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澤丹
摘 要:在日常工作中,計量標準負責人由于對JJF1033-2016《計量標準考核規范》理解的不同,計量標準文件集內存放的文件五花八門,很多文件集需要的內容沒有存放,有時多了不必要的。因此本文介紹計量標準文件集管理方法,并就《計量標準考核規范》2008版本和2016版本對計量標準文件集制定、管理、使用等有變化的情況做了相應的說明。
關鍵詞:計量標準 文件集 考核規范
中圖分類號:F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4(b)-0129-02
計量標準的考核要求包括計量標準器及配套設備、計量標準的主要計量特性、環境條件及設施、人員、文件集及計量標準測量能力的確認等6個方面。可以看出計量標準文件集在計量標準考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包括《計量標準考核申請書》、《計量標準技術報告》等18方面的文件。但在日常工作中,計量標準負責人由于對考核規范理解的不同,計量標準文件集內存放的文件五花八門,很多文件集需要的內容沒有放,不需要的放了很多。為此,本人結合新出版的JJF1033-2016《計量標準考核規范》要求,對計量標準文件集管理提出幾點參考意見,并就其中幾項與JJF1033-2008相比,變化比較大的文件做解釋說明。
1 計量標準文件集管理
所謂計量標準的文件集是指關于計量標準的選擇、批準、使用和維護等方面的集合。JJF1033-2016《計量標準考核規范》對文件集的管理要求每項計量標準應當建立一個文件集,文件集目錄中應當注明各種文件的保存地點、方式和保存期限。為此,本人設計了文件集目錄格式供參考,見表1。由于實際情況不同,機構也可在滿足《計量標準考核規范》以及《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考核規范》的要求下,結合機構管理體系做相應調整。
保存地點確定主要基于管理和使用方便的角度出發。大部分的計量標準的紙質文件數量不多,如《計量標準考核證書》等,盡量都保存在文件集中。可以選擇內有20~40張左右的插頁資料冊,按照文件集目錄次序放置,存儲和瀏覽都方便。計量檢定規程、計量標準操作程序和說明書等由于在實際檢定工作時經常要用到,建議存放地點為實驗室。計量標準器的溯源證書數量較多,并且一般由機構的設備管理員統一管理,建議放入專門的設備檔案中。實驗室管理制度機構會根據情況公示或統一保管,沒有必要在每個計量標準中都體現。
保存方式確定主要根據機構的管理方式決定。文件集可以承載在各種載體上,如硬的拷貝或電子媒體。文件集可以是數字的、模擬的、照相的或紙質的形式。現在很多機構對外來文件在保留紙質的基礎上都增加了電子媒體的管理方式,條件好的機構甚至直接上傳到單位內部辦公網絡系統中,根據個人不同權限查閱。所以機構在選擇保存方式上可以紙質或者電子,條件許可的機構可以選擇兩者兼具。
保存周期確定主要考慮與計量標準考核證書周期一致。根據《計量標準考核規范》要求,在計量標準復審時需遞交的資料基本在文件集中。復審結束后,把復審通過的資料放到文件集中,上一個計量標準周期的資料可以清理掉。其中如計量標準履歷書是整個計量標準存續期間的檔案資料,計量標準的變動需通過它來體現,需長期保存。如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計量檢定規程或計量技術規范等在沒有更新的情況下都需要長期保存。文件保存期限基本默認前提是真實、正確和有效。
2 計量標準文件集中相關內容說明
針對JJF1033-2008和JJF1033-2016在涉及文件集中文件制定、管理、使用等有變化的情況做相應說明。
(1)《計量標準考核(復查)申請書》、《計量標準技術報告》。前者在JJF1033-2008的5.1.2條款要求新建和復查計量標準時提交原件和電子版各一份,因此在5.4計量標準的考核審批中未提及《計量標準考核(復查)申請書》等返還問題。在JJF1033-2016的5.1.2申請資料的提交條款要求新建和復查計量標準時提交原件一式兩份和電子版一份,因此在5.4計量標準的考核審批中提及對于考核合格的建標單位下達準予行政許可決定書,頒發《計量標準考核證書》、《計量標準考核(復查)申請書》和《計量標準技術報告》各一份,以上返還的文件可以保存在文件集中。
(2)《檢定或校準結果的重復性試驗記錄》。該文件在JJF1033-2008中稱為《計量標準的重復性試驗記錄》。新版規范與2008規范相比較,用“檢定或校準結果的重復性”代替了原規范“計量標準的重復性”,進一步明確了檢定或校準結果的重復性試驗方法和判定要求,名字及實質都有了變化。
(3)《計量標準的穩定性考核記錄》。對計量標準穩定性考核進行了修訂。將計量標準的穩定性考核方法歸納為5種不同的方法,如采用核查標準進行考核;采用高等級的計量標準進行考核;采用控制圖法進行考核;采用計量檢定規程或計量技術規范規定的方法進行考核;采用計量標準器的穩定性考核結果進行考核,細化不同情況下計量標準的穩定性考核方法和判定要求,使穩定性考核更有針對性、可操作性。
(4)檢定或校準人員能力證明原始記錄。2016年6月8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決定》取消了計量檢定員資格許可,與注冊計量師合并實施。按照現行政策,機構可以證明檢定或校準人員能力的證明可以是相關項目的檢定員證、注冊計量師注冊證或相關部門頒發的“計量專業項目考核合格證明”。
(5)可以證明計量標準具有相應測量能力的其他技術資料。與JJF1033-2008相比,JJF1033-2016對于該項做了進一步明確。如:檢定或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報告、計量比對報告、研制或改造計量標準的技術鑒定或驗收資料等。其中計量比對報告是比較重要但又容易忽視的內容,由于《計量標準技術報告》第十部分有檢定或校準結果的驗證要求,比對報告可以作為該驗證的資料支撐。如果計量標準未有實質性變動,比對報告可以長期使用。
3 結語
《計量標準考核規范》自發行2016版本以來,計量標準文件集管理方式及內容都有了變化。對計量標準文件集的管理適時調整、加強規范是計量標準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丁躍清,鄧媛芳.計量標準考核規范[M].北京:中國質檢出版社,2016.
[2] 任雪峰.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計量標準考核[J].科學技術創新,2011(21):80.
[3] 陳俊.對計量標準考核要求的理解與執行[J].計量與測試技術2010,37(8):79-81.
[4] 李曉燕.不同培養基對朱頂紅愈傷組織誘導影響的研究[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5(5):45-47.
[5] 宮風順.淺談壓力計量標準考核中技術資料的編寫和整改[J].計測技術,2009(b9):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