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兵
摘 要: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電視新聞是我國信息傳播的主要媒體,但在新媒體的沖擊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新聞界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只有最新鮮、最吸引人眼球的新聞才會更有感染力。因此,對新聞編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人喜歡通過新聞畫面來了解新聞,然而新聞編輯要做的就是,充分考慮大眾的需求,讓人們快速地獲取新聞內容,以達到更好的傳播作用。
關鍵詞: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問題
1電視新聞編輯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1形式單一,不具新鮮感
據調查,大多數民生新聞節目多年來都是一種形式,在節目的開始播放一些具有沖擊力的新聞,以此來吸引觀眾的眼球,而在節目的最后多會采用一些尋人啟事以及觀眾求助的新聞,久而久之,會給觀眾帶來一種視覺上的疲勞,收視率也會受此影響。
1.2聲畫不同步,缺乏生動性
電視新聞之所以會受到如此多的觀眾青睞,極大原因是因為其畫面的真實感,而目前的一些電視新聞存在這樣的通病,其解說詞和畫面不相符,給人一種視覺和聽覺上的錯覺,觀眾不知道是應該注重畫面還是注重聽解說詞。更有甚者,只是播放一些重復的鏡頭,用來填充播報一條新聞的時間,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新聞編排和構圖的效果,這種現象無法有效促進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
1.3內容不夠新穎,缺乏吸引力
一般電視新聞報道都采用直白的語言進行敘述,對新聞內容進行簡單修飾,內容傳統,無法吸引觀眾眼球,這種形式使觀眾產生視覺疲勞。電視新聞編輯的內容大多為國家大事,不能準確反映人們的生活,且新聞的專業性強,使部分人無法理解新聞內容。另外,新聞編輯工作持續性與互動性差,不利于實現新聞報道效果。近年來,新聞媒體行業快速發展,比如現場直播等形式占比增大,同時也使新聞編輯內容要求提高。新時代背景下,新聞編輯人員應當具備更高、更快以及更強的編輯能力,以此來獲得優良的效果。由于以往編輯流程和模式的影響,因此新聞編輯內容互動性以及連續性受到不利影響,新聞編輯質量和效率不高。
2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的提升對策
2.1堅持報道內容的真實性與準確性
在融媒體時代下,新興媒體報道的實時性非常強,往往事件發生幾分鐘后,就會有人進行報道,但在報道的準確性、真實性、深度等方面存在不足,所以電視媒體應抓住機遇,發揮電視新聞報道的內容更有深度的特點。在實際報道過程中應堅持以報道的內容為主。在保證新聞真實性的前提下,克服自身各種困難,利用自身深度性的優勢對同一事件進行更深刻的分析,使觀眾看到事情的另一面,可以有效提高電視媒體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2.2實行不同的編輯方案
新媒體經濟的不斷發展,使越來越多的網站開始運營起來,這些網站通過發布一些新聞事件,吸引受眾。同時,自媒體時代的來臨,使每一個人都是自媒體,每一個人都能將自己了解的新聞事件發布到網上。這一背景,給如今的新聞編輯工作一定的壓力。新聞編輯只有不斷創新編輯內容與形式,才能夠更好地吸引受眾,獲得更多的受眾。廣播電視臺節目要求編輯人員加強新聞編輯的創新力度,結合自身節目的特點,采取不同的編輯方案,從而提升新聞的質量。不同的節目要根據不同時間來進行排序,在編輯的過程中,應將一些重要的新聞放在黃金時間進行播放。例如,每天19點的新聞聯播,就選擇在黃金時間,人們都知道,這個時間正是人們吃飯的時候,這樣一來,就可以讓更多的受眾了解今天發生的國內國際上的大事。廣播電視臺在新聞編輯這一環節,也需要重視時間的安排,只有認真將節目分配好,結合大部分受眾的作息時間,才能夠促進編輯工作的順利完成。廣播電視臺的發展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受眾身上,只有擁有更多的受眾,才能更好地實現自身的發展進步。所以,這就要求編輯工作者要以受眾為出發點,在制定相關的節目方案的時候,注重受眾的作息規律等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吸引受眾,完善自身的發展,為電視臺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2.3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電視新聞編輯在注重思維創新、內容編排創新的同時,還需要重視科技創新。要想創造一個新穎的新聞節目,需要運用一定的技術手段提升畫面質量,諸如3D技術、虛擬技術的運用,都給受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官認識,隨著4G網絡的普及,在素材傳輸、新聞連線上,也都給熱點新聞快速采編提供了便捷,故此,電視新聞編輯需要加強學習,成為復合型人才。現如今,在我國社會各領域中,網絡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所以,在電視新聞編輯制作過程中,也需要依靠網絡技術的支持。對于新時期電視新聞編輯制作來說,在堅持中立、客觀、公正這些新聞采編原則的基本前提下,通過科技創新提升電視新聞的編輯制作和傳播速度,比如,在素材選取上可以借助兩微一端的受眾反饋和網絡新聞的熱點話題進一步深入,在傳播上借助APP推送和多平臺報道合力不斷增強影響力。
2.4加強與觀眾的互動
廣播電視臺節目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與觀眾進行一定的互動,只有與觀眾取得一定的聯系,才能夠更好地開展編輯工作。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運用新媒體技術,促進自身發展。廣播電視臺可以建立自己的公眾號,通過微博等社交平臺,與觀眾進行一定的互動,這樣一來,不僅有助于提升編輯的質量,還能吸引更多的受眾,實現廣播電視臺的長效發展。
2.5提高編輯人員專業素養
為了增強電視新聞編輯創新的專業性和能力性,要提高專業人員的綜合素養。科技的發展豐富了傳媒手段,提供了多渠道、差異化的選擇方式供觀眾進行自由選擇。而新聞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觀眾的選擇,尤其是在海量信息面前,只有通過專業的新聞編輯將最有價值的信息篩選出來,以電視新聞的形式報道出來,才能吸引觀眾的關注。因而,提高專業素養,增強電視新聞編輯創新的專業性和能力性,對提高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具備高度的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才能在新聞編輯中增強發現新視角的敏銳性和獨特性。因此,需要緊跟時代發展腳步,熟練掌握和使用多媒體及計算機,以互聯網和多媒體為媒介,增強電視新聞編輯與觀眾的互動,實現新聞內容的實時反饋;同時,加強EDIUS、AE、PREMEIE等非線性編輯工具的使用,豐富電視新聞的后期編輯制作技術手段;熟悉和掌握虛擬演播室及計算機制作的虛擬三維場景,擴展電視新聞創新的可能性,不斷加強網絡傳輸等其他數字技術的實踐運用能力等。此外,提高電視新聞編輯創新的專業性和能力性,還需要嚴格審核新聞素材,保證新聞素材的可靠性,不斷提高網絡閱讀能力,增強辨別新媒體新聞素材的能力,不斷提高新聞寫作能力,在新聞表現手法上增強新聞的生動性,真實準確地把黨的方針政策傳達給廣大群眾。
在具體培養方面,可以招聘高水平員工,對原有的員工可以通過組織外出學習或由優秀的員工傳授經驗的方法進行培訓,全面提高電視新聞從業人員素質,提高新聞質量。
結語:創新是時代進步的動力,對于廣播電視臺來講,創新也是促進全面發展進步的動力。在進行新聞編輯過程中,電視臺的編輯工作者要力求不斷創新,緊跟時代發展所需。在對一個新聞事件進行報道時,應當嘗試采用多種角度、多種思維來解讀這一新聞事件,通過改變角度和思維,摒棄固定不變的報道形式,從而尋求新的報道方式,提高自身的工作質量,同時也能夠擴大新聞事件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梅燕君.探討地方電視臺新聞編輯工作創新及問題對策[J].記者搖籃,2018(05):23-24.
[2]施田心.新媒體背景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路徑[J].中國傳媒科技,2018(0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