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淑芳
摘要:色彩教學是室內裝飾設計專業的基礎教學課程,在室內裝飾設計中占著重要地位,其目的不僅在于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也為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色彩教學能培養藝術設計類專業學生的三種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創新能力,這三種能力對于室內裝飾設計工作尤其重要。在進行色彩教學的過程中,應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并且要遵循以下三條原則:色彩表現要有裝飾性、自由性與個性;課題訓練要有針對性、合理性和趣味性;培養自主性、研究性學習觀。從而有效的體現色彩教學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色彩教學 室內裝飾設計 教學原則
一、色彩教學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定位
在室內裝飾設計中,色彩是表現室內裝飾設計效果的必要元素,在涂刷墻體、鋪設地磚、選擇裝飾時,都離不開色彩。不同的色彩,給人的感受不同。在室內裝飾設計時,只有處理好色彩面積、冷暖等關系,室內裝飾設計色調高雅、統一、時尚,才能有令人滿意的效果。所以對于室內裝飾設計,色彩教學是必須且重要的。
色彩教學,通常是繪畫專業中常提到的名詞。傳統概念的色彩教學一般是指單純的繪畫寫生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是我國向前蘇聯借鑒的,至今仍被繪畫專業普遍沿用。具體來說,色彩教學,就是通過繪畫寫實方式再現面前固定的對象,在觀察對象時,是先從局部到整體,再從整體到局部,要表現出對象是怎樣一個結構空間,通過畫面的明暗表現其體積、質感、量感等。這種教學模式,如若能經歷較長期的教學實踐,確能很大程度提升學生的繪畫水平。
然而,藝術設計類專業中的“色彩教學”就不是如此了。在純繪畫專業中,色彩教學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意向、造型能力,為成為畫家服務;而藝術設計類專業的色彩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設計能力、想象能力、創新能力,為成為設計師服務。色彩教學是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基礎課程,其所占課時也較少,所以,藝術設計類專業的色彩教學課程的定位應該是:在學生已具有一般的造型能力的前提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對于藝術設計類專業而言,色彩教學除了有明確的設計性特征,其實也有一定的繪畫特征,也在塑造學生們的造型能力,所以,在藝術設計類的色彩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造型能力與設計意識的協同培養。
二、色彩教學能培養室內設計專業學生的三種能力
(一)觀察能力
人類認識活動的基礎便是觀察,觀察可分為無意識觀察與有意識觀察兩種,被動的、跳躍的觀察就是無意識觀察,這種觀察所獲取的信息只是零散而膚淺的,并且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主動積極的觀察則是有意識觀察,通過這種觀察獲取的信息,往往是全面而系統的,能揭示事物的本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觀察大多數都是無意識的、感性的,在觀察時,往往并不全面,我們總是重視外在,忽略細節,或者只關注到某些細節,卻對全局把握不足。這種水平較低的觀察對于為我們的設計工作并無太大用處。
偉大藝術家徐悲鴻曾言:“藝術之出發點, 首先在精密觀察一切物象, 求得其正, 此其首要也。”若能深刻、全面地觀察,就能較好地理解對象。色彩教學就能夠培養學生們的觀察能力。通過色彩教學,使學生們的觀察從感性觀察轉變為理性觀察為主,讓他們樂于觀察,提升觀察水平,擁有整體、可動、可分割的觀察,這樣,學生就能掌握全面、系統又重點突出的觀察方法,為之后的設計能力培養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想象能力
想象是創造的前提和基礎,想象能力在藝術設計類專業中尤其重要。想象就是把頭腦中已有的東西連接起來,再造一個新形象。在藝術創造上,想象甚至比知識更為重要,因為想象是無限的,它能夠推動有限的知識不斷進化。形象激活聯想是想象的源頭,形象所具有的形、色、質一旦激活了聯想,就能不斷使想象加深、擴大,最終創造出全新的概念、形象、表現形式。在室內裝飾設計專業的色彩教學中,要把色彩的感性價值發揮到極致,多開展課題訓練,讓學生在把握色彩的知識和色彩表現規律的基礎上,多想象,從客觀對象中想象出新圖形、新色彩紋理、新結構。
(三)創新能力
對于設計專業來說,創新能力是指在一定目標的指引下,運用所擁有的信息,造出新穎獨特的,又具有價值的作品的能力。創新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獲得的,而是經過長期的循序漸進培養才能擁有的。所以,在室內裝飾設計專業的色彩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激發學生們的創新意愿,使他們樂于創新、敢于創新,并結合其他的課題訓練來增強學生們的創新能力、改進他們的創新方法。創新方法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創新思維方法,借助創新思維,能夠做出優秀的創新設計。
思維方式有發散思維、聯想思維、復合思維三種,感性認識是創新能力的基礎,把三種思維方式綜合運用,也有助于創新。直覺直觀和理性分析都是很重要的認識程序,所在在色彩教學中,對直覺直觀和理性分析能力的培養不可偏廢,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創新。
三、色彩教學在室內裝飾設計中應用的原則
在室內裝飾設計專業開設色彩教學課程,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色彩感覺,提升學生裝飾色彩的技能,為了能實現該教學目標,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是需要采用的,在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同時,要遵循以下三條原則。
(一)色彩表現要有裝飾性、自由性與個性
裝飾設計專業的色彩教學重點是探索裝飾色彩的造型和方法,所以色彩表現的裝飾性是應當貫穿于色彩教學過程中的。在材料、技法、形式上,要鼓勵學生們在基本造型的前提下自由發揮,展現各自的個性。在色彩教學的第二階段,可以通過色彩歸納寫生的方式來訓練學生。色彩歸納寫生是一種全新的探索性的寫生方法,但它是基于常規色彩寫生的。光源色、環境色、固有色并不會限制色彩歸納寫生中的色彩表現,色彩歸納寫生并不是單純地記錄自然色彩,而是對自然色彩進行概括、提煉,甚至創造出新色彩。在學生掌握了此寫生方式后,就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的色彩寫生訓練教學中。在這一階段,就應當更鼓勵學生們彰顯其各自的審美表現,鼓勵他們多元化地設計裝飾,把理性與感性結合起來。
(二)課題訓練要有針對性、合理性和趣味性
教學是分階段的,每個階段的主要教學目標是不同的,根據每個階段不同的教學側重點,設置一些針對性的研究問題,讓學生借助自己在課程中學到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來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以讓學生們對課程知識有更深刻和全面的理解,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實操能力,這就是所謂“課題”。課題彰顯了教學內容,為學生們指明學習方向,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裝飾設計專業同樣如此,在色彩教學的課題設置上,要根據不同教學階段的側重點,設置出針對性的課題,并且這些課題要合理、有趣。裝飾設計是一門具有極強藝術性的課程,同時也有著極強的實用性,所以在色彩教學中,不僅要鍛煉學生們的設計思維、創新能力,也要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工藝技法。在色彩教學的課題設置上,也應遵循這些原則,課題內容要具有階段性、針對性,又不能讓課題成為變相形式的作業。例如,在色彩教學的后期色彩風格表現教學階段,研究課題可以設為材料與肌理關系,因為這一研究課題可以幫助解決畫面表現語言的豐富性相關問題。教師應指導學生自主研究在工具材料作用下的視覺肌理、畫面色彩心理等等,這能幫助學生更有效地理解色彩風格。課題訓練的針對性不僅是指要學生解決針對性的教學問題, 更要讓學生學會如何觀察和解決問題。課題訓練的合理性是指要立足于學科特點來設置課題, 以解決課程重難點為目的設置課題,并且要適度借鑒相關專業設置過的成功課題,來設置合理的課題。合理的課題還應做到,從實際出發設置課題內容,考慮其是否能夠順利實施, 是否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是否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其自信,因為缺乏設計意識、無趣、讓學生感覺厭倦的課題是無法達到最初設置課題訓練的目的的。所以,學生的興趣所在和實際學習情況是在設計課題內容時必須認真考慮的因素,必要時,還應當聽取吸納學生的意見來決定出最終的課題。教師在指導學生們研究課題時,要保持與學生們良好、定期的互動,讓學生們能全身心投入到課題研究中來,深刻地理解課題含義。對于裝飾設計專業的色彩教學來說,色彩相關課題正是具有探索色彩和趣味色彩的,教師可以借助這一優勢,設置出有趣的課題,讓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其中,完成色彩教學的理論教學目標。
(三)培養自主性、研究性學習觀
學習其實就是學習者主動地與客觀世界對話、 與他人對話、與自身對話。相比于消極、被動的學習來說,自主的學習能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所以,對于室內裝飾設計專業來說,色彩教學要培養學生們的自主性、研究性學習觀。 色彩學習帶有很強的感性意識,不同的人對色彩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讀,所以教師在進行色彩教學時,不要只以個人對色彩的感受來向學生們進行單向的知識灌輸和傳授,限制學生的思維,而應當設置情境,指導學生們自發探索,進行研究性學習,這能為學生們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鄭豪.試論高職院校設計色彩教學的思考及其改革[J].才智,2016,(04).
[2]楊博蘭.對素描和色彩教學改進的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5,(08).
[3]藺生武.淺談設計基礎色彩教學[J].大眾文藝,2013,(16).
(作者單位:惠州市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