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摘 要:職業教育是現代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開展中職語文教學的時候,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在中職教育階段,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對于語文學科審美教育一般都缺少足夠的重視,通過整合教學資源,融入多元的語文鑒賞教育形式,可以提升中職語文教學綜合水平,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
關鍵詞:中職 語文 審美教育 教學創新
在開展中職教育過程中,傳統中職語文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審美能力一般得不到有效鍛煉,老師一直占據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這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審美教育是在中職語文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產生的教學重點[1]。多元審美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對于提升中職語文教學質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都具有十分明顯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創新型審美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對于提升中職語文教學質量具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中職語文審美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教學觀念的影響,灌輸式教育貫穿于中職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是影響中職語文教學質量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灌輸式教育由來已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教育實踐中,傳統教育理念都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在學生考試和升學過程中,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過程中也偏重于學生的考試成績,在這種壓力之下,學校和老師不得不將教學的重點都集中在文化知識的灌輸教育上,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則一直忽視[2]。因此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是教學的主體,整個語文課堂的教學節奏完全由老師進行控制,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除此之外,由于當前中職學校學業壓力較大,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為了追求教學進度,為其他科目學習騰出更多的時間,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注重學生課堂積極性的調動,因此課堂教學過程并不活躍,教學形式單一,學生的審美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鍛煉,這對于正處于中職階段的學生來說,并不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教學形式,制約了學生綜合審美能力的提升。
二、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方式
1.在審美教育中融入生本理念
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及時摒棄陳舊的教學理念,幫助不同基礎水平的學生提升審美綜合素質。對于中職生來說,由于成長背景和家庭環境都各不相同,因此在接受語文知識的過程中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審美也有不同的理解[3]。所以,老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實行分層教學,對于語文基礎水平較好,接受知識較快的學生,制定高于一般水平的語文欣賞教學計劃,并且適當的對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而對于語文基礎水平較差,接受新知識較慢的學生,老師就應該適當的降低課程難度,多給學生講解基礎知識,幫助學生夯實審美基礎。
2.優化設計審美能力教育體系
在傳統中職語文教學模式之下,教師往往忽視學生審美能力的鍛煉和培養,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新形勢之下,為了更好的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求,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審美能力,老師應該對中職語文教學計劃進行重新調整,為語文教學制定一個相對明確的指導方向。具體來說,老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注重觀察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綜合評估,在充分掌握學生基礎水平的基礎上,對此前的教學計劃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優化中職語文教學內容,在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前提下,突出學生綜合審美能力培養,把培養和鍛煉學生綜合能力貫穿到語文教學的全過程中。
3.完善中職語文教學評價方式
在中職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學評價方式陳舊也是影響教學質量提升的主要障礙,針對這個問題,學校和老師應該對此給予足夠重視,及時創新和改進傳統語文教學評價形式[4]。在一般的學科考核過程中,考試成績作為學生學習質量檢測的唯一標準,并且也以此標準來評價老師的教學質量,這是傳統教學評價形式的最大缺陷,在語文學科中沒有得到有效適用,因此,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新形勢之下,學校應該及時改變中職語文教學評價形式,將學生語文審美能力的考察納入到學生評價體系之中,重新制定完整的教學評價機制,重點考察學生的綜合審美素質,為中職語文創新型課堂的創新應用掃清障礙,減輕老師的授課負擔,讓老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升級,從而促進中職語文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4.在生活中鍛煉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根據中職語文的學科特點,其中絕大部分知識都與實際生活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可以利用語文知識的這一特點,將生活化教學融入到中職語文教學實踐中,解決學生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互脫節的問題,從而有效提升審美教學的整體質量[5]。在傳統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下,老師在講課過程中一直都只關注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審美知識的實際應用并未給予足夠重視,在當前的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也是綜合審美素質提升過程中的關鍵因素,長期處于這樣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就會成為只掌握理論知識,不懂實際審美應用的僵化人才,這顯然不符合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所以,在中職語文教學實踐中,老師在講解新知識點的過程中,應該深入挖掘其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并且盡量運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或者常識來引出新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語文知識,從而達到提升審美能力的目標。
結語
綜上所述,創新型語文審美教育模式在中職語文中的應用,對于提升教學質量起到了十分明顯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老師應該不斷創新和改進課堂教學策略,促進中職語文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實現中職語文教育目標,提升學生綜合審美素養。
參考文獻
[1]馮小玉.中職語文教學中對藝術素養教育的滲透分析[J].發現,2018(3):57.
[2]楊碧瑩.淺談審美教育的特性及其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現代職業教育,2017(18):130-131.
[3]陳菲.基于人才成長的中職語文審美教育探討[J].課外語文(下),2016(8):122.
[4]郭顯菊.中職語文教學與審美情感培養[J].科學咨詢,2018(1):102.
[5]朱麗丹.中職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3(14):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