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劇,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突飛猛進,標志著網絡時代的正式到來。在這個網絡觸手可及的時代,現代教育無疑受到了不小的沖擊,特別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因此而受到影響,隨之而來的則是以往從未有過的挑戰以及機遇,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研究如何有效地開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每一個從事教育的工作者都會考慮的問題。本文旨在對網絡時代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進行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網絡時代;高校思政工作;挑戰;對策
把網絡滲透到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當中,通過交流及互動讓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 大大有利于教育效率的提高,同時還能從人力物力上節省成本,無形中減少了教育部門等有關部門的工作量。不僅如此,網絡還具有很強的參與性特點,它能讓不同地方的人都能通過網絡來進行交流,讓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快,傳播范圍更廣,但是網絡始終是虛擬的產品,它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在網絡時代的背景下,分析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以及對策,是十分有必要的。
1 網絡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都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是為了使高校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而且因為時代的變化,思想政治教育與以往已經有所不同,不再顯得枯燥無味。。如今,網絡時代已然到來,網絡的使用迅速覆蓋到社會上的每一個角落,大學更是網絡時代首當其沖的得益者。
1.1 網絡的發展沖擊著大學生的思想觀念
在開放的網絡世界中,任何人都是自由的,這里斑駁存在著各種不同的思想、文化以及價值觀,從各個方面對學生們帶來思想上的沖擊,這對于還沒踏出社會的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許多大學生除了上課和睡覺以外,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投放于網絡世界中,我們經常能從新聞里看到某某大學生因沉迷網絡而受到傷害,更有甚者,因沉迷網絡游戲而猝死。再者,網絡的開放性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學生們可以利用網絡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識,但與此同時,一些國家會通過網絡對自己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以及生活方式等進行傳播,而一些價值觀念扭曲的、不健康的信息也會隨之而來,對大學生們帶來思想上的侵害,使他們從思想觀念上受到嚴重的沖擊。
1.2 網絡的發展考驗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質
在以往的教育當中,教育者由于自身具有的知識量領先于被教育者,所以他們有一定的權威。然而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教育方式顯然已經不再適用,大學生們想要獲得信息,不再像以前那樣只能依賴于老師和書本,他們現在可以在網絡上搜查到各種自己想要的信息,既方便又快捷。這樣一來,教育者的權威性無疑會有所下降,他們所具有的知識有時候甚至還會落后于時代,這就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教育者的要求有所加大,后者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1.3 網絡的發展改變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
網絡時代下雖然信息的傳播變得廣泛了,但同時信息的復雜程度也隨之增加了,這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東西方的文化沖突、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沖突,都是因網絡時代信息的復雜化所引起的,另外,學生在獲得新的學習空間的同時,逐步脫離了學校和家長的控制,在網絡中或多或少會接觸到一些負面的信息內容,這以上兩種情況,無疑都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難度大大增加。
2 網絡時代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2.1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者自身素質
高校應該提高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質要求,在具備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對網絡技術有所了解甚至掌握。一方面,高校可以從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下手,讓這些工作者加強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樹立起良好的政治觀念,對網絡上的虛假信息進行抵制,引導學生們去了解三觀正確的網絡信息。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網絡的便利性,在網絡上與學生們進行交流和互動,向他們傳遞有關思想政治的信息。
2.2 創建和優化良好的網絡環境
既然網絡成為了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的新的環境,那么高校要做到的就是對這個環境進行創建和優化。先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這個環境進行布置,加大力度對思想政治進行宣傳。然后再針對學生們的思想特點來對網絡環境進行優化,在傳播思想政治的同時,對其內容進行不斷的更新,做到與時代接軌,使其拉近與學生們的距離,讓學生們樂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此外還可以多與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們了解到思想政治的重要性。
2.3 對網絡資源進行合理利用
思政工作者對于網絡的使用應該要做到揚長避短,發揮網絡的優勢,進行教育方式的創新,在過去的思政工作當中,由于受到種種局限,很多時候收集資料是一項困難的工作,但如今,可以利用網絡的便利性,隨意地搜索有關思想政治方面的信息,大大節省了時間,而且網絡上的信息資源是豐富的,思政工作者不僅可以利用網絡進行傳統的思想政治的教學,還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新時代的思想。
2.4 不斷加強對網絡的監控與管理
網絡信息復雜化這一特點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引導學生們去接受積極的主流思想意思,讓他們樹立起更加正確的價值觀,以面對網絡時代來臨的挑戰。高校應該按照國家有關的法律法規,對校園網做到實時監控,對學生的錯誤使用網絡的行為加以制止,杜絕不良信息在校園網內傳播的現象,并通過有關法律知識和安全意識方面的講座等讓學生們樹立起良好的網絡觀念。
3 結語
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面對信息網絡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要牢牢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開創網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段亞楠.網絡時代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6(32):162.
[2]楊忠.網絡時代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4(08):262-263.
[3]劉喜旺.網絡時代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及應對策略[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1(02):55-56.
[4]程振設.網絡時代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0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