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博文

在歐洲,工業革命的狂熱正在冷卻,技術的革新給人們帶來源源不絕的新產品,被淘汰的舊工業品比比皆是。布法利諾在快速消費時代冷靜下來,反思舊工業產品的歸宿,以及如何讓它們重新煥發生機。
法國是歐洲第二大汽車生產國,人均汽車擁有量也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報廢的閑置汽車隨處可見。創作者布法利諾對廢舊汽車,甚至是警車進行了五花八門的藝術改造:《公共座椅》(法國塞萊斯塔,2017)《汽車網球場》(法國塞萊斯塔,2017)《汽車游泳池》(法國勞特雷克,2014),甚至《雞舍警車》(瑞士楚格,2013),這些千奇百怪的創意,無不引起公眾的驚嘆、參與與思考。
布法利諾曾用紙殼“改裝”汽車和摩托車——只是在車殼外面套上一個豪華而拙劣的紙殼車身而已。豪華是因為他的紙殼都是毫不避諱一比一模仿大牌名車(雅馬哈和法拉利)自制,拙劣是因為牛皮紙的先天質感和做工精度,只能讓人聯想到廉價低質和一次性產品,其中法拉利的車殼還被涂上鮮亮耀眼的大紅色。但布法利諾似乎對牛皮紙殼的拙劣毫不在意,頗具諷刺地對豪華名車“趨之若鶩”,因為他把自制的車殼簡單粗暴地套在普通的家用轎車和公共自行車上,就開著它們上了路——就像2017年他“開”著移動電話亭上路一樣——成為一種行為藝術式的跨界嘗試。這兩個項目都作于法國里昂,分別是2012年的《VeloV自行車》(法國著名公共租賃自行車品牌,筆者注)和2013年的《沒有牌照的法拉利車》。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