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摘 要:我國早在2009年便已經成功啟動新一輪醫療體制改革,醫療衛生信息化也已經確定為改革的重要方向,由此加快了我國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且初步取得一定成就,同時也暴露出一定的問題,呈現出新的趨勢。醫療信息化作為一個較為系統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能依靠某一部門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結果。目前,醫療資源的分布有失平衡,大型醫療機構與城市醫療機構在各個方面都具有顯著優勢,但是機構規模較小和地區較偏遠的,很難留住人才,再加上資源的缺乏,致使醫療設備嚴重不足和醫療資源失衡。為此,必須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進行合理解決。
關鍵詞:醫療信息化 發展進程 角色分工
中圖分類號:R197.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b)-0123-02
1 醫療信息化發展的關鍵
醫療信息化的發展離不開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在其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處于引導與支配的地位,具體體現在:政府能夠引導和管理整個行業的發展,并投入大量的資金,致力于建設醫療信息化[1]。
政府是醫療信息化行業的管理與指導者,有助于建設良好的市場環境,以此來更好的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1)可持續發展基礎法規、制度、標準和規范的制定;(2)行業發展方向的規劃;(3)行業管理機構的組織,更好的管理監督各個從業部門的工作;(4)通過組織技術專家委員有助于明確行業技術未來的發展方向并指明新技術中的應用方向,針對技術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此可以更好的發展行業技術;(5)組織開發和推廣基礎產品。建議政府增加資金投入,開發開放源代碼,允許其他單位與個人進行完善,通過對產品的比較可以提供相應的服務和收取服務費用,這對于統一信息平臺和使用信息化產品至關重要[2]。
2 醫療信息化的角色分工
2.1 各級醫療服務機構
醫院在整個醫療信息行業中扮演著雙重角色,是信息系統的使用者和設計者。醫院主要負責制定信息系統業務流程和管理理念,IT企業只是在產品中加以表現;醫院信息系統通常所采用的產品來自于很多家,醫院整個系統的設計者與規劃者,關于IT企業的產品需要在醫院的指導下進行安裝與調試,同時還扮演系統集成商的角色;醫院需要在分析系統運行狀況的基礎上,根據需要進行不斷的升級和調整。
為此,信息系統的功能主要由醫院設計,自身任務很重。然而,醫院在這方面的能力嚴重不足 ,相應的會將這些工作轉交給IT企業,而這些工作IT企業也不是很擅長,相應的很難做出理想的效果。醫院只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將醫療信息化工作做好[3]。
2.2 IT企業
信息系統的產品主要是由IT企業生產的,而產品質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信息系統的質量和應用情況,其中軟件產品最為重要。為此促進醫療信息軟件企業的發展,就需要致力于醫療信息化發展。
但是,在發展醫療信息軟件企業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這樣或那樣的限制,具體如下:(1)國家政策、行業制度與標準;(2)軟件行業的發展規律,即前期需要很大的投入、開放時間很長,并且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版權和人才問題等;(3)醫療設備廠商的限制。在信息系統中采集各種醫療設備信息是醫療信息化的重要內容,這些信息的公開程度和標準化將會對設計信息軟件系統產生直接影響[4]。
IT企業是商業企業,一般會受到各種條件的影響,為確保企業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便需要確保企業能夠正常贏利[5]。為更好的發展醫療信息化軟件,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的發展模式,如企業的理念可以從之前的產品提供商向服務提供商轉變,對于醫療服務機構而言,其需要產品,更需要完整的服務。通過提供優質的服務,可以避免產品惡性競爭,如此一來用戶的多樣化需求都能夠獲得有效的滿足,且能夠提供長期的市場需求。
在建設平臺的過程,可以采用開放源代碼模式,如國外的Linux發展、國內的“軍衛一號”等。國家組織建設一個基礎平臺,并可以提供一個免費的公共社會組織,在該平臺上任何公司與個人都可以將多樣化的服務提供給廣大客戶,也有利于國家統一規范與標準。
2.3 醫療設備廠商
一般情況下,都比較重視醫療設備在醫院中的應用,信息化參與程度不高,但是設備廠商會極大的影響醫療信息化[6]。現代醫學越來越依賴醫療設備,為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規范醫療信息化,科學的指導設備廠商的行為,這對于實現醫療信息化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2.4 教育科研培訓機構
在醫療信息化過程中各個領域普遍存在人才短缺的問題,如政府、醫院、企業。為此 ,需要加強與大專院校之間的合作,致力于在校學生的培養,并且給在職人員提供更多進修學習的機會。另外,與研究所和大專院校一起強化相關課題的研究。
2.5 政府管理部門
在醫療信息化中,政府管理部門主要扮演著兩個重要的角色,即使用者和設計管理者。其一:設計者的身份主要體現在:管理公共衛生服務部門和實現信息化的建設。其二,設計管理者:通過制定相應標準和規范,保證信息系統設計能夠充分反映國家在醫療衛生管理方面的制度和政策;打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促進醫療信息化產業的健康發展。在制定標準化工作時需要對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考慮,如專家商量結果和行業參與者意見。在建設市場環境時,利用國家投資政府可以實現對社會力量的引導,提高對整個產業發展的重視程度,做好管理與引導工作。
專業咨詢服務機構在國內仍然比較欠缺[7]。相比較于國外醫院在建設信息系統時軟件和硬件所占的比例,國內用于硬件的投資大約控制在80%~90%。為此,政府可以參考國外經驗,對咨詢機構進行適當的引導與組織,以此更好的進行信息化建設。
3 結語
綜上所述,醫療信息化在我國醫院醫療服務中的應用歷史大約有30年,新醫改是醫療信息化的重要支柱,其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諸多的問題,如系統不能更好的滿足臨床的需求,存在嚴重的信息安全隱患。基于此,需要組織專家研究,并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醫療信息化標準體系與法規體系的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設資金的投入、數據流程的優化等。本文在介紹醫療信息化發展關鍵的基礎上,從五個方面詳細探究了醫療信息化的角色分工。
參考文獻
[1] 趙威.醫療信息化建設與發展初探[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23):1-2.
[2] 楊琳.我國醫療信息化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6,28(14):51,72.
[3] 鄭聰.醫療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與應用[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6(2):222.
[4] 付智勇,郭文娟.基于醫療信息化發展需求下“IT+醫學”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J].亞太教育,2015(16):261.
[5] 趙松松.醫院建設發展中對醫療信息化集成平臺的應用[J].信息通信,2015(4):180.
[6] 呂峰,賈婧鎣,李麗嬌,等.基于醫療信息化方向的醫學院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7,4(16):7-8.
[7] 李軒.醫療體制改革背景下醫療衛生信息化的應用與發展[J].信息通信,2015(4):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