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娜
摘 要:隨著現代文明的進步以及社會的發展,人們余暇時間的增多,休閑體育作為健身和休閑娛樂的運動方式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對大學生的休閑體育加強宣傳力度、加強學校體育文化建設、加大學校體育設施與環境建設投入力度、深化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提高體育的休閑化水平,最后應加強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提高學生余暇時間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關鍵詞:大學學生 休閑體育 參與狀況 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6(a)-0241-02
休閑體育作為增強體質和休閑娛樂的重要手段,在人們的余暇時間內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大學生是學校體育文化以及休閑體育活動參與的主體,培養大學生在余暇時間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意識,對大學生鍛煉習慣的養成和運動能力的提高,以及對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大學生具有較高的知識文化水平,具有較好的創新能力,作為休閑體育參與的主體,代表著休閑體育發展的方向。大學生積極的參加休閑體育活動,是擁有健康體質的重要保證,而且經常參加休閑體育活動可以培養學生休閑體育鍛煉的習慣,養成良好的鍛煉意識,營造良好的校園休閑體育文化氛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1 結果與分析
1.1 休閑體育的概念的界定
1.1.1 概念
休閑體育是由leisure sports翻譯而來,因此人們的解釋不同,產生了相關的詞匯,如“娛樂體育、休閑運動、閑暇體育”等。休閑體育是指人們在閑暇的時間里,積極、自愿參加體育鍛煉,愉悅身心,完善自我,提高生活質量,使人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精神上和身體上的放松,具有游戲性、娛樂性、健身性等特點,是現代社會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1.1.2 特點
休閑體育具有游戲性、娛樂性、運動參與性以及健身性等特點。休閑體育是身體活動與精神活動的統一,是智力與體力的統一,不受項目的限制,具有一定靈活性,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一切從實際出發,讓人們在休閑體育活動中獲得快樂,但休閑體育以閑暇時間為前提。
1.2 大學生余暇時間的分析
大學校園里有大約60%的學生有兩小時以上的余暇時間,只有少數的大學生每天的余暇時間不到一小時,男女生每天的余暇時間,經調查發現無明顯差異,大學生有充足的余暇時間,為大學生參加休閑體育活動提供了必要的時間基礎。
1.3 休閑體育活動的參與
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有半數以上的人認為參與休閑體育活動是有必要的,這表明,大學生對參與休閑體育活動具有一定的意識,男生對休閑體育參與的積極性較高,女生對休閑體育活動的參與積極性較低,但男女生都有休閑體育活動參與的意識,只是女生的行動性較差。
1.4 休閑體育活動項目的選擇
男生較為喜歡的運動項目主要是籃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排球,女生所喜歡的運動項目主要是慢跑、健身操、乒乓球、羽毛球。由于男女性別差異,女生容易選擇運動強度較小,對抗性較小的體育運動項目,主要以健身和娛樂為主;而男生比較喜歡攻防對抗較為激烈的休閑體育運動項目,如籃球,一方面受大眾影響,籃球在我國的廣泛開展,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的籃球場地較多,為學生的參與提供場地基礎;另一方面,由于男生更爭強好勝,男生相比于女生更喜歡攻防對抗稍激烈的休閑體育項目。
2 結論與建議
2.1 結論
⑴大多數學生都有較為充足的余暇時間參加各項休閑活動,但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時間較少,男生相比于女生沒,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時間較多。
⑵男生主要喜歡球類等攻防對抗較為激勵,競爭性較強的運動項目,女生比較喜歡慢跑和有氧操類以及舞蹈類休閑體育活動項目。
⑶男生和女生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動機有所區別,男生主要以強身健體、增強體質、休閑娛樂為主,而女生主要以減肥塑形為主。
⑷大學生參與休閑體育項目主要是與同伴一起進行集體的休閑體育活動,學生喜歡熱鬧的氛圍,結伴而行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運動積極性,比如球類運動項目必須集體進行。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可供學生進行休閑體育活動的體育場地設施較多,為學生的體育活動提供了物質基礎。男生的參與休閑體育運動的時間頻率比女生要多,男生更喜歡休閑體育活動,對休閑體育活動的參與性較高。
2.2 建議
⑴加大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宣傳力度,通過一系列體育文化講座,以及公體課中體育教師的宣傳,加強學生對休閑體育活動的重視度。此外,學校應加大對體育設施和環境建設的投資力度,開設學生比較感興趣的運動項目,針對學生的需要,開設相關課程,為學生的休閑體育活動提供良好的基礎。
⑵加強校園的體育文化建設,為大學生休閑體育活動的參與營造氛圍。學校的體育課不僅要有技術學習,還應增加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讓學生不僅學習體育技能,還要讓學生學習體育理論,裁判法以及競賽規則,讓學生學會某項運動技能,提高戰術能力,讓學生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感受到運動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休閑體育運動帶給自身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興趣。組織豐富多彩的課余體育活動、各類體育比賽、體育俱樂部等,促進休閑體育的健康發展。
⑶加強對學生的休閑體育教育,宣傳休閑體育活動的重要性,深化體育教學改革,提高體育的休閑化水平。在體育教學中,應增加休閑娛樂的成分,學生處于主導地位,結合游戲教學,教學內容要新穎,調動和激發學生休閑體育參與的積極性。將公共體育課與休閑體育相結合,加大對休閑體育的重視力度。
⑷體育教師應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專項素質。學校應定期對體育教師進行休閑體育的培訓,體育教師應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體育教師自身應加強體育專業知識學習,緊跟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發展、完善自身,同時學校應為體育教師創造休閑體育文化教學氛圍,提供相應的場地器材設施,建立激勵機制,充分調動體育教師的積極性,為學生休閑體育活動的參與提供一定的師資。
參考文獻
[1] 劉一民.余暇體育——一種文明!健康!科學的閑暇生活方式[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6(3):576.
[2] 周兵.休閑體育[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 田慧,周紅.休閑體育在中國的發展趨勢[J].體育科學,2006,26(4):67-70.
[4] 吳玉華,劉霞.試論高等學校大學生休閑體育[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6(3):110-112.
[5] 李相如,吳建美.北京市農民工參與休閑體育的現狀調查與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9(1):133-138.
[6] 鄭向敏,宋偉.運動休閑的概念闡釋與理解[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315-317.
[7] 劉小平.當代大學生體育消費行為健康干預有效性的評價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3(1):96-97.
[8] 譚小翠.對影響大學生體育選項課因素的調查與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7):959-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