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會 張曉菲 姜洋 鄭春丹 徐雪婕
摘 要:英語語法是學生英語表達的基礎,對學生的英語水平影響很大,然而傳統的大學英語語法教學開展效果并不盡如人意。目前,移動端廣泛地應用于年輕人的日常生活中,極受年輕人的歡迎。移動端在改善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現狀方面也極具優勢,基于移動端的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模式能夠彌補大學英語教學時長的不足,改變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提高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效率,更好地實現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移動端 大學英語語法教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6(a)-0197-02
英語語法是語句表意準確的關鍵技能,能夠體現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然而,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時長持續縮減,英語語法教學的教學時長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如何將教學從課堂延伸課外成為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急待解決的問題。近年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十分迅速,廣泛應用于人們的生活當中。在校大學生愿意接受新事物,接受移動互聯網的速度特別快,通過移動端接觸和了解到很多新事物,也樂于接受融入移動端的教學模式[1]。移動端靈活度高、操作便捷、成本低廉,對傳統的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影響很大[2]。
1 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現狀
英語語法關乎到學生能否準確地理解和使用英語,大學生對于語法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但語法教學不盡如人意。就學生而言,大學生在英語語法方面的學習動力明顯不足。首先,學生對于自身英語語法水平已經形成了較為固定的認知,有些學生認為自身英語語法基礎薄弱,對提高自身語法水平信心不足,有的干脆直接放棄,少數學生認為自身英語語法基礎扎實,無需進一步提高,這使很多學生對于語法根本沒有學習的意愿。其次,學生在英語語法方面的基礎差異性較大,對于語法教學的要求各不相同。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要精力必須放在大部分學生身上,語法基礎扎實的學生可能覺得部分內容太過簡單,語法基礎薄弱的學生可能覺得聽不懂,原本淡漠的學習意愿很容易就消失了。此外,沒有了高考的壓力,一些學生直接放棄了英語學習。就教學方法而言,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語法教學的方法過于單一。首先,語法教學不能在整體教學中占據過大的比例,在語法教學中教師只能聚焦于核心問題,對于語法教學進行宏觀掌控,難以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其次,語法知識的體系性比較強,教師講授結合語法練習的傳統方法應用較多,但這種方法的弊端在于互動只有討論和提問環節才有互動,很多學生認為講解單調呆板,無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此外,語法教學中引入國外文化和學生專業相關英語的機會較少,相較于其它教學環節而言,語法教學顯得不夠生動,學生感到趣味性不強。
2 移動端在大學英語語法教學中的優勢
移動端指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為主的、通過連接無線網絡使用的移動通信設備[3]。移動端的運用能夠使學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進行正式或非正式的學習。移動端在大學英語語法教學中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2.1 移動端為優質英語語法學習資源的獲取提供了便利
基于移動端的學習資源越來越多,如微信、QQ群、手機短信等推送的文本類或圖片類的學習資源、生動形象的音頻和視頻學習資源、能夠通過移動端學習的微課等網絡課程資源。移動端為學生接觸到豐富的移動學習資源提供了便利條件。但是,網絡資源良莠不齊,劣質資源會學生的語法學習帶來阻礙。教師則可以篩選出優質資源,通過移動端推送給學生,節省學生的時間和精力。
2.2 移動端有效地擴充英語語法教學時間和容量
大學英語課堂容量大,要兼顧學生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培養,大學英語語法所占的教學時間比例不高。通過移動端,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英語語法規則、語法練習等,指導學生課前學習、課后復習,為學生答疑解惑,彌補課堂教學時間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擴充教學容量。
2.3 移動端的運用能夠實現英語語法教學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的目標
通過移動端的學習資源可供學生隨時隨地使用,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資源,也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所進益。
3 基于移動端的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模式
3.1 教學前充分利用數字化資源
教師課前通過移動端的軟件向學生發送教學相關內容概要、微課視頻、任務清單以及優質網絡共享課程的鏈接。教學內容概要能夠使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宏觀的了解,掌握所學語法知識的框架結構;微課視頻應該按主分鐘;任務清單應該劃分難度等級,對于英語語法基礎不同的學生布置的任務應該有所不同,同時要督促學生及時完成相關任務;向學生推送網絡共享課程的鏈接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可以讓學生自愿學習,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但要注意的是,推薦的網絡共享課程應該是經過篩選的優質課程。
3.2 教學中合理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當中,學生對于相關語法知識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認知。傳統的講授式教學已無用武之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會起到更好的效果。翻轉課堂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首先,通過互動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困惑并進行有效的指導,然后,指導學生分組交流并以小組為單位對課前預留的任務進行闡述和討論,最后,對于學生理解仍有偏差的地方進行修正。通過這些環節學生課前學習到的語法知識得到了內化。
3.3 教學后及時進行教學反饋
教學反饋應該及時進行,課堂時間不足、反饋形式單一,教師可依托移動端中的QQ群、微信群等社交軟件向學生布置和收集作業。 對于共性問題,教師可集中解答,對于個別學生的問題,教師可單獨解答。此外,教師還可以在群組中發起討論,深化學生對語法知識的掌握。
4 結語
教育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人才,高等教育與社會需求更是有著直接的關聯,必須適應時代的發展。通過移動端輔助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模式既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又深受學生的歡迎,解決了大學英語語法教學時長受限、呆板枯燥、不能凸顯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等弊端,是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如何逐步推動這種教學模式的發展將是教師們持續探索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覃金春,羅小龍.基于移動端的大學英語口語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J].科技視界,2017(13):69.
[2] 劉巍,徐鑫.淺談移動學習[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7(3):104-105.
[3] 葉成林,徐福蔭,許駿馬.移動學習研究綜述[J].電化教育研究,2004(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