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朱翊
摘 要:經濟新常態背景下,行業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復合型的要求,為了增強學生的市場競爭力,力爭與企業無縫對接,本文提出了借鑒專業群這一載體,依托政校企合作,整合群內現有的實踐教學資源,將商貿專業群系統設計為人文素質能力——職業通用能力——職業專項能力——綜合能力的模塊化“階梯式”實踐教學體系,并不斷優化。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 商貿專業群 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5(c)-0165-02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關注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已成為行業企業當前和未來工作的總體要求。同時,行業企業也希望引進復合型的人才。為了培養符合企業用人標準的人才,做到無縫對接,我校提出了借鑒專業群這一載體,重新設計并調整專業群視角下的實踐教學體系,增強學生的市場競爭力。
1 高職商貿專業群實踐教學現狀
我校為了適應無錫經濟的發展,先后開設了國際商務專業、商務英語專業、電子商務專業、商務管理專業等商貿類專業群的相關專業。這些專業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共享學校的商貿類教學資源,但在實踐教學體系的設置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原有專業群內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從自身出發,沒有站在專業群角度進行統籌規劃,導致很多實踐課程在內容上重合。
二是校內實訓教學條件的利用率不足。校內實訓多數是利用軟件或者一些簡單的項目的演練,實戰環境少,實體建設得不到重視,長此以往校內實訓基地的利用率就越來越低。
三是校外實訓基地深度不夠。雖然學校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外實訓環境,開展形式多樣的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等,但由于商貿類企業大多規模不大,業務又具有一定的機密性,學生的校外實訓也只能停留在低層次的技能操作上。
2 經濟新常態下高職商貿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思路
2.1 高職商貿專業群對應的崗位(群)及崗位(群)能力分析
無錫旅商高職商貿專業群是以無錫地方經濟為依據,順應經濟運行新特征、新規律、新要求,服務無錫,輻射全省而建成的。目前有電子商務、國際商務、商務英語和商務管理四個專業,其中電子商務專業為龍頭。經過調研分析,本專業群內各專業就業行業相近,主要面向電商企業、外貿公司、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的相關崗位培養人才,其主要崗位有貨代員、商務銷售代表、跨境電商專員、外貿業務員、商務助理、客戶服務人員、商務經紀代理、網絡營銷、網絡編輯等。這些崗位對人才的要求,既有專業特色,如溝通能力、協調能力是每個商貿類崗位都需要的能力,又有個性需求。各崗位的能力要求見表1。
2.2 商貿專業群模塊化“階梯式”實踐教學體系
無錫旅商高職商貿專業群在對群內各專業對應的崗位及各崗位對學生的能力要求分析的基礎上,依托政校企合作,整合群內現有的實踐教學資源,系統設計了無錫旅商高職商貿專業群人文素質能力——職業通用能力——職業專項能力——綜合能力的模塊化“階梯式”實踐教學體系,并不斷優化。具體實訓模塊見表2。
(1)人文素質能力模塊:人文素質能力即人的內在品質。學生作為一個社會人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質,如辦公軟件應用能力等。
(2)職業通用能力模塊:職業通用能力即專業群內各專業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從事專業群內相關崗位必須具備的一些通用能力模塊。這些模塊相對應的實訓項目是群內的必選項目。如溝通能力、英語應用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
(3)職業專項能力模塊:職業專項能力是群內各專業需要具備的某個特定的專項能力或者群內多個專業都應該具備的專項技能,這些模塊相對應的實訓項目是可供群內各專業根據自身需要選修的,提高了學生的崗位遷移能力,以期實現就業寬口徑發展。
(4)綜合能力模塊:綜合能力是高職學生最終需要具備的能力,在職業通用能力和職業專項能力模塊的基礎上,開展綜合能力模塊課程,并與頂崗實習等結合開展,使學生的職業通用能力和職業綜合能力融會貫通,并帶動一部分學生走上創業之路。
3 經濟新常態下高職商貿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實踐
3.1 實踐教學目標體系的構建
通過對無錫地區商貿類行業企業的調研,并對相應的職業崗位的分析,確定本專業群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以基本職業素質、崗位就業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培養為模塊,以職業證書取得為支撐”的實踐教學目標體系。具體如下。
人文素質技能目標如商貿專業群的學生書法、普通話、美文欣賞等應達到學校規定的等級或要求。
職業通用技能目標指達到專業相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通用的一般技能,包括基礎英語、營銷策劃、外貿業務流程等技能目標。如國際商務專業畢業生要取得單證員或者貨代員的證書,達到計算機取得ATA證書,英語達到公共英語四級、小鍵盤錄入達到學校制定的標準。
職業專項技能目標是學生在學習本專業通用技能的基礎上,選修相關專業的課程,獲得相應的技能目標。
綜合能力目標指學生在校內外參加各項活動,所獲得的交際技能、團隊協作技能、組織管理技能、創業技能達到的目標要求。
3.2 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
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是對實踐教學內容,包括實驗、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畢業設計、畢業實習等,也包括創業活動、社會調查學科競賽活動等,進行整體規劃、系統設計。為此,無錫旅商高職商貿專業群以職業能力的分析、分解為基礎,確定本專業群主要實踐環節,再根據各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將實踐內容體系構建為以下四個:
(1)基礎素質實訓。在高職1-2年級,通過企業認識性實習、辦公軟件應用等實訓,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如第1學年讓學生進入外貿企業、港口、海關、外貿運輸、電商企業等單位參觀、調查等的認知實習,使學生對商貿類企業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行業地位、發展方向及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等有初步感性認識。
(2)通用技能實訓。在高職2-3年級,通過在不同課程中的教學軟件、知識案例等訓練,強化技能的基礎性和通用性,注重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
(3)專項技能實訓。高職的第4年的實踐教學以拓展性的綜合技能訓練為主,包括校內實驗室的模擬操作仿真演練以及工學結合等。如我校國際商務班、商務英語班先后與世界五百強企業貝塔斯曼、聯想合作,從事蘋果、寶馬、滴滴的電話售后服務工作。
(4)綜合實戰。在高職第5年的實踐教學中,我們引企入校,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載體,著重實戰經驗的培養。在前面的模塊中,學生已具備了最基本的單項基礎技能和專業技能,因此在綜合技能模塊中主要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和技能綜合性的運用,并鼓勵學生進行主動探索的精神。如我校電子商務班的學生與無錫知名企業紅豆居家合作,以小組為單位,開設淘寶店鋪,分銷紅豆居家的相關產品
3.3 實踐教學管理體系的構建
我校依托由政校企多方組成的指導委員會,在專業群教學質量管理體系基礎上,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改革:一是實踐教學管理制度的建設。為了確保實踐教學規范有序,我校一方面制訂了各個實踐教學環節的教學標準,另一方面還制定了一系列的實踐教學管理文件,如《高職商貿專業群實踐教學管理辦法》《高職商貿專業群實踐教學人員聘任管理辦法》等,有效保障了實踐教學的效果。二是實踐教學管理手段的創新。我校一方面采用全過程管理指導整個實踐教學過程,另一方面,鼓勵全員參與實踐教學管理,努力提高實踐教學質量。三是實踐考核評價機制的健全。根據目標多元、方式多樣、強調過程的評價原則,形成了學生自評、教師評價、行業企業評價等多元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 楊艷玲.專業群視角下實踐教學體系的探索——以蘇職大國際商務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為例[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9).
[2] 劉芳.高職信息類專業群“實訓、實戰、實體”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5(11):37-40.
[3] 于娜.高等學校實踐全面質量管理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