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勝利
摘要: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對公共交通的這些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重視的,但是,單純依靠政府的資金支持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所以說,將民營資本引入到公共設施建設中來,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而其中PPP模式,是政府和私人組織之間達成協議,確定兩者各自的權利以及義務,從而形成伙伴關系,推動整個城市的共同設施。而現如今,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已經成為共同交通建設中的重點。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具有科技含量高、前期資金投入大等特點,采用PPP模式,能夠最大程度發揮政府以及私人民營企業各自的優勢。本文主要從我國城市軌道交通PPP項目模式的優點、風險分擔視角下的我國城市軌道交通PPP項目的風險因素和我國城市軌道交通PPP項目投資決策的必要條件,這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風險分擔 城市軌道交通 PPP項目
經濟發展的同時帶來的便是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區域空間不斷擴展,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發展帶來的交通問題日漸突出,所以說,發展節能減排功能的綠色交通是當前時代的需要。而城市軌道交通的投入建設,單純依靠爭渡的資金無法滿足城市建設的需求,需要尋找到新的融資模式。而PPP模式,作為一種新型公私合作模式,能夠有效吸納更多的社會資本融入到軌道建設中來。雖然說,社會資本能夠解決資金問困難,但是社會資本中存在著風險因素錯綜復雜。為了保證城市軌道交通PPP項目正常運行,正確認識項目中存在的風險因素,保證項目合理的投資回報。
一、我國城市軌道交通PPP項目模式的優點
(一)資本的多元化
城市軌道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無論是項目建設前的資金支持,還是運營后的管理支持,都是需要主體參與的。采用PPP模式,將政府和民營企業間的需求和優勢,進行有效整合,從而提升資本的運作效率。民營企業的參與,能夠為城市軌道建設帶來多元化的投資主體,為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資本的多元化,項目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而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擔了風險,進一步促進了金融投資體制的改革。
(二)管理理念的先進化
對于政府而言,進行公共設施建設不僅僅是建成,更是要進行后期的運營,而這些都是不曉得挑戰。采用PPP模式進行城市軌道建設的同時,不僅能夠引入資金,同時也能夠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術,這對于項目前期建設以及后期的運營提供保證,也讓公眾享受更加優質的服務。
(三)資源的優化配置
政府和民營企業之間的優勢較為明顯,采用PPP模式,將兩者的優勢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彌補對方的不足,是一種有效的資源優化配置。可以充分利用對方優勢,為公眾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項目參與各方,組成相應的戰略聯盟,從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建設的整體出發,協調各方利益,以求達到最優組合,這也是保證項目正常運行的基礎所在。
(四)風險的合理分配
PPP模式,在項目運營初期就進行了權責利的劃分,進行了相應的風向分配。政府在期間的主導作用,承擔了一定的風險,從中斡旋,使得風險的分匹配的更加合理。其中,承建商和投資商的風向降低,降低了融資難度。而政府的參與其中,在承擔責任的同時,也獲取了相應的控制權。從公眾利益出發,保證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順利實施。
二、風險分擔視角下的我國城市軌道交通PPP項目的風險因素
城市軌道交通PPP項目建設,處于復雜、不穩定的環境之中,項目關鍵風險因素較多,需要協調處理好各種關系,推動項目更好的建設運營。項目參與各方需要利用有限的資源對這些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實現項目目標,到達項目綜合收益的最大化。所以說,我們要對項目的關鍵因素進行評估、分析,確定風險處理的優先等級,并根據項目的具體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措施落實。在PPP模式下,關鍵風險因素對項目收益回報水平影響程度是不一樣的,根據項目關鍵因素的發生的概率以及對綜合收益的影響,進行信息決策,從而確定整個項目中的綜合風險總量。
PPP模式下的城市軌道建設項目存在以下幾點主要風險,首先是開發風險。畢竟,軌道交通建設對沿線的配套設施、土地的開發利用都是有著影響的,這些對其產生的影響都將會項目開發的風險所在。收益回報受著產品本身以及其所帶來的外部市場,這些都將影響著整個項目的收益回報。其次,是建設風險,這也是顯而易見的。對城市軌道建設來說,施工周期長,施工條件復雜,后期的運營安全等等都是風險存在。在項目建設中出現問題而造成了項目延期、質量問題,都將會對項目的收益造成影響。接著便是項目管理風險,PPP模式下,參與主體眾多,每個參與方背后都是利益的代表者,如何協調眾多參與方的利益,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需要組織方強大的協調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當然了,前期相應制度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減低了項目管理的風險,但是人就是存在的。最后便是金融風險。資金參與主體眾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分擔了風險,但是在增加了風險控制的難度。其中參與方受到信貸危機、市場變化等影響到自身的資金流,都將會影響到整個項目建設。而資金便是項目開發中的“血液”。所以說,在PPP模式下,對項目參與方的信貸資格的審核是相當重要的,對其資金流、運用能力進行前置性的考察,以便中后期項目更好的運營。同時,項目建設還存在一些不可控制的風險,比方說自然災害等這些不可控的風險,我們只能是在災害發生的時候,采用及時有效的措施,將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三、我國城市軌道交通PPP項目投資決策的必要條件
(一)專業的人才基礎
在PPP模式下,需要平衡政府和民營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形成權責制約,保證項目的徹底落實。在這期間需要比較復雜的法律、金融以及財務方面的知識。畢竟,很多政策的落實,風險的控制都是需要人力去落實的。良好的人才基礎,能夠提前進行風險控制,定計劃和采取措施降低損失的可能性或者是減少實際損失。當然了,這是對當前人力資本的一個考驗。風險是存在不可預知性,需要專業的人才根據項目的落實情況,對項目提前展開風險評估。特別是財務人才,能夠對進入PPP模式中的資金進行審查,將存在的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盡可能的保證項目順利進行。其次,便是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的規劃化的交易流程,運作的流程支撐等等都是需要專業人才來提供支撐的。
(二)健全的制度建設
PPP模式將政府和私人組織之間連接起來,為了公共設施建設而共同建設,期間的所涉及到權責利需要進行明確的劃分,以便項目更好的建設、運營。對于PPP模式下的城市軌道建設來說,從項目的設計,到最后項目的運營管理來說,企業都可以參與進來。而城市軌道建設是為公眾提供服務的,是要確保其落實實施的。所以說要通過一定的法律規定,對雙方的權責利進行規定,對可能存在的問題利用相關規定制約,最大限度的發揮制度優勢,彌補不足。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協調各方利益的要求所在,也是保證項目實施的必然要求,更是項目運營實施的行為準則。當然了,在制定相關制度的時候,為了保證制度的落實情況,應該在相應的流程中設置監督管理部門。監督管理部門的設置,是流程管理上的中亞組成部分。
(三)政府的支持
在PPP模式中,雖然說將社會資本引入到城市軌道建設中來,但是仍不來改變其本身的性質,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期間政府的角色是不變的。在任何情況下,政府都應該從保護公共利益的方向出發。畢竟,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言人。PPP模式是提供設施服務的一種有效的方式,,而政府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政府各部門的支持,以便項目從開始制定、到落實,到運營,能夠理順各方利益關系。在PPP模式中,政府是牽頭人,對項目的整體規劃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也是政府提供支持的現實要求。政府的支持,主要是從人力和政策兩方面的支持。人力能夠制定相關的項目運營制度,從而為協調各方面提供智力支持。而在政策方面,能夠為民營企業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四、結語
在經濟快速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加快的前提下,我國的城市軌道交通也進入了蓬勃發展的時期,大量的城市軌道建設為政府部門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顯然,目前政府資金是無法滿足城市建設的需求。所以說,引入社會資本成為了城市軌道建設的必然選擇。PPP模式,是一種實現雙方資源優勢互補的方式,提高了資金的運轉效率,是一種比較有的融資方式。但是其中帶來的風險也是不容忽視的。對于政府而言,作為整個項目的牽頭人,應該對整個項目中存在的風險進行控制,保證項目更好的落實。
參考文獻:
[1]趙輝,邱瑋婷,王楠,等.城市軌道交通PPP項目運作方式選擇[J].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2018,(04).
[2]王唯,杜軍功.PPP項目移交階段的風險應對[J].中國經貿導刊,2016,(35).
[3]王建斌,吳小佳.基于效用理論的PPP項目風險再分擔研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8,(03).
[4]唐琳.PPP項目成功開展的關鍵因素[J].建筑技術開發,2017,(04).
[5]沈穎.PPP投資模式下項目管理運作與風險探究[J].經貿實踐,2018,(15).
[6]劉小華,陳凡.淺析PPP投資模式下項目管理運作和風險[J].財經界(學術版),2013,(17).
(作者單位:安徽省公路橋梁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