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夢娜
摘 要:群文舞蹈是人民群眾進行娛樂活動的文化活動,具賦生活氣息。應當怎樣創作與群眾生活更親近、又容易被群眾接受且能夠滿足多個層次群眾對舞蹈的審美要求的群文舞蹈,是廣大的群文工作者持續思考以及關注的關鍵問題,面對當前群文舞蹈的產出作品日益多樣化,內涵不斷拓展,受眾群體較多的情況,筆者就自身的經驗對群文舞蹈的創作做出了相關的策略研究。
關鍵詞:基層;群文舞蹈;創作
群文舞蹈是人民群眾娛樂的方式,是生活水平和經濟水平得到提高的體現,如何創作出同群眾生活更貼近,易于為人民群眾所接受的舞蹈對基層群文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筆者就自己多年工作的經驗,對群文舞蹈的創作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并給出了一些建議。
1 科學認識群文舞蹈
這里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要理解群文舞蹈的社會效應。很多從事多年群文工作的老干部因為對這個問題沒有進行深入細致的思考,導致在創作群文舞蹈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概念不清、舞不達意、舞與當前社會實際不符合,舞蹈不被人民群眾所接受等問題。在我的觀念里,群文舞蹈要做好的關鍵性因素就是要充分認識到“群文舞蹈”和“專業舞蹈”之間的差別。這種舞蹈使用人體動作為表達的“語言”,可以通過它特殊的藝術手段和形式向人們生動形象地表達著其中的思想內涵。總體而言,不論是群文還是專業舞蹈都是為了繁榮社會文化,具體的對象都是人。與此同時,這兩位的創作者必須具備大多數編舞者能夠擁有的專業素質和機能,且從選材、構思再到具體舞蹈的編寫都要體現出高度的藝術修養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由于舞蹈演員都是通過專業技能訓練的,有較高的專業素養和表演能力,所以給他們進行二次表演提供了很大的空間,第二在創編的過程中,編舞者還會使用一些難度較高的動作用以表達對舞蹈的情感,這就使得不少群眾無法完成高難度動作,產生不使用的現象。群文舞蹈的主體是人民群眾,所以它的創作必須符合大眾的口味,或者在滿足大多數群眾需求的情況下,發掘舞蹈的特色,幫助群文舞蹈形成自己的特色,進一步提高群文舞蹈的水平,在普及文化的基礎之上達到對群眾整體藝術素養的提高,這才是我們群文工作人員應該做的。
2 深入理解群文舞蹈含義
群文舞蹈的編撰能夠體現出不同創作人的獨特個性,除了結合的是現實中的經驗之外,同作者自身的藝術素養和舞蹈水平也有一定的關系,尤其是跟作者主觀層面上的思想藝術修養相關聯,這就要求創作者有一顆敏感的心,能夠洞察群眾生活中美好的東西,體現出自身的藝術魅力和舞蹈水平。這更離不開作者的主觀能動性,可以說,群文舞蹈就是群眾自己利用課余時間,做自己,自覺自愿地參加文體活動,充滿了濃郁的生活風味,也體現著新時代的新思想,反映著不同階段,不同文化的新要求,無論是取材,還是表現手法,都非常白話,容易讓群眾讀懂,藝術表現力上佳,且能夠讓群眾從內心里認同這種舞蹈,滿足各個層次的去哪紅對舞蹈藝術的審美追求。而一個優秀的群文舞蹈的產生必定是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它可以從生活中選材,表達生活中的真、善、美。
3 把握群文舞蹈創作的規則
群文舞蹈來源于積累,作為編舞者,必須要在腦中儲備較多的舞蹈詞匯,平時還要注意生活,將生活化的語言和專業性的舞蹈語言結合起來,熟練運用舞蹈的相關詞匯,舉一反三,以群文舞蹈為基礎,衍生出更多的舞蹈形式;其次就是要熱愛生活,關愛生活,在生活中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比如妹妹考試得滿分的大笑、媽媽燒好飯以后的溫柔、弟弟在你的身旁撒嬌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好的細節素材,只要加以科學運用,一定能夠將舞蹈的美感充分表達出來,再經過優化和提煉,就可以搬上舞臺,給人以無限的感情啟迪,展現出藝術的靈動美麗。再者舞蹈創作要有想象力,眾所周知,想象力是人們創作的源泉,也是人們智慧開啟的源頭,有了想象力。群文舞蹈就有了生命,這種舞蹈不僅展示了人民群眾對日常生活的熱愛,還能夠感染人心,打動觀眾。這樣豐富的想象力是怎么來的呢,一方面是來源于我們飽滿的創作熱情,另一方面也是源于對生活中點點滴滴事物的細心觀察,當一個人充滿激情的時候,他一定是精力充沛的,就仿佛有一位“戀人”和我們如影相隨,這些都需要我們在大腦中不停的規劃和設計,比如來自河南的一位編導就根據張擇端畫的《清明上河圖》編寫了一段舞蹈,深受群眾喜愛,他運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力圖讓每一個動作都趨向生動完整,貼近群眾生活,該舞蹈在舞臺上演繹的時候,一副《清明上河圖》躍然于舞臺之上。這完美的想象力通過動作和肢體表達出了人民群眾對舞蹈的熱愛。給了人們最美好的藝術享受,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很多的藝術門類綜合運用了舞蹈在動作上的完美設計,起到了驚人的藝術效果,充滿了藝術感染力。同時,在使用音樂表達情感時,必須有音樂的旋律美感,充滿節奏的美感,同時,我們還需要通過多種對比的方式,感悟音樂和舞蹈結合的藝術,大致描摹出來舞蹈的美感。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在進行藝術表演的時候要綜合運用燈光、服裝以及光影的變幻來深化舞蹈濃烈的藝術氛圍,給予人們最美好的舞美享受,比如《江南春》里緩緩走出的美女,溫婉賢淑,天真爛漫,在朦朧的舞美燈光下,營造出如夢如幻的美好意境,仿佛是從夢境中走出的少女,美麗優雅。如群舞《軍中女兵》,就運用了靈活機動的變幻隊形,迷迭繁復的變化,讓觀眾看到了新時代的女兵刻苦訓練,頑強拼搏的精神。
4 編舞選材要有針對性
對于創作的主題而言,一定要有針對性,結合每個地區的不同文化、地域特色以及傳承技藝等等,通過提煉、整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反應人民生活中的有意義、有紀念性的事。舉個例子,《麒麟祈福》這個舞蹈就是根據臨胊縣洼子村的非遺傳承項目“洼子跑麒麟”所改編的。早在周代開始,“麒麟”與“龍、鳳、龜”三者并稱為“四靈”,并且,“麒麟”還是四靈之首,象征著太平和吉祥,從而由麒麟演化出了麒麟文化,并淵源流傳至今。回到《麒麟祈福》這個舞蹈中,“跑麒麟”是麒麟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兩人分別從前后扮演麒麟舞動,這個動作也是舞蹈中的重要動作。這個動作要求跑者身材高大魁梧且靈活;進入麒麟體內,兩手要緊緊握住兩邊的把手,從麒麟口中辨別方向,也從這里辨明紅燈,聽從指揮,將表演進行下去;而處于麒麟尾處的跑者就要根據前方跑者的腳步為方向,與前方跑者派和,將舞蹈完美呈現出來。而舞蹈《麒麟祈福》通過對麒麟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將臨朐一代的民間精神文明和民間傳統文化也一并傳揚出去。
5 結束語
群文舞蹈是很多群眾非常喜愛的舞蹈形式,充滿了生活氣息,如何創造出跟群眾生活更加貼切,更合適的舞蹈,對編導提出來了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有扎實的群文舞蹈功底,還要會創新,有想象力,并深入理解生活,創造出使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群文舞蹈,這種舞蹈隨著時代的發展會擁有更多的含義,本文就通過多數群文工作者對群文舞蹈的深入思考和實踐經驗,詳細分析群文舞蹈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一些看法,至于應該怎樣創作與群眾生活更親近、又容易被群眾接受且能夠滿足多個層次群眾對舞蹈的審美要求的群文舞蹈,這也是廣大的群文工作者始終關心的重點問題,面對當前群文舞蹈的產出作品日益多樣化,內涵不斷拓展,受眾群體較多的情況,筆者就自身的經驗對群文舞蹈的創作給出了相當多的意見和看法。為今后群文舞蹈的發展提供了借鑒。
參考文獻
[1]葉弦.群文舞臺舞蹈創作方向的迷思與探討[J].大眾文藝,2016(7):16-16.
[2]林健.淺談群文舞蹈創作[J].大眾文藝,2015(10):20-20.
[3]程清.群眾文化舞蹈創編之我見[J].群文天地,2017(2):93-94.
[4]向金鳳.基于地方民俗文化的群文舞蹈藝術創作研究[J].長江叢刊,2017(26):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