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輝
摘 要: 眾所周知,土地資源屬于非可再生資源的范疇。伴隨中國人口數量的進一步升高,國民的人均土地占有率卻在逐年降低。在此種社會大背景下,怎樣展開科學的土地規劃、保障人地協調已然成了當前我國土地規劃亟待解決的一大核心問題。由于土地測量技術與土地規劃的融合對于我國土地規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我們理應給予土地測量與土地規劃的融合充分的關注。本文以土地測量技術的內涵為著眼點,對當前土地測量技術的構成部分展開了深入的探究,最后重點分析了土地測量技術與土地規劃各部分的融合,希望可以更好地促進土地測量技術于土地規劃中的運用。
關鍵詞: 土地測量;土地規劃;內涵;構成部分;融合
近年來,伴隨城鎮化的進一步前進及房地產業的持續發展,國民給予土地資源開發及使用的關注日漸增多;加之科學的土地規劃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特別大的促進作用。所以如何選用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土地規劃的有序實施便成了民眾普遍關注的一大熱點話題。作為伴隨時代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技術,土地測量技術在土地規劃中的運用可以有效地促進中國土地規劃效率的提升,因此我們理應給予土地測量技術充分的關注,并選用諸多切實可行的措施,以促進土地測量技術與土地規劃的融合。
一、土地測量技術內涵分析
土地測量屬于一種兼具技術性強及工作時間長的工作,此工作以測量學及科學技術為基礎,其主要目的即對土地分布、地基、利用現狀及地形等展開測繪,且其對于國民經濟及社會的發展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土地測量技術即以計算機及通信等新技術為基礎,借巧GPS、RS、GIS等系統,對土地的面積、質量等展開測量,取得相關信息,同時將此類信息轉換成圖像信息,給土地規劃、利用供給精準且全面的依據。
二、當前常見的土地測量技術研究
(一)GPS技術
GPS技術即全球定位系統技術,此技術的出現、發展為土地地籍規劃的順利展開供給了便利,借助GPS技術,人們可以對地籍展開有效地控制及測量,進而有效防止出現點與點間彼此通視的現象。與此同時,該技術兼具靈活、快速及精準性高的特性,特別適宜大規模推廣及應用。
(二)RS技術
RS技術即遙感技術,其屬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興起的一種綜合型探測技術,借助此種技術,人們可獲得兼具周期性及動態性的信息,其運用范圍特別廣。RS技術的長處為測量地域相對較廣,花費較低。
(三)全站儀技術
全站儀系統通常由如下幾部分構成:①電子經緯儀;②測距儀;③電子補償器。借助上述幾部分的交互應用,如此全站儀系統便可以對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及傾斜距離展開測量。全站儀系統的測量往往囊括基本測量與程序測量。前者可展開電子測角及電子測距,而后者則可展開以下方面的測量:①水平距離;②高度差;③對邊;④偏心。
(四)攝影測量技術
簡言之,攝影測量技術即選用攝像儀器對土地展開實地拍攝,隨后對圖像數據展開研究,獲得測量數據。此技術的長處即把兼具復雜性及辛苦性的室外測量移至室內展開圖像分析,如此不但可以獲得相對精準的測量數據,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減少工作人員的壓力。近段時間來,伴隨攝影技術的持續前進及無人攝影技術的運用,攝影測量技術所獲得的關注日漸增多。
(五)數字化土地測量技術
此種技術系伴隨社會前進而出現的新型技術,其出現與社會發展相符。將數據化技術與土地測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能夠實現對檢測結果的及時糾正,確保檢測結果的精準性,進而為土地規劃及其利用供給技術保障。
三、土地測量與土地規劃的融合
(一)土地測量與土地利用調查的融合
我們通常所說的土地利用調查即土地資源數量調查,它往往是借助調查的方式對國家、地區的內部土地資源展開分類劃分,進而明晰土地使用的詳細情況、土地資源的分布形式。同時以此為基礎,繪制出土地分布圖,進而對土地使用中涌現出的問題展開全面的探究,并選用針對性極強的措施解決此類問題。借助相關開發經驗,實現對土地的科學利用,且對土地利用展開恰當的研究、總結,擬定切實可行的土地利用規劃。如此便可對土地展開科學的整治、規劃。簡言之,土地利用調查屬于一種兼具系統性及技術性的工作。
當前,人們在實施土地利用調查時給予了調查的精準性及穩定性充分的關注。為了可以有效地促進土地利用調查精準性及穩定性的提升,我們理應將土地測量與土地利用調查完美的融合,巧借GPS、GIS及RS等技術,使數據的搜集、分析工作得以簡化。土地測量技術各具優勢,比方說RS技術具備快捷性,可以對數據展開實時的傳送及收集;GIS可以對收集到的信息展開高效編輯……土地測量技術的運用為土地利用調查工作的有序進行供給了便利,同時也為土地規劃的順利展開奠定了牢固的基礎。
(二)土地測量與土地勘測定界的融合
將土地測量技術與土地勘測定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不但可以促進土地開發、復墾工作的有序展開,同時還可以為土地轉讓效率的提升供給便利。對土地使用范圍展開勘測,進而獲得土地利用信息,借助此類信息獲得勘測地區土地實際面積。并且獲得的土地利用信息亦可為提地審批、地籍審查供給便利。與此同時,將土地測量技術與土地勘測定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能夠有效地簡化土地測繪、勘測報告的編寫,并且編寫的報告更具全面性,可以清晰地展現出國土資源分布情況,如此我們便可以借助此報告,對土地資源展現科學的調整,最終盡可能地促進土地使用效率的提升。
通常情況下,人們在實施土地勘測定界時,可選用的土地測量技術即GPS-RTS技術,此技術于運用時先借助基站對某些土地信息展開收集,隨后把收集到的信息輸送至流動站,如此流動站便可對信息展開研究及計算。土地測量有效地促進了土地信息真實性的提升,進而為土地勘測界定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土地測量與動態監測的融合
精準、快速地發現土地使用的變化且收集變化信息屬于土地利用動態監測的目標。就以前而言,人類在了解某地區土地的利用現狀時往往處于被動狀態,同時其收集到的信息亦特別粗糙,真實性特別低,如此當其對數據展開研究、計算后,其所獲得的結果自然會和現實存在特別大的差異。然而現在人們借助土地測量技術可以對土地使用情況展開動態監測,盡可能地發揮土地監測技術對矢量信息的處理及精準定位的長處,切實促進土地信息時效性及數據精準性的提升。
(四)土地測量與土地執法監察的融合
土地測量技術與土地執法監察的融合對于土地執法機構執法效率的提升具有特別大的幫助,其融合流程如下:第一步,將遙感監測技術與動態巡查融合在一起,對土地利用展開排查,將土地違法行為一一查找出來;第二步,借助GPS接收器、GIS電子地圖,快速發現、且到達疑似違法現場。近段時間來,土地測量技術已然獲得了廣大土地執法監察人員的重視,他們在工作中巧妙地運用土地測量技術,將科技和人力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得土地違法使用行為出現的幾率大大降低。
四、結語
總之,土地測量技術與土地規劃的融合對于中國土地資源的科學規劃及保護具有特別大的作用。因此身為土地監管人員,我們理應給予土地測量技術充分的關注,并將其巧妙地運用于自身工作之中,以切實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保護好國家的土地資源。
參考文獻
[1]馬燕. 土地測量在土地規劃中的應用研究[J]. 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06):62.
[2]羅連根. 土地測量在土地規劃中的應用探析[J]. 工程技術:文摘版,2017(01):2.
[3]朱平. 土地測量在土地規劃中的應用[J]. 環球人文地理,2017(08):131.
[4]康亞菊. 土地測量在土地規劃中的應用研究[J]. 科技經濟市場,2016(01):147-148.
[5]段美兒. 土地測量在土地規劃中的應用[J]. 科技展望,2016(22):142-143.
[6]周莉,陳瑤. 土地測量在土地規劃中的應用[J]. 科學技術創新,2015(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