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原
摘 要:本文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及工作經驗總結,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同時總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要點,希望能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建設有所幫助。將不合格的材料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施工建設,一旦工程建成并且投入運營后,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便容易出現裂縫。
關鍵詞:水泥混凝土 路面 施工
中圖分類號:U416.2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b)-0069-02
1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問題
1.1 原材料質量控制問題
加強材料質量控制是施工單位的重要工作,但一些施工單位未能嚴格落實材料質量控制制度,忽視材料的驗收和檢測,將不合格的材料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施工建設。這樣一旦工程建成并且投入運營后,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便容易出現裂縫。還有一些施工單位對材料采購環節的質量控制不重視,忽視對供應商基本情況的調查,不注重對水泥、砂石、外加劑等原材料的檢測和驗收,影響材料質量提升,也會導致路面出現裂縫。
1.2 混凝土配合比問題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建設中,一些施工方不能正確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拌合前,多數人又不進行實驗,造成混凝土不能產生應有的強度要求和耐久性要求等性能。不同公路段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有不同的要求,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沒有按照混凝土強度等級進行配合比施工,從而不利于混凝土結構性能的發揮。
1.3 混凝土施工控制問題
由于條件限制,混凝土攪拌站所生產的混凝土不能及時運送到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抑或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受到劇烈顛簸,導致了進行施工時混凝土的離析。在施工中,施工人員缺乏施工技能培訓,在混凝土振搗時操作不規范,例如用搗棒拖動等,導致振搗不合格,還使得混凝土離析。這樣的施工工藝其實較為簡單,然而并沒有引起施工方的重視,導致后期路面有蜂窩麻面或者洞眼出現,影響了密實性和強度。
1.4 混凝土養護不足問題
在澆筑完混凝土12h以內,必須要及時對混凝土進行養護和遮蓋,并澆水保持混凝土的濕潤。通常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可能會因為用水缺乏或者離水源較遠問題,沒有進行混凝土的養護工作,澆筑后的道路封閉較短,使得混凝土路面產生較多裂紋,降低混凝土的強度。
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管理措施
2.1 原材料的選擇
施工方應該采購質量、信譽好、有出廠合格證的硅酸鹽水泥,其次還要檢查水泥是否受潮,并通過試驗后再選購。在石料選擇方面,由于碎石對混凝土具有骨架支撐功能,因此,要選配級好的粗集料碎石,即表面潔凈、堅硬的碎石。根據水泥混凝土路面等級,粗集料的抗凍(鹽)要求應與水泥混凝土路面等級相符,并且針對具體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段選擇人工配級,粒徑最厚為4/1到1/3板厚,其中必須對泥土雜質含量提出要求,不得多于3%。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設關系到民眾的利益,社會各方應該加強對材料采購行為的監督。混凝土拌合時,對用水需求提出要求,通常對地下水要進行檢測,水不能含有過量的鹽堿成分,以免影響混凝土的性能,最好使用飲用水。此外,可以添加一些外加劑,加固混凝土的凝固效果。
2.2 提前做配合比試驗,及時運送
事實上,先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試驗,按照水灰比計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能夠有效滿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強度要求和耐久性要求,并且,提前試驗還能有效減少材料浪費,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質量。根據施工要求,配合出用水量和粗骨料的規格。施工方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必須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試驗,只有做了試驗,經過配合比的調適,確定混凝土的水灰比、加入水泥的比例,才能保障混凝土的結構性能,為澆筑優良的公路起到保障。混凝土一般在攪拌站拌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混凝土采取強制攪拌機攪拌,攪拌速度快,一般為60~100s內,不可提前停止拌合,以防“夾生”混合料。混凝土中的水分過量,會產生坍塌現象,產生混凝土水分過量的原因可能有砂中水量增多,水灰比加水時沒有扣除砂中的水分,使得混凝土振搗泌水。所以,要檢查砂的潮濕度,適當調節用水量,確保砂、石、水泥的配合比正確,防止偷工減料少加水泥。拌勻后,要及時送往施工地點,運輸途中避免漏漿,為防止混凝土水分蒸發,一般夏季必須在40min內送達現場,冬季為90min內送達現場。
2.3 混凝土澆筑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各項準備工作準備好并清掃完畢后,支立模板,然后進行將混凝土鋪平模板內,開始振搗,并用振動器振實,最后進行抹平抹光,養護拆模,再切縫填料。注意,拔出振搗器要慢,避免空洞,不能觸碰模板;拆模必須在混凝土強度高于2.5MPa。抹平可用抹光器或者人工抹平,然后再鐵抹子抹光滑,當表面初凝時做最后抹面,消除裂紋。養護時間不低于12h,最好是7d,并在養護期間灑水保持混凝土濕潤,當達到強度后要嚴格進行切縫。最后是清掃縫,在溫度最低時灌料,確保縫面和路面平齊。
3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要點
3.1 模板支立要點
必須確保牢固支立模板,避免后期振搗時跑模、漏漿。模板厚度4~8cm范圍內,縱縫模板中,拉桿穿孔要對準孔眼位,而彎道與交叉口的模板厚度為1.5~3cm,或者用木質模板。根據測量放線安放好模板,檢測邊模高度,調整高度,并保持邊模和路面有相同的厚度。隨后在基礎打入鐵釬內側間距1.0~1.5m,外側為0.5~1.0m,鐵釬最高處要比模板頂高低。彎道與交叉口的剛釬增加密度,防止變形。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過程中會遇到模板與基層的空隙,此時需要鋪墊石子、木片,避免振搗下沉。混凝土澆筑時要對模板涂抹脫模劑,便于拆模。
3.2 澆筑施工要點
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是進行人工澆筑混凝土,首先清掃完灰土,灑水潤濕,檢查模板安裝正確與否,再人工鋪攤混凝土,必須用鐵鏟撒鋪,避免混凝土離析。若遇到離析,則鐵鏟拌勻,此時拌合不能加水。用方鏟鋪撒模板附近的混凝土,采取扣鏟的方法撒鋪插搗幾次,直到有漿水出來。松散的混凝土一般要比模板表面略高100%。
3.3 振搗要點
振搗有兩種工具,先用振搗棒有序均勻插點,間距500mm,插入時要快,拔出時要慢,不觸及接縫、邊摸、傳力桿。當表面有浮漿時停止插入,然后進行振動器振搗,發現低洼處,再補平混凝土,而不能砂漿補平。振動梁應來回2~3遍平移振平,防止出現空洞、凸起部位,并防止模板的變形、漏漿。
3.4 抹面拉毛、養生要點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初凝到終凝之間開始抹平施工,隨后鐵抹板托抹3次以上,不得將其他物質落入混凝土表面。抹完后10min開始順橫輕拉毛,深度2~3mm,間距1.5~2cm。也可以用切割機施工,切割效果比拉毛施工好。拉毛半小時后開始養生。一般采取覆蓋草簾、麻袋、薄膜后再灑水,時間為14d,以保持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濕潤。
3.5 接縫要點
接縫分為縱向和橫向兩個施工要點。縣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縫設置不低于5m,村級水泥混凝土路面不設置。具體是在攤鋪混凝土之前進行平縫拉桿,按照要求操作。橫向縮縫在混凝土硬結后,采取切割機切縫,具體在前文已經講述過切縫和灌縫,此處注意縫深過淺會造成裂縫。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技術相對成熟的前提下,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設中政府和企業要加強管理、嚴把材料進場關、強化各級施工人員質量意識、進一步做好后期養護,才能延長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壽命,保證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建設可以更好地服務民生、服務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 荊改鳳.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斷板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24):210-211.
[2] 張廣海,夏國權.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縫斷板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6,29(9):28.
[3] 馮翠芳.論如何提高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質量[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3):185.
[4] 莫才科.論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壞因素與質量控制[J].交通運輸研究,2013(2):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