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衛兵 李華林
【摘要】目的:總結并歸納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治療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時,具體的療效。方法:在我院采取46例肝硬化患者,使用計算機表法分為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3例,對照組使用經皮經肝食管胃曲張靜脈栓塞(PTVE)術治療,治療組采用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治療。在此過程中,對兩組患者進行觀察,具體比較內容為并發癥發生率和再出血率。結果:治療組并發癥發生率和再出血率均低于對照組,兩者之間相差較大,而P<005,數據從統計結果思考,具有參考價值。結論: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在肝硬化治療中可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和再出血率。
【關鍵詞】 肝硬化;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再出血
【中圖分類號】
R365【文獻標志碼】
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9-061-01
肝硬化是一種長期或反復作用形成的慢性進行性肝病,我國大多數肝硬化患者為肝炎后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臟代償功能較強[1],后期主要表現為肝功能損害和門脈高壓,晚期常出現上消化道出血、腹水、癌變等并發癥。本研究總結并歸納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治療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時,具體的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在本院選擇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間我院接收的46例肝硬化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對象均對本研究知情且簽署同意書者。排除入院前3個月內使用過抗生素者。使用計算機表法分為兩組,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3例,其中治療組:男17例,女6例;年齡38~63歲,平均(5271±163)歲;對照組:男16例,女7例;年齡37~64歲,平均(5268±159)歲。兩組患者性別和年齡等各項指標的P值均大于005,數據從統計結果,不具有意義,具有比較價值。
12方法對照組使用PTVE術治療,具體包括以下步驟:①肝區消毒鋪巾及穿刺點局麻;②經皮肝穿刺門靜脈分支;③交換入導管進行門靜脈造影并測量壓力;④交換入導管超選擇入胃管狀靜脈并造影;⑤栓塞胃管狀靜脈;⑥門靜脈復查造影并測量壓力;⑦封閉穿刺路徑。
觀察組采用TIPS術治療,術前進行心肺肝腎功能檢查、血常規檢查等各項檢查;術前3d以抗生素清潔腸道,術前2d低蛋白飲食、備皮,術前1d行碘過敏試驗,術前6h禁食禁飲;手術選擇Cook公司生產的RUPS 100肝穿裝置,設置球囊導管直徑為8~12mm,造影導管的超滑導絲選擇0035in,選擇直徑為8~10mm的鈦合金自膨式支架進行手術;①頸內靜脈穿刺;②經肝靜脈門靜脈穿刺術當靜脈長鞘送入靶肝靜脈;③肝內分流道開通術門脈造影;④置入管腔內支架,開通分流道。
術后進行6個月的隨訪,在此過程中,對兩組患者進行觀察,具體比較內容為腹水、肝性腦病和脾功能亢進等并發癥發生率和再出血率。
14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中,將患者的研究數據均輸入至SPSS170軟件中,進行統計學有效處理,采用%的形式表示,處理方式為x2檢驗,結果顯示,P<005,便形成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組并發癥發生率和再出血率均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均相差較大,而P<005,數據從統計結果思考,具有參考價值,見表1。
3討論
肝硬化患者在病理組織學上分析,機體會發生廣泛的肝細胞壞死、殘存肝細胞結節性再生、結締組織增生與纖維隔等現象,因此導致肝小葉結構破壞和假小葉形成,而引起肝臟逐漸變形、變硬而發展為肝硬化[2]。
TIPS術以其創傷小、成功率高、并發癥低、適應證廣、降低門靜脈壓力顯著、控制食管靜脈曲張出血療效可靠等明顯優勢,被臨床廣泛應用。此項試驗中,治療組并發癥發生率和再出血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在統計學上分析具有參考意義,根據上述材料,在肝硬化治療中,使用TIPS術治療,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與王廣川[3]等人的研究內容相符,值得廣泛應用,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以及再出血現象,改善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TIPS術在肝硬化治療中可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和再出血率。
參考文獻
[1]楊文曉. 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治療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效果分析[J]. 中國醫學工程, 2016,23(12):72-74
[2]吳吉圓, 張冬琴, 張海月,等. 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與內鏡治療預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再出血的Meta分析[J].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4,26(12):1272-1278
[3]王廣川, 胡錦華, 馮華,等. 改良經皮經肝食管胃曲張靜脈栓塞術與經頸靜脈肝內門體支架分流術治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近期療效比較[J]. 中華消化病與影像雜志:電子版, 2012, 2(6):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