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華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三種金黃色葡萄球菌選擇性分離培養基的檢測效果。方法:分別使用Baird-Parker培養基(BP)、兔血漿纖維蛋白原培養基(RPF)和科瑪嘉葡萄球菌顯色培養基(CHROMagarTMStaph aureus)對標準菌株、食品分離株以及食品樣品進行對比檢測。結果:三種選擇性培養基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回收率均達到95%以上;RPF和CHROMagarTMStaph aureus培養基的檢測效率明顯高于BP培養基;且兩種培養基敏感性、特異性均優于傳統的BP培養基。結論:應用RPF和CHROMagarTMStaph aureus培養基檢測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較傳統的BP培養基具有更好的檢測效果,建議將RPF和CHROMagarTMStaph aureus培養基作為可靠的分離檢測培養基應用于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分離檢測。
【關鍵詞】金黃色葡萄球菌;Baird-Parker培養基;檢測效果
【中圖分類號】R3781+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9-238-01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引起人類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對其的微生物檢測方法目前仍以常規分離培養為主[1]。由于金黃色葡萄球菌是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而培養基的選擇又是檢驗工作的關鍵,因此本研究采用標準菌株、食品分離株及各類食品樣品,比較BP、RPF及CHROMagarTMStaph aureus三種培養基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分離培養的檢測效果進行初步評價。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菌株標準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6538及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實驗室保存菌株:食品中分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40 株,非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50株。
112培養基和試劑RPF培養基(貨號:44003)、凍干兔血漿(貨號:55181)由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提供;CHROMagarTMStaph aureus培養基(貨號:CP60015 )由鄭州人福博賽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提供;BP培養基(貨號:CMD023)、胰胨大豆(TSA)培養基(貨號:CMD027)、血瓊脂培養基(貨號:CMD002)、75%氯化鈉肉湯(貨號:CMA058)、牛肉湯(貨號:CMA001)由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
113樣品來源2017年1月—4月在大興安嶺地區食品超市、農貿市場采集的調理肉制品、熟肉制品、生牛奶等食品共計243份,經冷鏈送達實驗室。
12方法選擇性培養基目標菌株回收率、檢測效率測試 回收率是選擇性培養基分離效果的重要指標。選用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6538、ATCC25923菌株,經血瓊脂培養基純培養后挑取單個菌落轉種(36±1)℃牛肉湯增菌過夜,將此增菌液用無菌生理鹽水調成05麥氏濃度菌懸液,并10倍梯度稀釋至10-8,選擇10-5、10-6、10-7稀釋度的菌懸液,每個稀釋度分別吸取1 mL樣品混勻液以03、03、04 mL接種量分別加入3塊BP、RPF、CHROMagarTMStaph aureus、TSA培養基[8],然后用無菌涂布棒涂布整個培養基,于36℃培養48 h后計數。各種選擇性瓊脂與TSA培養基的菌落數的比值,即為選擇性培養基的回收率。同時觀察菌株在18 h、24 h、48 h生長情況并記錄。各培養基預期的典型菌落形態: RPF培養基呈黑色、灰色或白色,外圍有沉淀暈環的菌落;CHROMagarTMStaph aureus培養基呈紫紅色至粉紅色菌落;BP培養基呈灰黑色至黑色,周圍繞以不透明圈(沉淀)菌落。
2結果
21選擇性培養基目標菌株的回收率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6538、ATCC25923菌株在BP 、RPF、CHROMagarTMStaph aureus培養基回收率:ATCC6538分別為985%、969%、1000%;ATCC25923分別為966%、1014%、1007%。三種選擇性培養基的回收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選擇性培養基目標菌株的檢測效率2株金黃色葡萄球菌標準菌株在三種不同選擇性培養基上生長情況分別為:在BP培養基上培養18~24 h時,菌落較小,黑色,無暈圈,生長沒有呈現典型菌落特征或者特征表現不明顯,培養至48 h后菌落呈現典型生長形態,黑色,有暈圈。
3討論
在選擇性增菌后使用分離培養基進行目標菌的分離鑒定是目前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的關鍵步驟之一。由于不同的分離培養基應用的原理不一樣,檢測方法的適用性、檢測人員技術差異等因素,對各種分離培養基做好實驗室質量控制和應用評估非常重要。
此次實驗顯示,RPF、CHROMagarTMStaph aureus培養基在測試菌株敏感性和特異性方面均優于BP培養基,但是沒有一種選擇型培養基的敏感性、特異性達到100%,在實驗過程中僅僅采用單一的選擇性培養基,不可避免會有漏檢的風險。因此,采用多種選擇性培養基是避免漏檢現象發生的可行而有效的方法。建議將RPF、CHROMagarTMStaph aureus培養基作為一種可靠的檢測技術應用于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分離檢測。
參考文獻
[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金黃色葡萄球菌檢驗:GB 478910—2016[S].北京: 中國標準出版社,2017
[2]陳炯,顧其芳,劉誠,等.2011—2012年上海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監測結果分析[J].上海預防醫學,2014,26(4):169-172
[3]趙貴明,劉沛,邊凌淳,等.自制兔血漿纖維蛋白原瓊脂培養基檢測食品中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效果觀察[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04,16(6):5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