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遠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核心穩定性訓練對青少年排球運動員專項運動能力的影響。方法:選取22名青少年女子排球運動員,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給予對照組常規專項訓練,給予研究組核心穩定性訓練和常規專項訓練。在對兩組實行7周訓練之后,對比分析訓練前后穩定性指標和專項運動能力。結果:在訓練之后,對照組沒有顯著變化,研究組專項運動能力除助跑摸高之外,其他指標都有顯著變化。結論:給予青少年排球運動員核心穩定性訓練能夠提升核心穩定性和專項運動能力。所以給予運動員核心穩定性訓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核心穩定性訓練;青少年;排球運動員;專項運動能力;影響
由于運動員在發揮競技能力時都是通過腰椎,盆骨以及髖部等區域建立核心穩定系統,在運動期間該系統能夠提供穩健平臺,對各個姿勢機體運動實施控制,能夠更加高效準確地實現運動鏈功能。因此對于排球運動來說,各項專項基本技術都能夠全面及時準確的移動。在體能訓練當中核心穩定性訓練已經被廣泛應用,尤其是對于青少年來說,核心穩定性訓練能夠加強專項競技運動能力。因此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討分析核心穩定性訓練對青少年排球運動員專項運動能力的影響,選取22名青少年女子排球運動員作為研究對象,現將此次研究報告作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某體育大學青少年女子排球運動員22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共有11名運動員。所有運動員在年齡,訓練時間,體重,身高以及體質指數等方面差異不顯著,并且無遺傳病史和疾患,未參加核心穩定性訓練計劃。
1.2 方法
(1)實驗設計:在訓練開始之前需要對兩組運動員進行排球專項運動能力測試和核心穩定性測試等,全面記錄測試數據。在完成教學訓練之后,需要給予研究組人員核心穩定性訓練,30min/次,4次/周,訓練時間為7周。在完成一周訓練計劃之后需要對兩組運動員實施相同測試,并且記錄測試數據。
由同一名教師在任何外界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執行訓練計劃。在實驗期間兩組運動員除核心穩定性訓練之外,其他訓練項目一致。
由專業人員進行指標測試,并且兩組運動員都由同一個教師測試實驗前后指標,在測試之前需要使運動員進行準備活動,簡單講解和練習測試動作,降低測量誤差。
(2)測試指標:核心穩定性測試:該測試主要是應用McGill測試,主要包括腰部伸展測試和屈伸測試,右橋測試和左橋測試。對核心肌群的等長收縮力量耐力實施測試評價,應用在不同的運動環境和競技項目當中都具有效度和信度。
1)腰部屈伸測試:在測試開始之前,運動員需要做靠在擋板前,該擋板與地面呈55°角,雙手交叉于胸前,膝蓋彎曲90°,之后將雙腳固定。在測試時需要將擋板向后移動10cm左右,維持之前姿勢,開始計時;計時結束標準:運動員背部觸碰擋板。
2)左側橋和右側橋測試:運動員呈右(左)側臥,使用右(左)臂彎曲90°,右(左)握拳,左(右)手置于體側,雙腿伸直,左(右)腳置于右(左)上方,當運動員臀部離開地面,身體呈直線開始計時,如果無法保持直線則結束計時,在測試期間身體不能出現晃動情況。
3)腰部伸展測試:在測試期間使用Beiring-Sorensen姿勢,運動員上體長懸空俯臥在長凳上,將髂前上置于長凳邊緣,將下體固定在長凳上,上體維持水平姿勢計時開始,上體出現晃動之后計時結束。
2 結果
2.1 對照組運動員實驗后核心穩定性和排球專項運動能力測試結果
在實驗之前,兩組運動員在核心穩定性和排球專項運動能力測試結果上不具有顯著差異,P>0.05;在實驗之后,對照組運動員的專項運動能力和核心穩定性測試成績與實驗前相比未表現出顯著差異,可以看出,常規排球教學不會對運動員專項運動能力和核心穩定性造成影響。
2.2 研究組運動員實驗前后核心穩定性和排球專項運動能力測試結果
相比于實驗前,研究組運動員除了在助跑摸高成績方面無顯著差異,但在其他指標的測試成績表現出顯著差異,P<0.05,詳情見表1:
2.3 對比分析兩組運動員專項運動能力和核心穩定性測試結果
兩組運動員在專項運動能力方面,研究組除了助跑摸高之外,其他指標測試結果都顯著優于對照組,在核心穩定性方面,對照組運動員的測試成績顯著低于研究組,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圖1和圖2:
3 討論
核心肌群主要是由于29種肌肉組成,可以將其分為髖部肌群,腰部肌群和腹部肌群等。由于核心肌群構成復雜,因此會對核心穩定性造成極大影響,無法僅應用一項測試對核心穩定能力進行評價。其次,肌肉做功,力量以及四肢協調性等存在缺陷都可能會影響核心穩定性,因此在測試和評價期間具有較大難度。
此次研究主要是應用McGill測試方法,該種方法主要是對核心肌群等長收縮耐力進行評價,肌肉收縮方式在日常訓練當中常常被忽視,因此需要全面注重核心穩定性訓練,因此在運動員體能訓練計劃當中已經出現了較多發展核心整體肌群為主的練習,運動員在水平能力方面具有差異性,因此在對整體性肌群進行評估時無法體現出訓練效果。
此次研究實驗主要是應用2×2方案,對研究組和對照組進行前測和后測實驗方案,降低無關因素干擾。在對研究組實施7周核心穩定性訓練之后,除了在助跑摸高方面無顯著變化,其他指標都有所提升,尤其體現在30s斜板仰臥起坐,V型移動以及半“米”字移動方面。
按照此次研究結果能夠看出,在對兩組運動員采取不同訓練方法之后,接受常規訓練的運動員在排球專項運動能力以及核心穩定性測試方面都落后于接受核心穩定性訓練和常規訓練相結合的運動員,由此能夠看出,青少年運動員群體在機能以及肌肉形態等方面都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并且此前并未接受核心穩定性訓練,因此會表現出顯著效果。此次研究結果與馬春光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因此,給予青少年排球運動員核心穩定性訓練能夠提升核心穩定性和專項運動能力,所以排球運動員接受核心穩定性訓練對機能和肌肉發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周勇,張喚.核心力量訓練對高校排球專項男生跳發球技術教學的實驗研究——以陜西師范大學為例[J].四川體育科學,2015,34(04):140-143.
[2]孫越穎,高峰,杜文婭.不同頻率振動訓練對排球運動員核心區力量及穩定性的影響[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6,42(02):76-81.
[3]岳宗勝,張喚.核心力量訓練對高校男排運動員扣球技術效果的實驗研究——以陜西師范大學為例[J].四川體育科學,2015,34(05):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