,對大學生價值體系的形成造成一定的沖擊。歷史虛無主義污蔑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真正目的就是瓦解大學生的信仰——馬克思主義。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認知淺薄,在日新月異的環境中若缺乏正確信仰的引導,極易迷失自我、受到“新奇”錯誤思潮的不良影響。歷史虛無主義者正是利用大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緊抓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漏洞,動搖馬克思主義在大學生心中的信仰地位。
(二)削減大學生對“四個自信”的認同感
“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5]4,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社會主義制度和理論亦是如此。歷史虛無主義者曾揪著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一點錯誤無限放大,質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事實上我們在這樣的質疑中取得顯著的成就,這是歷史虛無主義者無法磨滅的。中華民族文化有著深沉濃厚的歷史根基,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我們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不能數典忘祖、妄自菲薄”[6]1,我們理應自信。然而歷史虛無主義者評價有著數千年文化根基的中華優秀文化是“奴性文化”,充滿著封建思想和奴隸意識,是沒有生命力的文化[7]82,這是對中華文化的蔑視,對中華民族的不尊重,極大削減大學生的文化認同感。若是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任意蔓延至大學生學習生活中,大學生對“四個自信”的認同感會逐漸減弱,因此遏制歷史虛無主義在高校中惡意橫行勢在必行。
(三)沖擊大學生已樹立的價值觀念
世界文明體系中,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是從未間斷的,近代以來,我們抵抗外來侵略者入侵時所表現的不屈不撓、頑強斗爭的精神在中國革命史上一直被傳頌學習。但是歷史虛無主義者卻以“還原歷史真相”為借口,從碎片化的革命史中尋找錯誤信息,美化阻礙歷史進步的人物,宣傳西方的價值觀念、贊揚西方國家“自由、民主、平等”,企圖摧毀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混亂他們的視角。更有甚者歷史虛無主義者利用現代化網絡傳播手段微信、微博、貼吧等途徑制造惡搞視頻,對英雄事跡進行惡意的辱罵。大學生存在好奇心,把網絡上的片面曲解歷史真相的言論作為歷史真相,大談對歷史事件的看法見解,正中歷史虛無主義者的陷阱,造成大學生價值觀念嚴重偏離原有的軌道,思想信仰被“西化、分化”。由于大學生對于歷史事件不了解,價值觀未能健全,缺乏對不實言論的辨別能力,思想認知不成熟,極易對黨史國史形成錯誤認知,容易被錯誤言論誤導,因此對于大學生而言,堅定正確的價值觀尤為重要。
三、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的措施
(一)加強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
主流意識形態話語權是指“主流意識形態被認可、接受和推廣應用的程度”[8]74,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是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亦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常見到的內容。新時代的大學生,是為社會主義建設所培育的優秀的建設者,擔負著民族復興的重要使命,這一代的青年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動搖,萬不可被敵對勢力網羅投誠。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強調“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9]96,大學生作為新一代有志青年,是國家重點培養人才,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萬不可掉以輕心。
馬克思主義對人們的觀念、行為產生深遠影響,它的作用不容忽視[10]25。它是全黨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基礎,把馬克思主義作為大學生的信仰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影響是明智之舉。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更加鮮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弘揚”[9]71。積極推進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研究,加快大學生透徹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高校積極建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心,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作用,促進馬克思主義贏得意識形態的話語權。
(二)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設置
每所高校均設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它不僅讓大學生了解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成果、價值觀教育、法規教育等科學理論知識,也對大學生進行德育建設,培養大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大學生擁有政治參與能力。但是當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并未很好發揮,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講解形式單一,大學生學習心思全無,歷史虛無主義者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這種漏洞,傳播錯誤思潮。因此造成大學生對黨和國家認知發生錯誤,對歷史人物的功過評價未能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未將歷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客觀評價。加強對大學生黨史國史等正史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11]21,加上如今網絡科技發達,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局限于課堂教育,還可以增設網絡思想政治理論課。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網絡播放優秀文化作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滲透其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起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
(三)發揮高校網絡宣傳教育作用
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社會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歷史虛無主義是一種錯誤思潮,歷史虛無主義者利用網絡來實現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腐蝕,需要不斷地對網絡上歷史翻案事件等進行嚴格監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注重發揮互聯網等現代媒體在人們工作和生活中的獨特作用”[12]6,因此高校要發揮網絡正能量作用,積極地進行宣傳教育。高校利用網絡開展多種形式課程,在線辯論“歷史質疑問題”,幫助大學生看清事實真相,設置網絡紅色講座,針對網絡上不實言論、視頻等及時進行抨擊評論,嚴厲打擊在學校傳播錯誤思潮的歷史虛無主義者。在高校校園公共網絡平臺上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征文比賽,鼓勵大學生敢于同歷史虛無主義者斗爭,讓大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思想領域錯誤思潮的本質,提高大學生對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辨析能力。在建設高校網絡宣傳教育的過程中,大學生進一步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的話語權,為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侵蝕貢獻自己的力量。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那樣:“中國共產黨人是馬克思主義者,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學說,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但中國共產黨人不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也不是文化虛無主義者。我們從來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必須同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起來”[13]4,這一觀點對于解決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同樣適用。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斗爭,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絕不能為歷史虛無主義者提供可乘之機。積極地采取措施遏制歷史虛無主義的傳播,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動搖,加強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辨析歷史虛無主義者真實目的,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大學生價值觀形成,凈化高校網絡輿論空間,加強正史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事業貢獻青年大學生的力量。
參考文獻:
[1]田居儉.歷史豈容虛無——評史學研究中的若干歷史虛無主義言論[J].高校理論戰線,2005(6).
[2]吳照玉.馬克思、恩格斯如何批判和克服歷史虛無主義[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5).
[3]曲青山.堅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發揮黨史鑒今資政育人作用[J].時事報告(黨委中心組學習),2017(4).
[4]秦程節,黎海燕.歷史虛無主義: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挑戰[J].理論界,2015(12).
[5]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002).
[6]新華社.牢記歷史經驗歷史教訓歷史警示 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N].人民日報,2014-10-14(001).
[7]王藝霖.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27).
[8]葛彥東.掌握意識形態話語權初探[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1).
[9]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中國經濟周刊,2017(42).
[10]李澤厚.說儒學四期[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
[11]習近平.在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七十周年儀式上的講話[J].聚焦重大事件(臺聲),2014(8).
[12]習近平同志在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EB/OL].[2010-12-06].https://wenku.baidu.com/view/0c04184f767f5acfa1c7cd16.html.
[13]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2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