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有句俗話“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如今學生對付“題海茫茫,作業如山”也頗有一套辦法的。有一個學生為了應付老師寫字“錯一罰十”的懲罰,想出來了一個高招,他將兩支鉛筆分別綁在兩根筷子上,爾后用兩根綁著鉛筆的筷子寫字。這樣他一次在小楷本上就能寫出兩行字,真是提高功效一倍,這件事怎不令人啼笑皆非呢?有的教師覺得給學生布置作業愈多愈好,多多益善,其實往往是事與愿違;反而造成學生做作業的逆反心理。
關鍵詞:厭久;圖快;求趣
學生在做作業時會產生哪些心理活動呢?研究表明,通常會出現以下幾種心理活動狀態。
一、 厭久
在正常情況下,5~7歲的兒童對一件事物聚精會神注意可達15分鐘左右;7~10歲兒童平均可達20分鐘左右;10~12歲的兒童平均可達25分鐘;到了中學后便可達到40分鐘左右。這些都充分說明了兒童的意志力薄弱,堅持力也是較差的,有意注意的時間也是不夠穩定的。所以教師給學生布置作業就不能貪多,多多益善決不可取。如果一布置作業就是一大堆,學生就會望洋興嘆,看著作業發愁,他們或者是開始做得認真,爾后看到需要很多時間,于是就無視作業的對錯,草率做完應付了事,或者干脆“放棄”一點不做,等著老師批評,或者是把別人做完的作業拿來抄一下。這些當然都會造成學生作業練習的失誤。所以教師給學生布置作業要適量,掌握尺度。作業布置要盡可能少而精,以少勝多。所謂少,就是作業題有針對性、典型性、代表性,突出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特別要選擇那些容易使學生產生泛化混淆的知識例題。當然有時學生的作業練習也需多一點,但是多也要想出多的辦法,盡量不要把練習的時間搞得太集中。比如就學生自習課練習而言,可以化整為零地進行,要求學生做半個小時的作業,不妨先布置十五分鐘,時間到了以后再與學生講一些與學習內容有關的益智故事等等,或者先抽時間做一個智力類的游戲,調節一下學生的情緒、休息一下學生的大腦,之后,再給學生布置做十五分鐘的作業,這樣一來,學生總的作業量并沒有少,但是學生對作業的情緒以及整個學習的效果肯定都是不一樣的。
二、 圖快
一般初中以下的學生,特別是小學生,他們對學習動機缺乏長遠性認識,學習興趣也不是太穩定,而他們又好奇好動,總想著玩一會兒是一會兒,他們往往沉湎于玩游戲和朋友交往。因此寫作業時總是安不下心來。他們有時一邊玩一邊寫作業。而有時把作業作為一種額外的負擔,搞突擊,不動腦筋匆匆幾下把作業做完,想騰出更多的時間去玩,這樣一來,肯定要影響自己的作業練習的質量。所以,教師針對這類學生的作業布置時就要講求巧妙的方法了,更要講究一些藝術了。比如,同樣布置十五分鐘的作業,分開安排在課堂中間、課堂結尾、臨下課堂,因為學生的心理狀態在各個時間段是不大一樣的。在課堂中間,他們沒有玩的希望和空間,正常情況下比較認真;但是在臨近下課之際,每個學生的心理上都盼望著下課鈴能早點響,相應地手上也就開始馬虎了;在課余時間,他們要從玩中抽出一定的時間來做作業,心理上自然非常不快,對作業只能無可奈何應付了事了。所以,根據這個道理,教師布置重要的作業最好不要放在課外時間,也盡量不要放在課尾,盡量放在課常中間。課外時間最好布置一些趣味性、輔助性的作業,對學生起一個心理調劑的作用。
三、 求趣
有的教師布置作業單一化,如“××課——××課生字抄寫四遍”,“××課課文抄寫一遍”這樣的作業學生做起來叫苦不迭,枯燥無趣,顯然作業練習效果較差。從來自學校的許多調查證明,有些學生之所以練習效率低,這是與教師布置作業單調、沒有趣味,有很大關系的。
其實,作業的形式本來就是多種多樣:比如做游戲,猜謎語,智力比賽……這些生動活潑的作業內容肯定能激發起學生作業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所學知識的同時,進一步發展他們的智力。蘇霍姆林斯基就介紹說,他給思想不集中的兒童編了一套習題,全部是有趣的故事情節和語言,其中便穿插一些思考和計算知識。如有個真話村,有個假話村,真話村的人只講真話,假話村的人只講假話。如果只問一句話就確定自己到了真話村還是假話村,這句話怎么問?這類作業及提問肯定能引起每個同學的興趣!許多教師正是通過趣味習題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的。所以教師布置作業一定要豐富多彩,具有趣味性。
另外,在作業形式上,有時還不一定非要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也可以布置學生查字典預習課文;或者是布置學生看課外書;或者布置學生把語文課本上的故事講給別人聽……這樣經常變換花樣的饒有興趣的作業形式都是十分受學生歡迎的。
老師布置作業的技巧還在于要讓學生動手、動腦,手腦并用,促進思維:有些學生作業效率之所以不高就是學生作業時,只動手不動腦,也就是說只“會做”,“不會想”,所以教師要在作業練習上下功夫。
當然,強調學生作業的趣味性、新穎性,并不是要給學生布置一些怪而偏的作業題,作業題的設計要“活而不怪,新而不偏”,要符合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
厭久、圖快、求趣,是學生作業時容易出現的心理活動。根據這一心理活動規律,除了上面我們談到的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注意的那些問題外,還要做好作業的批改和檢查工作,因為通過作業的批改和檢查會起到督促學生做好作業和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作用。假如學生按著教師要求做得認真,可是老師批改得很草率,或者是老師連看也沒看,日久天長就要挫傷學生的積極性,所以教師除了在作業布置的設計上做好工作以外,還要認真批改作業,及時督促檢查學生的作業,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作者簡介:
張志輝,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昌寧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