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初中英語教學十余載,迎接過一批又一批的新生,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畢業生,在不斷地教學反思中,我發現孩子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兩極分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且越來越提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情況呢?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農村學校,生源比較差,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本身見聞少,知識面窄,缺乏學習英語的氛圍,語言和文化方面的巨大障礙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對學生今后英語學習影響非常大。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下面我將就兩極分化的成因以及相應的較有效的對策談幾點自己的淺拙的看法,與大家共勉。
一、造成初中學生兩極分化的原因
1.初一新生基礎參差不齊。小學英語開設不規范,小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學習英語,但由于教育資源,師資力量等,有的小學沒有專業的英語老師帶領孩子入門,沒有充分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造成孩子們排斥這門課程,加上很多家長和學生認為小學英語在小升初時不計入總分,所以不重視這門功課。因此,在孩子剛升入初中時,部分學生已經對學習英語產生了恐懼,這種恐懼致使學生排斥接觸英語。初一的時候,小學基礎好的學生對老師的授課失去新鮮感,很多自以為自己會的學生不愿意好好聽課,而基礎差的一開始有興趣可是隨著難度的加深,老師的教學進度和深度或多或少受基礎好一些的優生的影響,基礎較差的孩子會慢慢被甩下從而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而放棄英語的學習。
2.缺乏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自信。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會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一般不喜歡英語的學生都存在對學習不感興趣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久而久之就會變得沒有自信。而恰恰強烈的學習動機和自信心對于學生學習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去年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名學生,是一名正在讀初一的女孩,現在在現代雙語學校學習,我接觸她的時候剛剛升入初中兩個月,孩子其他功課都很優秀,但英語每次都是班里倒數的孩子,家長非常著急。通過和孩子的溝通,我了解到孩子原來就讀的小學不重視英語,英語課經常被語文和數學占用,且孩子剛剛從一個小縣城轉校到市里的學習。了解情況后,我意識到了這個孩子成績不好主要是存在心理障礙缺乏自信更談不上學習興趣,一個陌生的環境,一所人人向往的學校,周圍都是學習的佼佼者,對于一個處處要強的孩子來說,壓力非常大加上缺乏自信讓孩子感到非常的焦慮和無助。經過引導,孩子也意識到了這種問題,恰巧了解到他們馬上要進行月考,于是我幫孩子復習整理了重難點,因為我想讓她通過這次考試成績的提高找到自信相信自己不是學不好。果然,孩子的成績一次比一次進步,現在英語已經不再是她的負擔。
3.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好習慣成就一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終身受益,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不僅需要教師的不斷引導更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與監督。英語這門學科的獨特之處就是它本身是一門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但是學生認為只要聽懂老師講的內容會做題就行了,只花心思去學語法,背單詞,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聽說讀寫的實踐中,忽略了英語的交際性和功能性。沒有經歷大量反復的口語書面練習導致學生不能形成語言技能,這也是為什么有的學生記得快卻忘得也快的原因。
4.不了解文化背景和沒有學習英語的氛圍。我們的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與西方國家文化背景不同,學生對國外文化太陌生,初一課文內容比較簡單,都是一些像衣服顏色水果等學生能夠接觸到的具體事物,孩子們能夠理解且對英語學習有較高的熱情;但到了初二,學習內容變得抽象,文化和情感方面的因素也越來越多,很多事物和文化層面的東西學生都沒有見過聽過,加上學習內容較多,學生一時難以接受,學習內容和學生共鳴點少,學習興趣減退,成績變差,失去學習動力,成為所謂的產生。
基于以上原因,面對初中英語兩極分化現象嚴重這一現象,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二、初中英語兩極分化的對策
1.規范小學英語教育。既然在小學開設這門課程,那么就應該首先從思想上重視小學英語教育,盡量配備專業的英語教師。此外,我們老師們也應該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與業務水平,在教學中不斷總結反思,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領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做到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2.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熱情。我一直認為初中三年英語學習初一是關鍵,在初一的時候我們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轉變學生的觀念,讓學生意識到:英語不單是一門考試科目,更是當前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一種交往和交流的必備語言工具。因此,要做好初中英語的起始教育,通過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我在上課的時候經常用一些小游戲,小組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前,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會預習,并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預習作業;課中,盡量為學生創造學習英語的氛圍,不斷引導學生通過感知、發現規律,尋找方法,讓學生養成只要有任務首先找方法的習慣;課后,查漏補缺,讓學生學會歸納整理,小結反思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幫助后進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不斷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鼓勵支持他們,讓他們有成就感。
3.運用多媒體信息資源拓寬學生知識面。鼓勵學生利用網絡多元化資源去了解世界,了解文化,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嘗試讀一些簡單的英文原著作品。讓條件好一些的學生假期可以走出去,認識每個地方的標志性建筑,了解風土人情,同時多感受這個時代帶給我們的變化。
總之,針對英語教學中出現的兩極分化現象,我們必須做到因材施教,真誠面對每一個學生,從激發英語學習的興趣出發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并做到持之以恒,相信會讓很多孩子受益。
【作者簡介】張瑜,山西省呂梁市文水縣南武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