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玉 肖堃濤 葉強 傅國慶 王建平 李錦軍
背景情況
健康旅游產業正在全世界范圍內蓬勃發展,成為增長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格局逐漸形成,涌現出一批健康旅游集聚區和特色品牌,如美國的重癥醫療、日本的健康體檢與癌癥及心血管治療、印度的心臟手術以及韓國的醫療美容等。據斯坦福研究機構數據,全球醫療旅游增速是旅游業增速的兩倍。世界衛生組織(WHO)則預測,至2020年,醫療健康相關服務業將成為全球最大產業,觀光休閑旅游相關服務則位列第二,兩者相結合將占全球GDP的22%。
問題及分析
我國國家政策層面,健康旅游正引來推進發展的空前利好時機:1.2017年國家五部委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健康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借鑒國際經驗,推動健康旅游服務領域國際標準的制定和轉化,提高我國健康旅游機構在國際相關領域的綜合競爭力,打造一批國際健康旅游目的地等;2.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日深,沿線國家往來交流也日益頻繁,將大大促進國際醫療合作、加速國際保險對接、刺激健康旅游的增長;3.國家提出鼓勵、支持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醫療服務領域,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以滿足不同層次醫療服務需求;4.中國政府正力促消費轉型升級,提升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引導消費從海外回流至國內。上海具有得天獨厚發展健康旅游的基礎和優勢:都市娛樂休閑旅游資源豐富、健康醫療服務體系完善、生物醫藥產業實力雄厚、中醫藥領域有特色等。早在2010年,當“醫療旅游”在絕大多數國內城市還只是個新名詞的時候,上海由世博會產業促發,已經將之寫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二五”規劃綱要。經過七八年的發展,上海現已建設了上海國際醫學園和上海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兩大核心平臺。
但目前,上海扮演更多的還是健康旅游輸出地,從產業規模和國際影響力來看,健康旅游產業現仍處于蓄勢待發階段,產業能級還有待提升,發展面臨障礙和瓶頸。
建 議
綜上所述,現提出促進上海高端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建議如下:
1.明確戰略定位,制訂上海健康旅游產業發展規劃。盡快明確上海發展健康旅游的戰略定位、戰略目標、戰略重點、戰略任務、總體部署和實施路徑,制訂上海健康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并把原有規劃中涉及健康醫療旅游的內容進一步做實做細。建議上海可以大型知名醫療服務機構為依托,發展大病、重病綜合治療類醫療旅游為主,以知名中醫和大型中醫醫療服務機構為依托,發展慢性、疑難病中醫醫療服務為輔,吸引境外商旅客人為主,境內高端游客為輔,力爭在若干年內成為國際健康旅游中心城市,行業發展的標桿。
2.整合既有資源,打造上海高端健康旅游產業集聚區。厘清健康旅游發展脈絡與趨勢,趨利避險,充分發揮資源與優勢,實現既有資源的協作互補。建議上海結合健康旅游的經濟、政治、文化背景,配合上海總體的戰略布局,利用好上海迪士尼園區、上海國際醫學園區、張江科學城、浦東新區“國家中醫藥發展綜合改革試驗區”,以及充分利用好崇明生態島、郊野公園等上海自然資源等既有優質資源,借鑒國內外特色旅游品牌綜合配套服務的開發模式,建設高端健康旅游產業集聚區,發揮產業集群優勢,形成集聚示范作用,為產業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3.聚焦產業體系,構建上海健康旅游服務鏈和監管機制。健康旅游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發展項目,需要考慮醫療資源、旅游資源、交通通信條件、環境因素等。建議上海借鑒國外成功模式,構建健康旅游完整服務鏈,強化頂層設計,從準入體系、評價體系、監管體系等方面制定健康旅游發展的政策法規體系,實現有關政策之間的銜接聯動。
4.結合上海優勢,樹立具有特色的健康旅游品牌。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發揮優勢,構建具有治療康復、保健養生、休閑觀光等多元化、有特色的健康旅游產品,積極開拓高端市場,樹立上海的品牌特色。建議可采用三步走方針:第一步,首先著力推動中醫藥和牙科等臨床科室向外拓展;第二步,利用上海大型醫療儀器設備的特長,開展面向境內外游客的相應診斷和治療;第三步,發展國際尖端醫療技術,開發針對重大疾病的全新藥物,展現“人無我有”的終極優勢,吸引全球健康旅游高端優質客源。
5.加快高端商業健康醫療保險的開發和深度推廣。推廣高端商業健康醫療保險,將有助于促進更多高端險種與上海高端醫療服務組織簽約,進而吸引更多的國際患者到上海來健康旅游,加快上海健康旅游服務相關產業與國際行業標準接軌。目前,健康旅游服務市場需求多種多樣,且不斷涌現,需要以更高的標準定制、開發高端保險的種類、服務方式,與之配套的保險產品也需要深度推廣。
6.構建適應健康旅游發展需求的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為提高健康旅游服務水平,上海不僅要擁有數量充足的人力資本,還要保證這些從業人員質量高、適宜于健康旅游產業發展。建議在培養高技術的醫生、護士、研究人員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對國際化的管理者(擁有商業學位、擅長多國語言等)的引進、挖掘和培養。
編輯:楊皓 1561821092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