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清
【摘要】目的:探討人性化理念在脛骨平臺骨折急救護理中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6年12月-2017年4月期間在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外科治療的25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為對照組,選取2017年5月-2017年9月期間在我院急診外科治療的25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為觀察組。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人性化理念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心理應激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SDS及SA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SDS及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性化理念應用在脛骨平臺骨折急救護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應激反應,提高護理滿意度,促進醫患關系和諧。
【關鍵詞】脛骨平臺骨折;人性化理念;急救護理
【中圖分類號】R68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9-050-01
脛骨和脛骨下端所接觸的面稱為脛骨平臺,脛骨平臺為膝關節重要負荷結構,若發生骨折,內外平臺受力不均,骨關節會發生改變[1]。脛骨平臺骨折導致患者行為受限,疼痛感劇烈,多數患者因治療或移動產生的疼痛,導致治療依從性較差,易產生焦慮、抗拒等負面情緒[2]。因此,臨床在給予治療的基礎上應強化護理干預,要求護理人員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充分重視患者內心需求。基于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人性化理念在脛骨平臺骨折急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具體信息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2月-2017年4月期間在我院急診外科治療的25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為對照組,選取2017年5月-2017年9月期間在我院急診外科治療的25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為觀察組。對照組中男14例,女11例;年齡16-70歲,平均年齡(3946±628)歲。觀察組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15-69歲,平均年齡(3953±622)歲。統計學比較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對照組采取常規急診護理:細致觀察患者骨折以及其他創傷面情況,判斷其出血情況,迅速為患者補充血容量,固定骨折部位,避免損傷患者血管及神經。觀察組采取人性化理念護理:整個護理及溝通過程貫穿人性化理念,從患者角度及需求出發,密切觀察其生命體征、心理波動及創傷情況,具體措施如下:①熱情接待患者入院,并為其介紹同病區病友,營造干凈舒適的居住環境,消除患者陌生感;②了解患者既往病情,為患者及其家屬宣教相關疾病知識及注意事項,介紹手術治療過程,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③患者因難以忍受的疼痛,易產生恐懼、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主動與其溝通,了解其內心想法,消除其負面情緒,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配合治療;④注意搬動患者時動作要輕,避免因牽引帶來的疼痛;⑤術中密切觀察患者臉部情緒,可采取聊天的方式轉移患者注意力,減輕疼痛感;⑥術后時刻關注患者生命體征,注意保暖,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訓練計劃,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相關自護知識,盡早康復。
13觀察指標①干預1個月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負面情緒,四級評分制,前者以50分為界值,后者以53分為界值,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抑郁、焦慮越嚴重[3]。②干預1個月后,采用我院自制調查問卷調查患者滿意度,該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8,重測效度為087,滿分10分,>8分為非常滿意,6-8分為滿意,<6分為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心理應激干預前,兩組患者SDS及SA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SDS及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護理滿意度觀察組患者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保留正常的力學軸線、協調的關節功能和建立穩定關節是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目標,獲得功能良好且無痛的膝關節,進而減少骨關節炎的發生[4]。傳統手術治療方法切口較長,手術創傷大,術后易發生膝關節粘連,致使早期功能鍛煉困難。
人性化理念護理措施,要求護理人員從患者角度出發,為患者護理疾病的同時,重視患者內心想法,積極引導患者以樂觀的態度面對治療,為患者營造愉快、舒適的居住環境,促進患者早日康復[5]。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1個月后,觀察組患者SDS及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表明人性化理念應用于脛骨平臺骨折急救護理中,可改善患者心理應激反應,提高護理滿意度。脛骨平臺骨折多由直接或間接暴力所致,發生較為突然,患者易產生較大心理反應,焦慮、急躁、恐懼易給患者造成心理障礙,無法配合治療與護理,不能進行系統的功能性鍛煉,因此對此類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顯得尤為重要。人性化理念護理,要求以人為本,從患者入院開始,以熱情的態度接待患者及其家屬,為患者營造舒心、和諧的居住患者,消除患者陌生感;術前主動與患者溝通,為其講解相關手術事項,可采取視頻或圖片的形式告知患者,消除患者因不了解手術過程所產生的恐懼心理;術中時刻陪伴患者,有任何需求或異常,及時采取解決措施;術后積極鼓勵患者參與康復訓練,注意飲食習慣,且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相關自護知識;積極為患者辦理出院手續,可采取定期電話回訪的方式了解患者恢復情況,告知患者需定期檢查,有任何異常情況及時就醫[6]。
綜上所述,脛骨平臺骨折急救護理中采取人性化理念,可有效降低患者心理應激程度,提高護理滿意度,促進醫患關系和諧。
參考文獻
[1]秦廣珍,郭玲,劉華,等.微創治療脛骨平臺骨折患者圍術期人性化護理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22):93-96
[2]孟令桐.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治療與護理[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2(02):388-389
[3]侯紀蓮,李春.多元化護理康復鍛煉在脛骨平臺骨折中的應用效果[J].河北醫學,2016,22(05):857-859
[4]饒佩玉,陳元芽,王思君.靶位超聲透入藥物及功能鍛煉在脛骨平臺骨折圍術期的干預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31):3808-3810
[5]劉茜,袁瓊,張燕,等.脛骨平臺骨折術后冷熱敷護理對早期膝關節功能康復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0):57-59
[6]薛曉明,吳玲玲,秦玲,等.個案管理對脛骨平臺骨折患者疼痛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10):1171-1173,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