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 孫偉 王超 張成良
摘要:本文在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詳述了采礦工程專業校外實習現狀,進而分析了校外實習培養方案、三大實習區分度、師資因素、企業四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及不足,最后從培養方案、校外實習制度、校外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四個方面提出了對策和措施。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this paper detail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off-campus internship in the mining engineering. Then the problem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off-campus internship are analyzed in terms of training program, the three kinds of internship, the teachers` factors, and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enterprise. Finally, countermeasures and measures are proposed from four aspects: training program, off-campus internship system, off-campus base construction, and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關鍵詞:專業認證;采礦工程;校外實習;改革措施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mining engineering;off-campus internship;reform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32-0288-02
0 引言
2013年6月19日中國成為《華盛頓協議》組織第21個成員國;2016年6月2日我國成為該協議的正式成員國[1]。該被普遍認為是最具權威性、國際化程度最高、體系較為完整的工程教育專業互認協議[2-3]。近年來礦業得到迅速發展,礦山企業單位普遍反映大專院校畢業生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雖然具備了基本理論知識,但是現場實踐能力差,尤其是科學采礦的提出,對畢業生實踐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4-5]。探討新形勢下如何提高校外實習效果以提高采礦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如何滿足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和企業要求,開展這方面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學采礦工程專業為背景開展校外實習研究和探討。
1 采礦工程專業校外實習現狀
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是我校采礦工程專業校外實習課程的主體部分,測量實習、地質實習是我校采礦工程校外實習課程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大二暑假安排2周的認識實習、1周的校外測量實習,大三暑假安排3周的生產實習,1周的地質填圖實習,大四下學期安排4周的畢業實習。除畢業實習分組進行外,其它實習都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實習地點主要通過帶隊老師個人聯系,實習地點并不一定是學校或學院的實習基地,可以是金屬礦山也可以是非金屬礦山,可以是地下開采也可以是露天開采。目前為止,我校采礦工程專業校外實習沒有完整的實習大綱,實習主要依據相應理論課程的實習大綱。所有校外實習的考核以最終提交的紙質校外實習報告為準。只要參加校外實習,一般都會拿到相應學分,除非沒有參加實習。
2 采礦工程專業校外實習存在問題分析
2.1 培養方案對校外實習要求過于寬泛
采礦工程培養方案每四年修訂一次,但關注點主要在理論教學,對實踐教學不夠重視,特別是校外實習。培養方案對校外實習只有最基本的要求,即實習安排在第幾學期、實習周期;缺少實習大綱、對實習地點的明確要求、實習過程管理及實習考核方式要求等。
2.2 校外實習區分度不高
由于學生較多,實習經費有限,企業出于安全考慮等因素,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三類實習流程比較類似:企業進行外來人員安全教育、工藝流程簡介、現場參觀、拷貝生產資料。三類實習實際周期都在1周左右。
2.3 師資學生因素
教師因素。我校采礦工程專業校外實習帶隊老師大都是年輕老師,因為校外實習費時費力,年長的老師一般不愿接受校外實習教學任務;而年輕老師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博士畢業就走上教學崗位,大都缺少豐富的工程實踐經歷;另外,還存在個別教師工作責任心不強的現象,導致很多學生認為校外實習就是走過場。
學生因素。由于近年來礦業不景氣,采礦工程專業學生入學時大都是調劑學生,大部分學生對專業不感興趣;學生對實習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因為他們知道只要參加實習就可以拿到相應學分;另外,根據每年的就業統計數據,從事與采礦工程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不足30%。
2.4 企業參與度不高
近年來,礦山企業生產任務繁重,在保生產的同時很難兼顧高校要求的實習教學工作,導致實習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實習礦山大都是國營大型礦山,由于礦業形勢的不景氣,企業待遇不佳,學生畢業一般也不愿意到實習礦山工作,除去安全因素考慮這也是企業不情愿接收學生實習的一個重要原因。
3 采礦工程專業校外實習改革措施及建議
3.1 完善與校外實習相關的培養方案
培養方案修訂必須以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基本理念為指導,面對新形勢,分析新情況,研究新問題,結合區域經濟發展,最后做出合理修訂。最新一次培養方案修訂進行了四個方面的問卷調查教師、校友、畢業生、企業,每個調查表有10個打分項,每個打分項有5個級別,4個調查表打分項有部分重合。調查表統計后折算成百分制,分四個檔次:不合格:60以下;合格:60(含)~70;中等:70(含)~80;良好:80(含)~90;優秀:90以上。評價結果均為良好,根據評價具體意見和專家建議對采礦工程培養方案完成了修訂。在培養方案修訂過程中,首先要按照專業認證要求制定各種校外實習的教學大綱,減少校外實習的隨意性。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內容一定要有層次性,有本質的區別,不能僅僅實習周期上有區別,對實習地點也要有明確要求。新的培養方案對學分學時進行了較大調整。學分220降到200,降幅達9%,而實踐教學由1021增加到1195,增加幅度達17%,可見課程體系在降低學時,減輕課業負擔的同時,更加注重實踐教學。
3.2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最近兩年教學負責人安排工程實踐經驗比較豐富的老教師參與校外實習,主要負責專業指導,學生衣食住行、與企業溝通由年輕老師負責,起到傳幫帶作用。另外,剛博士畢業的年輕老師,特別對本碩博期間不是采礦工程專業的老師需要通過進修、培訓、學術交流以及到礦山進行掛職鍛煉等多種形式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提高其教學能力。學院還從實習基地聘請了校外實習指導教師。校外實習指導教師制度使校外實習教學更貼近生產實際,有力地保證了校外實習教學質量。
3.3 加強實習基地建設
建立長期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企業為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基地,教師可以對企業員工進行安全培訓,為企業解決技術上的問題,加強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建設可以分層次建設,可以建設成國家級、省級實踐教學示范中心、校級實踐基地、院級實踐基地。我校采礦工程實習基地長期受限于實習經費不足,在學校、學院、企業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實現了省外實習基地零的突破。
3.4 完善校外實習制度
校外實習考核方式要多元化,打破僅用實習報告考核的方式,校外實習前動員大會的積極性、實習中具體表現、分析問題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實習后歸納總結、都可作為考核內容;不僅帶隊老師對學生進行考核,校外實習指導老師也對學生實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考核,校內外導師綜合成績不達標的實行淘汰制,必須第二年重修。完善校外實習的過程控制制度,實習前的動員大會、實習過程中實習意外傷害險的購買、實習具體內容、實習效果評估、實習經費的支出明細必須有支持材料,校、院督導及相關負責人隨時可以抽查校外實習情況。
4 結語
針對校外實習中存在的問題,近兩年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校外實習的培養方案,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切實落實實習大綱規定的任務,加強過程管理,加強實習基地建設,加大各類實習費用投入,不斷提高我校采礦工程專業校外實習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顧曉薇,王青,邱景平,等.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采礦工程專業培養目標建設[J].教育教學論壇,2015(48):62-64.
[2]鄭文翔,郝長勝,郭靈飛,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采礦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7(17):158-159.
[3]孫明,鄭文翔,王超,等.基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采礦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探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5):75-76.
[4]張欽禮.中南大學采礦工程特色專業建設的方法和途徑[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S1):11-13.
[5]高喜才,伍永平.西部采礦工程專業特色實驗教學示范平臺建設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5):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