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琳
摘 要:對現有圖書館采用總分管制,不僅能讓資源的利用率最大化,而且可以實現服務的質量和效率最優化。國外在這方面比較早,而我國直到2000年時才認識到總分管制對圖書館建設的重要性,并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尋找總分管制建設具體方法。這些年,各地方在總分管制建設方面積累了大量的實踐經驗,行業協會對這種新的圖書館建設思路也給予了大力宣傳和推廣,國家在文化發展方面也給予了大量的政策性引導,使得圖書館總分管制在我國不斷得到發展,并已實現了三大建設模式的形成與突破。
關鍵詞:中國圖書館;事業圖書館總分館制;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
傳統的圖書館面對日益擴張的城市面積,在給讀者提供服務時顯得力不從心。當前大多數城市中只有一座圖書館,而當這些城市的面積在慢慢增大時,給圖書館提供服務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畢竟圖書館的服務范圍有限。所以,只有在規劃和建設圖書館時,充分考慮諸多因素,才能滿足人們逐漸高漲的文化需求。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圖書館建設當中,大多數使用的是總分管制。這樣一來,不僅擴大了服務讀者的范圍,而且能讓總管的管理工作較比以前更輕松。這種新的建設思路有其特殊優勢,我國從2000年才開始對其展開認識和研究。經過我國相關人員十幾年不間斷的努力,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圖書館分管制建設經驗,并已經形成了三大獨特的建設模式。
1 中國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的建設現狀
我國國土面積非常大,且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都不同,尤其是東部和西部存在明顯差異。加上我國圖書館在諸多管理方面是采用多層管理體制,且建設主體通常不只一個,所以我國當前圖書館非常適宜采用總分管制建設。但是,我國這一圖書館建設思路又不能完全復制國外的模式,應該結合我國當前國情綜合考慮。經過我國相關人員的不懈努力,已經形成了獨具我國特色的三大建設模式。
1.1 “多元投入、協同管理”:松散型總分館模式
這種建設模式非常重視圖書館資源的共享,但一些基本結構和職能不會發生本質性改變,如人事安排、行政隸屬和財政關系等。該模式中的每個建設主體都可以對圖書館的建設提供應有的資源,也可以采用行業合作的方式進行,且能借助共享機制對其它資源實現共享。總館負責分館的指導、協調和管理,而分館則具有獨立的財產和人員編制。當前,我國有多個城市在利用這種模式,如上海、背景、杭州等。
1.2 “多級投入、集中管理”:集約型總分館模式
這種建設模式中的總館和分管的基本結構和職能同樣不發生改變,并且總、分館二者的職責非常明確:總館首先對整個區域的文獻資料進行采購和補充,然后對所有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如閱讀指導、資料協調等。分館的主要內容就是專門對各種類型的讀者提供不同的服務。另外,需說明總館和分館在借書還書方面實行全網聯通、實時監控,保障了總館主體地位和分館的協調作用。當前,我國也有多個城市在利用這種模式,如東莞、嘉興、蘇州等。
1.3 “單一投入、統一管理”:統一型總分館模式
前兩種模式在行政隸屬和財政關系等方面都沒有發生本質性的改變,而在這種模式中,這幾個方面的特征都發生了改變。首先,總館和分館的建設主體相同,且資金統籌和投入都是一個主體。分館作為總館的派出機構,主要從事讀者的服務工作,而縱總管負責人員的編制、資料的采購和加工等。總的來看,這種總分管制和我國當前的情況非常吻合。所以,我國大多數地區都采用了這種模式,如佛山、深圳、信陽等。
2 中國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未來趨勢
2.1 公共閱讀資源整合:以總分館制為基礎,統籌農村公共閱讀服務體系建設
這些年,我國政府對農村公共文化的建設投入非常大,公共圖書館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觀念已經形成,且相應體系建設也取得較大進步,采用總分館制建設公共圖書館是未來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中心,會逐步從縣級轉向農村。目前,我國絕大部分農村中還有農村書屋等文化服務機構,和農村公共圖書館的功能發生了重疊。不過,可以將農村公共圖書館作為總館,其它文化服務機構作為分館,從而形成總館和分館并以公共圖書館為總領的形式,促進農村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這是我國農村公共圖書館未來的發展趨勢。
2.2 流動服務體系構建:以總分館制為基礎,以圖書資源的流轉彌補資源規模和結構的不足
我國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比較好,但是中部和西部的經濟發展欠佳,尤其是中西部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尚欠佳。由于經濟發展跟不上,所以在中西部農村地區就存在著公共閱讀資源遠遠跟不上的問題。所以,倘若能夠選擇一個較為中心地區作為公共圖書資源建設地,并且配備相應的圖書資源,且在各個農村設點,形成以建設地為中心、各個農村點為分支的網絡模式,那么可以讓農村公共圖書閱覽活動更加靈活,使越來越多的人更方便到每個點閱讀書籍。未來我國農村會借助總分館體制建設農村公共圖書閱覽網絡,并依靠這一網絡逐漸彌補當前圖書資源不足的問題。這是我國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的公共圖書館未來發展趨勢。
2.3 鄉村分館隊伍建設:適當提高人員的管理層級,破解基層分館工作人員的專業性與穩定性問題
總分館這種圖書館建設體制中,分館是圖書館的基礎部分,其主要工作是負責向每個讀者直接提供服務。這樣一來,在分館中工作的人員在整個體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他們和每個讀者直接聯系,他們的服務質量如何,也就決定了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整體態度。所以,未來要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還是要從基層開始抓,即重視分館工作人員專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如果他們的服務水平得到了提升,那么分館服務質量也會相應提高,進而整個服務體系的質量就會穩定提升。這是我國圖書館工作人員綜合素質提升的主要趨勢。
2.4 少兒館總分館制探索:少兒館以總分館形式向基層、農村中小學校延伸,統籌公共圖書館與學校圖書館發展
少兒圖書館作為單獨的圖書館,是我國公共圖書館中非常重要的一類。鑒于少兒圖書館的服務對象都是少兒,而且服務的時間基本上是在寒暑假和節假日,所以在工作日時往往工作比較輕松,而到了放假時則少兒圖書館工作比較繁忙,有些書根本就無法滿足少兒的閱讀需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地方相關部門或組織也一直在探索方法。如果能借助總分館制,將總館建立在縣市區,分館建立在各農村,以此形成圖書館網絡,并且各圖書館之間的資料建立共享機制,那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以上問題。這是我國少兒圖書館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
2.5 政府主導制度保障:經濟發達地區的總分館制向集約型、統一型總分館模式推進
在當前歐美發達國家,早已經普及了總分管制,并且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征:第一,統一管理。統一管理的內容非常多,如資金、人員、資源等。資金方面進行統一分配,人員方面進行統一調配,資源方面形成互相流通的格局;第二,統一采編。統一采編的內容主要包括采購、分類、編目和配送的統一;第三,統一平臺。統一平臺是將管理平臺和技術平臺進行統一,從而確保“一卡通”能實行到位;第四,統一服務。統一服務的內涵非常豐富,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統一的服務理念;2、統一的服務標準;3、統一的服務規范;4、統一的服務方式;5、統一的服務項目。
3 結語
我國國土面積非常大,經濟發展難以取得平衡,尤其是中西部地區。這些地方的經濟較比東部沿海地區更落后,所以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還有待于完善。結合當前西方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經驗,嘗試著采用分管制對我國公共圖書館進行設計和建設。本文首先對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現狀進行簡要說明,然后從我國實際國情出發,結合圖書館分管制建設方法和策略提出了適應我國的幾種發展趨勢設想。
參考文獻
[1]金武剛,李國新.中國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起源、現狀與未來趨勢[J].圖書館雜志,2014, 33(5):4-15.
[2]劉蘭芬.中國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的發展模式及思考[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 2012, 24(11):125-129.
[3]賀文蕾.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現狀及建設可行性[J]. 才智, 2013(2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