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燕
摘 要:在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通過創設趣味的育人情景提高教育教學效果,這既符合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又易于形成和諧的課堂氛圍,還可以激發學生潛能和學習積極性,這是一條雙贏的教學思路。而且這也是目前克服中學道德與法治課課堂上庸懶現象的根本途徑。
關鍵詞:趣味;興趣;激發動力
一、導入新課,引趣激思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課程的導入過程中,根據教學大綱,恰當地創設相適應的趣味教學內容,并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先進教學手段將其在課堂實施。比如,可以在新課程導入時,播放與學生聯系密切、能引起強烈共鳴的視頻和音樂,或者介紹圖文并茂、引人入勝的故事等,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進入最佳的學習探究狀態。例如:在講述七年級上冊《學會調控情緒》時,我就是通過講這樣的故事來導入新課的。
有一個孩子,脾氣非常暴躁,經常向別人發脾氣。有一天,他的父親對他說:“孩子,這里有一百顆釘子,每當你發脾氣的時候,你就往木板上釘一個釘子,要學會克制自己的脾氣。”于是從那天起,孩子每發一次脾氣就向木板上釘一個釘子,隨著釘子越釘越多,孩子的脾氣也改了不少,當他把最后一顆釘子釘完的時候,父親又對孩子說:“孩子,現在當你克制自己不發脾氣的時候,你就拔掉一顆釘子。”孩子照著父親的話去做,每當他克制住自己的時候,就拔掉一顆釘子,最后,孩子把釘子全部拔掉了,而且脾氣也改好了。孩子非常高興,因為他把釘子拔光了,并且脾氣也改了。父親帶著孩子走到木板前語重心長地對孩子說:“孩子,你看木板上還剩下什么?”原來木板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釘子的痕跡。父親接著說:“每當你對別人發一次脾氣,你就會在別人的心上留下一道傷痕,你就會失去一個朋友,當你的朋友越來越少時,你的快樂也會越來越少。”
講完這個故事,我順理成章地引出了那節課的內容:“情緒可以調控嗎?”“我們應該怎樣調控情緒,做情緒的主人呢?”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那節課學生的興致特別高,課堂效果格外好。這也堅定了我繼續將趣味教學引入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決心和信心。
二、把握情感,動之以情
教師要創設一種愉悅的教學氛圍,首先自己必須保持愉悅的心境。教師不僅對學生要有愛心、誠心,還應當培養和保持一顆童心,理解童趣。教師只有真誠熱愛學生,面對學生時才會產生親切感,形成愉悅的教學心境和良好的教學情感。這樣,教師的課堂形象就會親切自然,課堂語言就會情真意切,把課講得繪聲繪色,情理交融,給人以生動深刻的教育和感染,才能把握學生的真實感情,從而塑造一個與學生期望一致的教師形象。而感情的投入是雙向的,教師的感情投入定會影響學生,能溝通師生的心靈。這種與學生心境相同、情感共振的心理狀態是實施趣味教學的前提。這種情感投入和交流,不僅在課堂上,更要延伸到課外。平時,教師應積極組織和參加學生喜愛的課外活動,如社會實踐、聯歡會、社團活動等,盡力融入學生的世界,和學生交朋友。那樣,在學生的眼里,教師將不僅僅是他們的老師,更是他們的良友。無論課內課外,師生相見,總會產生愉悅親近的感情。這時會出現情感的遷移,從學生喜歡老師,發展到喜歡老師這門課及所授知識上,教學成果明顯。
三、注重直觀,曉之以理
中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階段居多。在這個階段中,他們雖然具備了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思維中的具體形象仍然起著重要作用。他們對一些缺乏感性經驗作反襯的學習內容理解起來會比較困難。如果不考慮學生的思維特點,講授知識只注意科學性、邏輯性,忽視形象性和趣味性,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對所學的內容喪失興趣,乃至產生厭惡感。而正確的教學方法是遵循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通過形象生動的趣味教學為學生架起一座從不知到知、從具體到抽象的橋梁。這樣既充分發揮了中學生思維認知中形象思維強的優勢,又能避免其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欠缺,充分提高教學效果。
四、語言技巧,激發興趣
道德與法治課的感召力、說服力與教師的語言技巧、語言風采有著直接的關系。因而在教學中,適時地運用一些幽默且耐人尋味、內容深刻又包含哲理的語言,使學生領略到語言的魅力,從而興趣盎然、身心愉快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1.幽默激趣
教師的幽默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緩解緊張情緒,融洽師生情感,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愉快的笑聲中掌握知識,拓展思維。
2.精彩激趣
教師如若可以將原本枯燥無味的教學內容用精彩的語言表達出來,就會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使得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成主動學習知識,從抵觸學習變成愿意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道德與法治。
總之,筆者認為如果能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教學導入的趣味化,激發興趣,引導熱情,從而建構快樂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達到讓學生對課堂教學感興趣的目的,這將為學生創設快樂的學習環境,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愛學、樂學、愿學,以達到教學目的,提高課堂效率。趣味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快樂,在快樂中
學習!
參考文獻:
[1]黃紹裘,黃露絲瑪麗.如何能成為高效能老師[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09.
[2]金江軍.信息化能力建設與網絡安全讀本[M].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