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光
摘 要:職業教育承擔著培養職業人才的重要教育任務,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職業教育質量的高低對于學生學習和就業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但是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當前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本文在深入分析職業教育教學特點的基礎上,較為詳細的闡述了教學改革的推進和管理措施。
關鍵詞:職業教育 教學改革 推進 管理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教學模式實現了優化升級,教學觀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更新。職業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培養職業人才的教育任務,但是從當前的教育情況來看,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和缺陷,這些問題也是影響職業學校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如何提升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整體質量,一直是眾多職業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的問題。在這樣的教育發展趨勢下,深入分析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相應的改革對策,對于促進職業教育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職業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對于教學改革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老師對于教學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老師的教學水平直接關系著學生對于課程的學習和掌握程度。在當前的教育發展形勢下,傳統教育教學觀念正在經歷著巨大的變革,全新的課程教育理念逐漸融入到職業學校教育實踐中,這對于改變傳統教育形式存在的缺陷,提升教學質量的整體質量,都是非常重要的[1]。但是從當前的職業教育實踐來看,還有部分教師存在教育素質差的問題,一些學校在學校管理過程中對于師資力量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學校部分教師的水平不足,因此在接受和理解教學改革理念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偏差。由于這些教師未能真正把握教學改革與教學質量提升的關系,因此在教學運用的過程中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較多的問題,不能將其落到實處,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進,將會對學生學習造成較大的不利影響,影響學生以后的成長和發展,制約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2.課堂教學氣氛不活躍,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
一直以來,受傳統教育教學觀念的影響,灌輸式教育貫穿于職業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是影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質量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灌輸式教育由來已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教育實踐中,傳統教育理念都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在學生考試和升學過程中,考試成績被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對于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則一直忽視[2]。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是教學的主體,整個課堂的教學節奏完全有老師進行控制,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除此之外,由于當前課程壓力較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為了追求教學進度,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注重學生課堂積極性的調動,因此課堂教學過程并不活躍,教學形式單一。
3.教學改革流于表面形式,并未起到實質性作用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各種全新的教學形式開始不斷涌現出來,這些教學形式如果能夠得到較好的應用,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陷,而且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當前的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老師為了緊跟時代發展形式,提升教學改革質量,也將這些全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到了教學過程中,但是這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3]。具體來說,由于部分教師對于教學方式的理解程度不深,僅僅停留在字面意思之上,沒有領會其實質,因此在進行運用的過程中也只是簡單的進行形式上的應用,從而導致教學改革流于表面形式,并未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任何作用。
二、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有效推進及管理對策
1.及時優化職業教育教學計劃
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下,職業教育教學計劃都是由老師獨立設計完成的,所采用的也都是老師的角度,受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傳統職業教育教學計劃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忽視學生職業能力的鍛煉和培養,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在新的教育發展形勢之下,為了更好的適應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有效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老師應該對職業教育教學計劃進行重新調整,為教學改革制定一個相對明確的指導方向[4]。具體來說,老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注重觀察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綜合評估,在充分掌握學生基礎水平的基礎上,對之前的教學計劃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優化職業教育教學內容,在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情況下,突出學生職業能力培養,把培養和鍛煉學生職業能力貫穿到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過程中,為教學改革質量全面提升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
2.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根據職業教育教學的特點,其中絕大部分知識都與實際生活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可以利用知識的這一特點,將生活化教學融入到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解決學生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互脫節的問題,從而有效提升教學改革的整體質量[5]。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老師在講課過程中一直都只關注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知識的實際應用并未給予足夠重視,在當前的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對于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也是綜合素質提升過程中的關鍵因素,長期處于這樣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就會成為只掌握理論知識,不懂實際應用的書呆子,這顯然不符合職業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在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老師在講解新知識點的過程中,應該深入挖掘其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并且盡量運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或者常識來引出新知識,這樣能消除學生對于新知識學習的恐懼,幫助學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所學知識,從而達到提升教學改革質量的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積極推動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對于促進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老師應該不斷創新和改進職業教育教學形式,對職業教育教學計劃進行優化設計,促進職業教育質量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龐繼偉,于延軍.技能大賽與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有效融合途徑的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7(4):73-76.
[2]程宇,榮國丞,劉嬌.教育體制改革與職業教育轉型[J].職業技術教育,2015(18):21-25.
[3]牛鳳蓮,陳朝陽,凌瑛,等.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主題轉型與發展建議[J].職業技術教育,2017(34):14-19.
[4]劉芳.職業教育改革的現實困境與發展路徑[J].教育與職業,2017(17):36-40.
[5]高帆,趙志群.勝任素質對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啟發[J].職教論壇,2018(1):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