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提樂
摘 要:在機電安裝工程施工中,加強之間管理和監理質量,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機電安裝質量,同時還能有效促進監理水平。但是當前由于安裝和管理人員缺乏施工安全意識,再加上安裝技術和水平有限,導致機電安裝工程存在較大問題,需要施工單位和監理部門強化施工和管理意識,有效促進建筑事業的發展和進步。本文主要研究機電安裝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管理和監理措施。
關鍵詞:機電安裝工程 施工 質量管理 質量監理
中圖分類號:TU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5(a)-0044-02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于機電工程的施工質量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因此,在對機電安裝工程的施工質量進行管理和監理的過程中,需要提升施工人員和監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采取科學的安裝技術和管理手段,有效提升工程施工的管理質量。在保證機電安裝工程有效應用的前提下,提升我國機電工程行業的發展質量。
1 機電安裝工程施工中質量管理和監理的原則分析
1.1 堅持過程控制的原則
在機電安裝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想要全面提升對施工質量的管理和監管水平,就應該對施工的全過程進行控制,從而有效預防各類施工隱患。首先應該從設備入手,在進廠之前就應該加強監管;在施工安裝過程中檢測保證安裝技術,并測試實際的檢驗結果;在竣工驗收階段對工程的各個部位進行質量驗收處理,每一個過程都要有嚴格的監管和管理流程,一旦發現質量不合格的情況,就需要及時返工維護,保證后續機電安裝工作的順利運行。
1.2 用數據說話的原則
對機電安裝工程進行監管,就應該對各項檢測和檢驗環節進行監督,并按照規定撰寫科學的檢測結果。這樣以數據來判斷機電安裝施工質量,防止了以往以監理人員經驗判斷的弊端,大大提升了機電安裝工程的管理質量。例如,水平度、彎曲度以及配裝縫隙都要在經過嚴格數據檢測的前提下進行設計。
1.3 全面質量監管的原則
監理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需要隨時督促承包單位強化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在制度建立上要保證監理制度的全面和規范;在工序流程上要保證工程在工期內完成,促進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的有效建設,從而滿足機電安裝工程的施工要求。只有從全面層面上加強監理,才能有效提高承包單位的主動性,從而加強監管質量。
1.4 把好質量關原則
監理人員需要堅持完善手段、強化驗收以及過程監管的有效原則,在質量上提升機電安裝工程施工的有效性。其中,要強化對分項目和承包單位施工的驗收工作,按照統一的工程驗收標準來嚴格要求具體的執行計劃。因此,一旦發現工程施工中存在質量不合格的情況要立即停止施工,防止出現返修和重建的情況。
2 機電安裝工程施工中質量管理和監管存在的問題
2.1 作業交叉進行
由于機電安裝工程難度系數較高,程序復雜,因此實際的施工環節需要多個承包單位共同監理。再加上當前我國能為機電安裝工程施工提供的場所有限,不同作業之間的距離相對較近,使得施工現場的管理程序相對混亂。各種電線交錯縱橫,使得整個施工現場存在較大風險。除此之外,由于施工現場的人數較多,每個成員需要用電的動機都不同,因此對于作業的要求也各有差異。一旦兩種技術交叉進行,很可能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為機電安裝工程的施工質量帶來影響[1]。
2.2 施工安裝人員的素質較低
由于我國機電安裝工程和相關技術較發達國家相比發展較晚,因此在施工現場施工的人員大多都是來自農村的勞動力,他們多數缺乏完備的安全素質和理念,技術水準也不過關,現場的用電安全和隱患意識也不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就為管理者加大了難度。除此之外,由于在機電安裝過程中,很多技術人員會按照自己的習慣較為隨意地直接操作機電設備,造成工程項目的篡改,嚴重的還可能發生重大的人員安全事故。
2.3 材料管理不當
機電安裝工程的周期性較長,施工環境也相對惡劣,再加上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疏忽,在造價過程中沒有做好嚴格的材料監管和成本控制工作,導致施工現場存在大量的電線浪費的情況,得不到合理的應用和管理。同時,由于施工人員技術能力有限,造成機電安裝材料的大量浪費,導致后期施工的成本不足。
2.4 缺乏有效的質量監管體系
現如今,所有的建筑施工工程都需要在安全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的監督下運行,機電安裝工程更是如此。但是很多管理者為了能夠及早提交工程,在實際的現場質量管理中沒有建立合理的管理體系,對人員、設備、材料的監管不到位,使得整個施工現場呈現出一種無序的狀態,嚴重影響工程的有效施工,阻礙社會的發展進程。
3 機電安裝工程施工中質量管理和監理的有效措施
3.1 有效提升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
首先是施工人員的安全操作意識。針對當前大多數機電安裝工程施工人員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問題,需要監理單位有效提升施工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定期進行安全教育的宣傳工作,將“責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等口號和標語張貼在施工現場中,讓施工人員一眼就能看到,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其安全責任意識。其次是有效促進監理人員安全意識的提升,認識到安全工作不到位可能會造成的重大隱患,從而促進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質量。
3.2 加強對機電安裝施工過程的監管
首先是對合同內容的控制。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以及其他部門在實際簽訂合同之前,應該保證合同條款的完整有效性,并在官方的認可下簽訂合同,做到一式兩份。其次,加強對現場材料和設備的監管,在采購材料時,應該盡量選擇一些質量好、信譽好的廠家供貨,并保持長期合作的關系;材料進程之前還要做好二次監管,防止現場出現任何劣質材料。對設備和大型器械要采取正當的操作方法,并定期做好保養和維護工作,提升設備的使用壽命,有效節約成本。最后是對施工環境的監管,監理人員要保證施工現場的干凈整潔,建筑垃圾和廢電線要及時清理,嚴格控制外來人員的進入[2]。
3.3 提升施工人員的技能水平
機電安裝工程的施工水平直接影響了質量監管的難度。因此在實際的質量管理和監管過程中,要求監理人員對施工人員的技術進行全流程監管。第一,有效提升施工人員的準入門檻,施工單位在引進施工人員之前,應該從多方面進行考察,盡量選擇一些高學歷和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第二,對施工人員進行定期的技能培訓和設備操作指導,使其掌握最先進的工藝設計理念和機電安裝技術,從而實現更高效的機電安裝流程。第三,有效提升施工人員的福利和待遇等,通過物質獎勵,充分調動施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促進機電安裝工程施工的效率。
3.4 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和監理制度
在對機電安裝工程施工質量進行管理和監理的過程中,要求監理人員要始終遵照國家的相關規范和標準等,根據行業發展的特性并抓住市場上關于機電工程需要的彈性等特點,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質量管理和監理制度。在制度中,應該明確各分項目的職責劃分,將施工環節分配到個人頭上,保證項目一旦出現問題能夠有據可依;確保施工人員的培訓和材料等管理制度,有效展開相關的管理工作;制度中還應該規定項目施工的周期、每項分工程的實際施工內容,一旦發現問題要立即停止施工,解決完之后才能進行后續的施工工作。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機電安裝工程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到位,技術水平不過關以及監理不及時等特點,為工程施工埋下巨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在實際的機電安裝工程施工中,監理單位應該有效提升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和監理制度,在促進人力和物力資源合理分配的情況下,有效提升質量管理和監理的水平。
參考文獻
[1] 楊偉濱.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施工中技術與質量管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2):148.
[2] 許勤寬,高莉平.機電安裝工程施工中的質量管理與監理[J].企業技術開發,2016,32(8):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