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彬
摘 要:隨著社會逐漸趨向于現代化發展,程序化交易系統被更加廣泛的應用在我國金融領域中。基于此,本文就程序化交易系統的設計及后期實現進行相關概述,旨在充分發揮出程序化交易系統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穩定增長中的積極作用,以期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幫助。
關鍵詞:程序化交易系統 設計 實現
前言:就目前來看,金融市場投資者競爭壓力日漸增長,促使程序化交易系統被大量應用在市場交易中,以期降低企業實際發展期間面臨的風險性。但就目前來看,由于程序化交易系統出現時間較短,所積累起的經驗不足以解決系統實際運行中存在的所有問題,因此仍需要相關工作人員以程序化交易系統的設計及實現為重要研究方向,更加穩定的推動金融市場智能化、信息化發展進程。
1、程序化交易的相關概述
程序化交易來源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該交易模式出現推動了華爾街金融計算及分析的自動化歷程[1]。從一定角度上來說,程序化交易主要就是利用計算機系統所具有的交易模型及指令,迅速且高效的完成交易活動,因此其不僅可大大較低交期期間的風險因素,更能夠對已有交易數據進行系統的整合與分析,深挖交易潛在投資機遇,并針對金融市場發展現狀制定出相關應對策略,為進一步鞏固與夯實金融行業在國民經濟總體制中占據的重要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程序化交易系統的設計
2.1系統硬件設計
在程序化交易系統中,所需硬件主要有服務器、交易服務器、數據庫及ETF業務客戶端等。具體而言,服務器主要具有部署交易策略、風險策略及報表策略等功能,并可從根本上保證系統安全運行[2];交易服務器在程度化交易系統中可配置多個,并依據各服務器之間的負載均衡性能,拓寬用戶交易通道;數據庫是存儲用戶信息、及歷史交易等數據的平臺,使數據能夠得到更好的分析;而ETF業務客戶端系統終端服務形式,具有代碼管理及策略執行監管等功能。
2.2系統功能設計
2.2.1交易委托顯示功能
在程序化交易系統交易委托顯示功能的設計過程中,應確保系統界面完整的顯示交易委托信息,并以清楚的形式將此些信息加以整合及分類。例如,將買賣交易的委托信息列為一行,交易申贖信息列為多行等。其中,在交易委托顯示功能中,持倉及資金標簽應放在界面明顯位置,便于操作人員及時了解到持倉及資金情況[3]。而為提升用戶實際操作體驗感,可設置快捷改價按鈕,對系統中的進行及時更新及補充。
2.2.2主流交易策略功能
在程度化交易系統中,主流交易策略功能主要就是指用戶在點擊策略服務選項后,所顯示出策略定制信息。同時,主流交易界面內指令管理及策略應用均為重要功能,其中,指令管理功能可對指令信息進行高效的增加與刪除;策略應用功能則可通過所設計出的兩種策略參數,對交易期間每個時段的下單比例給予一定策略輔助,并以此提升金融交易期間的有序性。
2.2.3用戶ETF界面操作功能
在程序化交易系統用戶ETF界面操作功能中,需在相關信息界面顯示市場開盤狀態、市值、凈值及持倉情況等信息,并且系統用戶可通過點擊的方式對此些信息進行查看。同時,為提升程序化交易系統內部功能性,在用戶界面的實際設計期間,也應增設對代碼無效及清單未到的提示功能,使用戶實時掌握交易信息,控制交易情況。
2.2.4成分股信息操作功能
在程序化交易系統中,成分股信息操作功能可實現對買賣盤價格、交易數量及實際持倉情況的掌握,以更加明顯的表格方式為系統操作人員提供服務。值得注意的是,在程序化交易系統中,可通過雙擊交易數量的方式對交易數量進行重新更改,但其更改數額應為100倍數。
2.2.5圖形操作分析功能
圖形操作分析功能可分為日志窗口設計及單委托交易窗口設計兩部分組成,并可通過系統中所顯示出的簡易圖形,完成交易活動中例如套利、日志記錄等設置,有效規避及控制實際交易期間存在的不穩定因素,確保程序化交易系統的穩定安全運行。
3、程序化交易系統的功能實現
3.1ETF功能的實現
在ETF功能實現的過程中,首先應明確ETF主要由交易、申贖及成分股份信息顯示等功能構成,使用戶能夠在操作界面中進行高效操作。其中,ETF操作流程主要涉及到以下幾點:第一,ETF系統的初始化;第二,ETF種類的選擇[4];第三,ETF下參數數據的設置;第四,金融實際交易過程中盤口價格的選擇;第五,依據所選擇的內容進行具體的金融交易操作。
3.2指導功能的實現
以程序化系統中套利活動為例,為實現ETF套利穩定申贖,需在系統內增設指導功能,并對可進行指令設置的系統進行完善,以確保金融交易中,整體投資活動的安全性。同時,相關工作人員也應對程序化系統組合投資的質量管理編制相關執行代碼,提升系統中指導功能的可操作性,更好的完成操作人員新執行命令。
3.3策略功能的實現
在程序化交易系統中,多應用具備的策略功能應分為以下兩種:第一,系統操作用戶自主設計及在其他平臺中下載完成的策略;第二,程序化交易系統自帶的策略。金融市場的交易策略主要由系統開發人員開發,且策略系統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主要分為策略準備及原始策略的記錄。其中,在策略功能實現的過程中,可以依據不同算法,諸如VWAP、TWAP及VP等,對實際交易量及其總交易量中占據的比重進行明確的計算,以此更好的判斷出市場對金融交易產生的風險性,為投資者在選擇投資策略時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降低復雜市場發展對金融行業的沖擊,提升實際交易期間的可持續性。
總結:總而言之,為切實提升程序化交易系統在實際應用期間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服務效益,在其設計及實現期間,相關技術人員也應從系統功能性的的完善及優化入手,使系統可對當前金融市場行情進行分析并制定出與之相應的發展對策,更好的降低因人為操作不當而引起的經濟損失,進一步提升交易期間安全性,促進金融行業穩定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德剛. 期貨程序化交易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工程管理與信息技術學院),2017.
[2] 宋晉榮. 期貨會員系統中程序化交易模塊的設計與實現[D].大連理工大學,2015.
[3] 徐建生. 基于綜合交易平臺的程序化交易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復旦大學,2013.
[4] 高婷婷. 基于程序化的ETF套利交易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黑龍江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