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各個企業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在發生著各種新的變化,那我們職高計算機課程改革如何能夠順應時代對人才的需求呢?本文將從當前的職高計算機專業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進行分析,為當前的職高計算機課程改革與發展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并就教學模式與發展方向的改革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職高 計算機課程改革 專業發展
計算機教學和其他的基礎課程的教學相結合已經成為大的趨勢,尤其對于我們職業高中來說,計算機方面的教學對各個專業的學生都有所要求,所以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和掌握程度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關注,那么,如何提高職業學校計算機的教學質量,使之能充分適應新課改革的發展要求呢?我們當前的職高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應該如何來進行新的定位和改革,將成為我們當前必須要探討的一個新的課題。
一、當前職高計算機專業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分析
當前很多的職業高中都開設計算機專業,但是近幾年的招生規模卻明顯在減小,有些學校甚至出現了計算機專業課教師過剩的現象,盡管社會上大量需求計算機專業方面的學生,但是當前的職高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就業還存在著很多的困難,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方面的問題呢?我想主要應該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1]
1.當前職高的計算機專業課程設置比較落后,跟不上企業用人的需求,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要。
2.當前的計算機課程設置發揮不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欠缺動手實踐能力。[2]
3.學校缺乏深入實際調查市場需求,不能及時與企業單位溝通,只是在校內“閉門造車”,學生缺乏企業專業實踐機會,從而和單位用工相脫節。
面對存在的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明確:作為職業學校,我們培養的學生是企業的技術工人,我們的教學應該是學以致用,或者說是企業的崗前培訓,我們的宗旨應該是以企業需求為基本依據,以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只有如此,才能夠讓我們的計算機更好的找到專業對口的崗位。
二、當前職高計算機課程改革與專業發展
當前的職高計算機課程改革和專業發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層次,首先是教育觀念、教育思想的研究和改革,其次是教材內容方面的研究改革;最后就是教學方法研究方面的改革。
1.教育觀念、教育思想的研究與改革
教師是教書育人的主體,教師思想的改革往往是我們課程教學改革的前提所在,這就要求我們計算機專業的教師要首先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積極參加各種培訓,不斷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主動地和相關企業進行對接,從而明確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只有如此,才能夠將自己所掌握的新思想和新知識傳授給我們的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2.教材內容方面的研究與改革
由于計算機專業方面的知識發展速度非常的快,因此,當前的教材更新跟不上社會的發展,因此有些時候,我們應該根據企業的需求編寫校本教材,只有如此,才能夠更好地順應企業對人才的
需求。
當我們有了比較好的教材以后,我們還要對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的教材進行適當的調整,堅持以實用為原則,加強校企業共創教材的新模式,以實用性、針對性為嚴則,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刪減,開發適合于中職學生的校本教材。
3.教學方法方面的研究與改革
當我們有了比較好的教材結構以后,還要靠好的教學方法來實踐,只有如此,才能夠產生好的教學效果,主要我們將采取以下的一些教學方法:
(1)將在教學過程中全面推行“問題式”教學法。
在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倡導以“問題式”教學法,在這個教學法的開展過程中,我們將首先讓學生發現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在整個“問題式”教學法的探究過程中,我們將自始至終都圍繞問題而展開教學活動,激發學生自覺思考、主動探索,引導學生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加強實踐培養,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我們都知道,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僅憑老師的講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過程中勢必要加強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的能力,在讓學生操作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在編程、上機操作、程序調試與正確性驗證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嚴格訓練。
4.專業課程體系方面的研究與改革
職高的計算機課程必須要全面了解市場對中職人才的需求。面向市場,了解市場、研究市場,綜合地掌握當前市場所需人才類型,靈活開設所需的課程。除了要培養社會所需的緊缺型人才,還應結合實際,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專業人才。我們應敢于舍棄純理論性課程,舍棄那些實際教學達不到目標的課程,舍棄現在或是將來不會直接用到的內容,不斷調整專業體制,引入主流的、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努力與市場對人才培養規格需求保持同步,多開設以實踐操作應用為主的課程,以適合企業不斷變化的需求。
5.教學模式與發展方向的改革
在計算機專業的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努力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探索新的課程體系和新的教學模式。
(1)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往往以“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形式為主,然而計算機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我們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主要是中要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所以應探索以任務驅動學習為主的“項目教學法”。
(2)在計算機實訓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實際應用方面的綜合鍛煉,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們可以采用“引導式”的教學模式,組織、引導、答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發揮他們的能動性。
(3)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計算機本身的優勢,讓我們的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利用網絡優勢來協作學習。在提高學生參與的課堂的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總之,職高計算機課程改革與專業發展的過程中,值得我們思考的東西還很多,但是無論怎么改革,我們都是為解決當前在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具體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與企業和市場對接,從而不斷調整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教學模式和教材內容。
參考文獻
[1]孫西朝.基于新課程標準的信息技術與教師教育研究[J].中小學電教,2006(9).
[2]刁秀麗.中小學教師的教育信息技術培訓研究[D].石家莊:河北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