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作為語言類學科具有鮮明的語言特征,它是英語國家在歷史進程中形成并不斷變化的溝通交流工具,同時也是英語文化與思想的重要載體。中國學生長期生活于漢語環境之中,這使得他們對漢語的認識和把握已經逐漸形成一種思維定式,而英語與漢語的巨大差異導致學生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很容易陷入思維混亂和理解困惑。初中學生剛剛開始系統化地學習英語知識,教師不僅僅要將基礎知識與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更要引導學生形成英語思維方式,注重跨文化思想的塑造,這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掌握英語學習方法,更能夠推動學生逐漸適應英語文化,拓展國際視野,實現未來國家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本文主要圍繞初中生英語跨文化思維培養方法展開研究論述。
【關鍵詞】初中生;英語;跨文化思維;培養方法
【作者簡介】張晨晨,江蘇省常州市正衡中學。
跨文化思維是學生們在不同文化環境下形成的復合型思維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擺脫原生文化下所形成的思維定式,進而逐漸適應不同文化的思維方式,有效掌握相關文化、深入了解文化思想、學會用不同文化思維處理和解決問題。英語文化具有獨到之處,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充分考量初中英語教學的現實需求展開跨文化思維培養,推動學生英語思維與英語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引導學生理解漢語詞匯與英語詞匯差異
漢語文化與英語文化的差異使二者在詞匯創設方面存在明顯差異,漢語文化對部分詞匯的理解與英語文化對詞匯的理解會產生顯著不同,因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分辨和探究詞匯差異,有效區分詞匯含義的差異。而教師本身需要具有足夠的詞匯積累,通過大量的英語詞匯含義探索以用法解讀去提升詞匯教學能力,進而為學生英語思維的培養奠定基礎,使得學生們能夠更好地理解詞匯、使用詞匯。例如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紅色是一個非常喜慶的顏色,我們在結婚、除夕等喜慶節日時會用紅色作為裝飾的主色調,表達內心的喜悅和愉快之情。而在部分英語國家,“red”卻體現一種不幸的情感,紅色也無法作為主色調出現在慶祝和歡聚的場合。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有效區分同一種顏色在不同環境下的使用差異,確保學生們能夠正確理解和把握這種差異性。又比如龍在中國被視為一種祥瑞,表征了吉祥、高貴等含義,而西方國家卻將“dragon”視為一種邪惡的動物,兩種文化對龍的理解完全不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有效區分詞匯含義的差異性,而不僅僅是將詞匯的表層含義高職學生。英語詞匯數量眾多,學生們要逐漸適應英語思維,避免用漢語思維直接套用在英語詞匯學習中,確保學生們能夠更加清醒地認識文化差異性。這有利于學生們逐漸形成跨文化思維,更加全面地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為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
二、創新英語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有效性
傳統英語教學方式更加關注學生的知識獲取,卻并未能對學生的思維習慣培養保持足夠關注,這使得傳統英語教學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生們的英語成績,但是卻無法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很多學生在失去英語考試的壓力后迅速忘記了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因此教師應該圍繞英語教學方式創新展開全面研究,充分考量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的客觀需求,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提升自我。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作為教學輔助,將英語知識用圖像方式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得學生們能夠直觀地感受英語文化,進而提升英語教學有效性,學生們也將對英語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英語課堂的教學時間非常有限,而絕大多數學生在英語課堂外沒有機會使用或練習英語,這就導致學生的英語思維無法得到有效素質,跨文化思維的形成也無從談起。因此教師要尋找更多方式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促使學生們在課外依然保持足夠的英語接觸。例如在“film”教學后,教師可以選取幾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英語動畫片,安排學生們回家觀看這些電影,并認真思考電影中人們的溝通交流方式,學生們將逐漸適應英語交流,對英語文化的理解也將得到逐漸提升。
三、關注口語教學,培養跨文化意識
英語是一門應用價值很高的語言學科,學生們學習英語不僅僅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分數,而是要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應用能力,真正在學習與生活中使用英語。因此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學生讀、聽、寫能力的培養,更要對口語教育保持足夠重視,這也恰恰是很多英語教師最容易忽視的環節。跨文化意識的形成與口語鍛煉之間存在緊密關聯,教師要鼓勵學生們在業余時間與他人展開積極口語交流,大膽地用英語進行自我表達,避免因為害怕出錯而不敢交流,并在交流過程中不斷模仿歐美人的交流方式,逐漸形成系統的跨文化意識。
例如在中國,我們遇到朋友后經常會問“吃飯了嗎?”而歐美人則經常會說“hello”,而如果我們依然采取中國式的“Have you eaten?”,他們則會認為你是想邀請他吃飯。這就是一種文化上的差異,它體現在日常交流溝通的方方面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關注這些差異,深入了解中外文化的內涵,通過大量的口語練習培養跨文化意識。
跨文化思維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和嘗試,積極提升跨文化思維的教學效果,充分利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培養。同時教師要對教學方式創新保持高度關注,全面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活動的參與興趣,最終為學生跨文化思維的形成構建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徐娟.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1):310-311.
[2]劉永碧.淺議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教學[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4(12):167-168.
[3]黃超群.跨文化交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4(S2):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