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已成為當前的熱門話題,本文首先對網絡知識產權進行了概述,并對網絡侵權方式進行論述,最后簡單闡述了如何對網絡知識產權進行保護。
關鍵詞:網絡知識產權 概述 方式 如何保護
網絡傳播這種新傳播方式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改變,同樣也給知識產權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同時衍生出了互聯網知識產權的一系列問題來。本文將圍繞互聯網知識產權展開一系列的論述。
一、網絡知識產權概述
網絡知識產權指的是互聯網絡不斷的發展而引起的或者與之相關的知識產權。網絡知識產權不僅涵蓋了傳統的知識產權,還囊括了數據庫、計算機、多媒體及數字化作品等。相比較于傳統的知識產權,網絡知識產權的范圍更廣泛。我們在網上看到的新聞、郵件、圖片及視頻等都可能受到網絡知識產權的保護。相對于傳統的文字資源,網絡資源更具有自己的特點。其中,網絡化、數字化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另外其還具有信息量大、內容更新快、資源龐大及阻止分散等特征。總體而言,網絡知識產權具有如下特征:
(一)網絡知識產權具有無形性的特點。在網絡環境中,智力結果通過數字云儲存,在虛擬的空間中傳播,我們通常只能看到圖片與視頻,所以網絡知識產權載體沒有具體的形狀。
(二)網絡知識產權的區域性特點被嚴重削弱。傳統知識產權的權力是以國法為基礎,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點。而網絡知識產權則不同,數字信息在整個互聯網中自由傳遞,區域化與國家化被嚴重的削弱了。
(三)網絡知識產權的權力被嚴重削弱。傳統的知識產權具有專利和商標,沒有產權擁有者的允許,其他人私自使用就構成了侵權。而在互聯網絡中就無法對這種行為進行約束了,因此權力就被嚴重削弱了。
二、網絡知識產權的重要性
網絡知識產權與傳統的知識產權有所不同,其更注重公開信息的保護,例如專利、商標、著作權、網址、域名等,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開始意識到這些無形資產所能夠產生的經濟效益,可以說,這些無形的新創意已經成為了21世紀的“黃金創意”。
三、網絡知識產權常見的侵權方式
(一)網絡傳播對著作權的侵犯。無論是在傳統傳播形式還是在網絡傳播形式中,著作權人都享有著作權,任何未經作者允許而擅自使用該作品的行為均屬于侵權行為。曾經轟動一時的《三一五中國作家聲討百度書》事件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2016年3月15日,賈平凹、劉心武、郭敬明等近五十位作家聯名發表了一篇《三一五中國作家聲討百度書》以此來抗議百度文庫的侵權行為[1]。這在當時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當然,這僅僅是網絡侵權事件中的冰山一角。
(二)網絡域名對商標權的侵犯。計算機通過網絡域名對互聯網上的計算機進行訪問。在網絡環境中,存在著許多人私自使用他人注冊的商標名詞或者商標的關鍵詞來搶注自己的域名的違規行為。勞力士鐘表有限公司曾因為北京國網信息有限責任公司搶注“rolex.com.cn”這個域名而對北京國網信息有限責任公司提起訴訟,并最終勝訴。[2]
(三)對專利權的侵犯。目前,網上對專利權的侵犯主要體現在對軟件專利的侵權問題。主要的侵權方式有:私自發表或修改其他人的擁有專利的軟件作品;未經專利持有人的同意私自復制部分或者全部軟件以及大量發行盜版軟件等。
(四)互聯網絡對數據庫的侵犯。數據庫的存在使得信息高速公路構想得以實現。數據庫指的是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目的,把大量的信息收集并存放到計算機的存儲設備中,以便數據處理系統能夠很好的使用數據集合。由于數據庫可以容易的被復制,因此許多網絡用戶便會利用該特點來對數據內容進行提取與利用,并在網絡中廣泛傳播,從而構成了侵權行為。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庫的安全保護問題早已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四、如何保護網絡知識產權
近二十年來,我國的網絡規模與用戶飛速壯大,我國已經成為了真正的網絡大國。近年來,我國對網絡知識產權的保護也越來越重視。如何加強網絡知識產權的保護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制定與完善相關的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雖然我國目前有一些關于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但是大多數法律、法規的法律位階都不高。另外,在網絡知識產權保護的許多方面仍有許多空白或者亟待完善的地方。因此,加快完善對互聯網知識產權的保護,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已經迫在眉睫。
(二)提升對網絡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加強網絡道德培養。當前,我國的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的互聯網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十分淡薄,因此需要不斷加強網絡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注重對網絡道德的培養。加強對網絡文明的建設,不斷提升網絡道德規范,能夠對網絡侵權行為起到抑制作用。
(三)注重網絡知識產權保護技術的創新。不斷創新新的技術對網絡知識產權進行保護是非常重要的。針對網絡侵權技術,要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來共同研發新技術,使網絡知識產權受到妥善保護。
(四)重視互聯網知識產權國際化問題。隨著我國“走出去”戰略的不斷深化,我國的互聯網知識產權的全球戰略也需要重視起來,這與我國日后的全球性戰略發展是相匹配的,能夠為我國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提供動力。
五、結語
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是一個十分巨大的工程,它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的對互聯網知識產權進行保護。以法律手段為主導,以技術手段來推動,以道德手段來約束,共同保護網絡知識產權。
參考文獻:
[1]賈平凹,劉心武,郭敬明,等.三一五中國作家聲討百度書[N].半島都市報,2011-03-16.
[2]梁士斌.不正當競爭搶注他人域名“國網”頻遭起訴[N].法制日報,2001-10-10.
(作者簡介:孫睿敏,高中學歷,作者單位:山東省昌樂二中;研究方向: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