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輝
【摘要】目的:探討藏醫瀉下療法治療黃疸型肝炎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52例黃疸型肝炎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分組的形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措施,實驗組患者采取藏醫瀉下療法進行治療,對其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22%比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615%高,數據差異顯著(P<005)。結論:藏醫瀉下療法治療黃疸性肝炎的效果較為理想,且具有治療簡單、花費低、安全性高等優勢,得到了患者的認可與信賴。
【關鍵詞】藏醫;瀉下療法;黃疸型肝炎;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
R365【文獻標志碼】
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9-107-01
黃疸型肝炎是由肝炎病毒使肝細胞破壞、肝組織破壞重構、膽小管阻塞,導致血中結合膽紅素與非結合膽紅素增加引發的皮膚、粘膜、眼球鞏膜等部分發黃的一種癥狀[1]。此次研究針對藏醫瀉下療法治療黃疸型肝炎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52例黃疸型肝炎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分組的形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納入標準: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知情;排除標準:對本次研究使用藥物有禁忌癥的患者。對照組:共計26例,男性16例,女性10例,年齡45~71歲,平均(580±62)歲;實驗組:共計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齡45~70歲,平均(575±60)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錄入至統計學軟件中處理,結果顯示兩組之間存在的差異在統計學上不具有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該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措施:①臥床休息,避免發生交叉或繼發感染,注射丙種球蛋白,口服卡那霉素;②使用抗病毒藥物;③使用免疫調節劑;④使用活躍微循環的藥物。
122實驗組該組患者采取藏醫瀉下療法進行治療:瀉肝的劑量每天為5~8g,瀉下療法的藥劑分為藥油、湯、丸、散。湯劑:老年及體質較弱的患者,劑量為4g;散劑:體質較強/病情亢盛的患者,劑量為5~8g;丸劑:有嘔吐癥狀的患者,劑量為5~8g。在清晨空腹的狀態下服用,服藥后使用冷水漱口,為了避免患者出現嘔吐的癥狀可口含糖塊。在服藥后患者蹲坐,放松肛門,欲瀉則瀉。針對泄瀉較慢的患者可以使用長嘴訶子尖湯、白開水加光明鹽催瀉;患有陳舊熱病或黃水病的患者催瀉使用牛溲湯;熱邪成熟且亢盛的患者催瀉使用雪水;隆盛患者催瀉使用骨湯?;颊咴诜?~3次自后,當感覺胸悶、想嘔吐癥狀消失但是沒有瀉出患者來說可以持續飲用熱水。
13判定標準[2]顯效:在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臨床體征、黃疸徹底消失不見;進步:在治療后患者臨床體征及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黃疸減輕的幅度超過70%;無效:在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臨床體征及黃疸沒有變化。
14統計學數據處理本研究基于SPSS210版本統計學軟件建立數據分析模型,計數資料采用例(n)、率(%)的形式描述,采用獨立樣本卡方(x2)檢驗資料間差異,P值小于005表示兩者比較存在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對照組患者顯效、進步、無效率分別為230%(6例)、385%(10例)、385%(10例);實驗組患者顯效、進步、無效率分別為692%(18例)、230%(6例)、78%(2例)。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22%(24例)比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615%(16例)高,數據差異顯著(P<于005)。
3討論
黃疸型肝炎的典型癥狀就是尿液顏色為黃色,伴隨著疾病的加重尿液的顏色也會隨之變化,最終成為豆油狀。引發黃疸型肝炎的因素較多,如酒精、藥物、肝炎病毒等,在發病后患者通常伴有皮膚黏膜黃染的癥狀,且血清膽紅素大于171umol/L[3]。發生黃疸性肝炎時患者的臨床表現有渾身乏力、惡心等,皮膚及鞏膜為淺黃色或金黃色,同時伴有瘙癢的感覺,血液中膽紅素升高。黃疸型肝炎的發生導致肝臟也會造成一定成的的損傷,同時伴有肝區疼痛的現象,發生這種因素主要是因為肝臟受到肝炎病毒的侵害,導致肝臟出現腫脹的現象,膜張力增大了肝且炎癥波及到肝臟韌帶周圍的組織。
目前臨床治療黃疸性肝炎并沒有有效的方法。藏醫瀉下療法治療黃疸性肝炎主要調節人體三大因素中的“赤巴”,進而抑制肝性腦病的發生,同時具有利膽的作用,阻止了黃疸進一步的升高,利于肝細胞的再生,在治療黃疸性肝炎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4]。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藏醫瀉下療法將淤積在肝臟部位陳舊性疾病的血液及病毒徹底排除體外,增加了機體抵抗能力,使疾病得到控制,然后慢慢痊愈。瀉下療法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了黃疸的發展,從而改善了患者的自覺癥狀與肝功能,因此治療效果較好。藏醫瀉下療法治療黃疸型肝炎具有極大的優勢,在藥方中包括光明鹽、長嘴訶子等,患者在服藥后可精準的判斷出病情的病情,臨床中將服藥后能瀉下的患者成為軟腹,出現腸鳴音的患者為中腹,而每一反應的患者則稱為硬腹。瀉肝劑氛圍油丸、湯、丸及散,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患者服用的瀉肝劑,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總而言之,藏醫瀉下療法治療黃疸性肝炎的效果較為理想,且具有治療簡單、花費低、安全性高等優勢,得到了患者的認可與信賴。
參考文獻
[1]傲見多杰.藏醫瀉下療法治療96例黃疸型肝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7,23(2):16-17
[2]項杰.藏醫瀉下療法治療黃疸型肝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69):13616
[3]華多.藏醫瀉下療法治療48例黃疸型肝炎效果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7,10(13):285-286
[4]周毛吉,卡著杰,多杰拉旦等.藏醫瀉下療法治療黃疸型肝炎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