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民
摘 要:煤礦企業在我國的能源供應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為了加強煤礦企業的工作質量和效果,需要對煤礦企業的工作進行全面的管理,包括生產管理、安全管理、質量管理等,嚴格的控制工程的標準,加強安全教育,合理的進行任務分配,實施獎懲制度,進一步提高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煤礦管理;問題;對策
煤礦的安全生產管理對煤礦工作的進行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的效果對煤礦的運行有著直接影響,管理不當會造成煤礦運行出現問題。例如煤礦的安全事故等的發生,這對煤礦發展有著嚴重的影響,還會造成經濟損失和人員的傷亡,應該根據企業的管理模式和實際情況,尋找有效的解決措施,加強管理的效果,這樣可以減少問題的出現,對煤礦行業的發展有這位重要作用。
1 煤礦安全管理的問題和難點
1.1 管理者對管理的觀念較弱
煤礦企業的根本目標是追求利潤的最大程度。但是在一些單位中管理者對生產過于重視,對其他方面的管理采取忽略態度,這使安全生產方面存在不足,造成了安全管理的缺失。對企業的管理缺乏多方面的內容,這使煤礦工作中頻頻出現問題,也不能嚴格的按照規定運行,導致企業的發展受到影響。
1.2 人員的培訓效果較差
根據相關的規定和煤礦的管理規則,煤礦的工人需要統一進行嚴格培訓,對煤礦工作中的規定等有深入了解,通過考核之后才能上崗工作,但是由于煤礦井下的工人多為前期農民流入,這種方式使培訓的難度增加,導致部分企業的培訓無法達到較好的效果,沒有豐富經驗的工人進行工作,同時缺乏安全觀念等,沒有專業的技術和知識,這使操作容易出現問題,技術不能符合標準,導致違規的現象出現,這使生產中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易發生事故。
1.3 現場管理不合理,缺少全面均衡特點
現場的生產管理存在不均衡的現象,早班的現場安全管理人員比較多,但是晚班的現場安全管理人員較少,路線較近的作業點的管理人員數量多,邊遠的地區管理人員較少,這使煤礦工作現場在晚班時候或者邊遠地區頻繁出現問題,影響煤礦工作效率。
1.4 部分單位將管理變為其他形式
部分煤礦企業將工程進行外包的時候,安全管理也交給另一方,造成管理的質量問題嚴重,這使煤礦工程存在很多的隱患,這種現象在管理中屬于不合理的現象,部分單位通過罰款來達到目的,這種問題影響了企業的運行和工作的質量。
1.5 施工質量不符合標準
部分煤礦單位對質量的標準沒有給予重視,采掘的工程工作人員沒有按照標準來工作,造成驗收不合格的問題,需要重新返工進行施工,這使工程的質量得不到保障,為了應付檢查等進行表面的工程,造成質量不合格。
1.6 部分工人缺乏安全意識,違反規定
煤礦采掘人員均為農民工,文化水平較低,對安全施工的觀念較弱,這種問題導致農民工人不遵守規定,或者僅僅靠自己的經驗和工作年長來工作,缺乏思考和注意,導致煤礦干工作容易出現問題,影響煤礦采掘的進度和質量。
1.7 監管不夠全面,工作人員缺少嚴謹的精神。
監管人員沒有嚴格的工作精神和態度,在組織管理制度上的管理力度不夠,監管人員不能公私分明的進行工作,造成監管上缺乏嚴謹性,導致環節上頻繁出現問題。
2 解決煤礦管理問題的對策措施
2.1 強化各級領導的主體責任意識,建立落實各級領導安全責任制和自我約束機制
煤礦能否實現安全生產,領導是關鍵。煤礦安全規程明確指出,各級行政正職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只有第一責任者高度重視,確實負起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安全生產工作的各項制度、措施才能得到順利執行。所以必須建立領導安全責任自我約束機制,使他們到其位,盡其責,守其職,用制度來約束領導的行為,用制度來保證安全責任的到位。
2.2 強化培訓、提高全員安全素質
在煤礦,為什么“三違”屢禁不止呢?主要原因是職工沒有充分認識“三違”的危害性,沒有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技術水平低,其實質還是人的素質問題。煤礦安全生產工作要治本,就必須加強安全基礎管理工作,而員工的培訓正是提高安全基礎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之一。新入礦工人、在職員工,一定要按照《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和《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要求,保時、保質地進行培訓。
培訓的內容除了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外,應結合各個礦井的實際生產條件進行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作業規程、應急預案、煤礦企業的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各部門、各崗位安全責任制的培訓學習,提高員工的安全認識,掌握礦井安全生產的基本知識和正確的操作方法;使員工自覺地執行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規范自己的行為。培訓的方式可多樣化,安全圖片展、放映安全事故案例、針對安全事故案例讓員工和教師共同討論、模擬和現場教學、安全生產知識競賽等等。
2.3 完善相關制度,規范管理方式
工作管理中包括多個方面,管理的內容也較多,這使管理環節變得復雜,為了使工作人員將全面的管理進行到位,需要使管理得到統一規范,根據這種變化,通過全面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同時完善管理的制度。1.完善礦井工作的管理制度,生產中需要根據實際調查的情況來制定指標,還要明確目標,使能量得到量化,還要制定合理的措施來促進目標的實現,加強管理。2.實行獎懲的管理模式。通過經濟杠桿的作用,使管理人員等共同承擔風險,實行抵押金制度,并且將部門和個人的表現和經濟相互關聯,采取獎勵的方式,使煤礦工作人員提高積極性,調整工作態度和精神。
2.4 加強質量的管理,按照標準檢查
質量標準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條件,通過經驗的積累總結出:工程的質量符合標準,生產的效率提高。礦井的質量標準需要通過有效的管理來控制,主要包括的方面如下。1.領導力度需要加強,規劃好質量和產量、經濟效益、成本等之間的關系。2.加強現場管理,通過提高工程的質量,嚴格的監管過程,煤礦生產過程具有動態特點,需要使其符合標準,提高工程的效率。3.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檢查,實行考核制度,檢查要具有嚴謹的態度,考核也要符合客觀性,獎勵工程質量高的單位,對其進行經濟調整,不合格的單位需要重新施工,在工程合格之后才能給予施工費用。4.采煤和運輸、通風等過程要重點進行管理,實行有效的管理方式,加強工程質量。
3 結束語
煤礦管理的效果和質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煤礦工作中存在很多的影響因素,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巨大損失,甚至引起人員傷亡,為了加強煤礦現場的管理,需要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對工程質量進行嚴格的管理,使其符合標準,全面的提高煤礦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美偉.煤礦安全管理存在的難點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6(9):65-65.
[2]楊沛君.煤礦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究[J].中國外資,2012(24):153-153.
[3]李新安.探究煤礦生產調度管理系統常見問題及對策[J].山東煤炭科技,2015(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