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淼
摘 要:教育已進入了巨大變革時代,教師作為教育改革的主體之一,應該如何應對翻轉課堂所帶來的沖擊,提升自己的職業幸福感?主動出擊,迎難而上,積極參與并主動投入到這場改革中。認為大數據時代生存的法器就是變革,提升自己的職業幸福感。
關鍵詞:翻轉課堂;職業幸福;措施
一、大數據下的教學特點
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課前利用網絡課件自主學習,接受知識的傳授,課堂中教師因材施教或開展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和運用在課前學到的新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實現知識的內化,真正實現先學后教、自主學習的理念。
二、應對措施
1.革新思維觀念,做教學改革的領頭羊
小學教師要革新思維觀念,重新審視自我、完善自我,做教學改革的領頭羊,提升自己的職業幸福感。思維觀念應發生如下轉變:一是要明確教師角色的變化,不再是課堂的“主演”,而要成為學習資源的設計者和開發者,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學效果的檢測者與評價者。這也就意味著教師的觀念要從課堂上“高大上的圣人”變為“低姿態的服務員”。二要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從“重分數”、為分數而教的應試教育轉化為為發展而教,重視學生良好品格和習慣的養成以及能力的全面提升,追求學生綜合發展、個性發展的素質教育。三要重塑學生觀。學生不再是傳統課堂中被動的客體、知識的容器,教師要將學生視為積極學習的主體和知識的探究者。
2.深諳信息技術,做翻轉課堂的先行者
在翻轉課堂模式中,學生需要借助移動終端和互聯網進行自主學習,因而客觀上要求教師深諳信息技術。只有深諳信息技術,才能嫻熟地應用計算機、平板電腦和手機等移動終端,更好地為課程研發制作服務。首先,信息的檢索和篩選能力是基礎。只有具備強大的信息檢索和篩選能力,才能在信息的海洋中為學生更好地導航。其次,具備教學微視頻制作的技能。教師能根據小學思想學科知識的特點和班級學情,設計出知識最佳的呈現方式,制作出學生愿意看,也看得懂的教學微視頻。再次,能熟練應用翻轉課堂中追蹤學生課前觀看微視頻、作業進階情況的軟件分析系統,懂得如何通過網絡平臺如博客、論壇、微博等和即時通信平臺如微信等與學生互動。最后,具備多媒體教學技能,能夠熟練掌握電子白板、投影儀、展示臺、廣播等教學設備。以上幾點信息技術的養成,使教師的綜合素質得到提升,為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及翻轉課堂的實施提供了重要保障,提升了自己的職業幸福感。
3.扎實專業知識,做有效教學的設計師
實驗“翻轉課堂”的關鍵,在于找到一個好抓手。而設計好“學習任務單”,就是破解“翻轉課堂”難題的好抓手。所謂“學習任務單”,是教師設計的幫助學生在課前明確自主學習的內容、目標和方法,并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以表單為呈現方式的學習路徑文件包。學習任務單的設計應包含學習指南、學習任務、問題設計、建構性學習資源、學習測試、學習檔案和學習反思等項內容。這些都需要教師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專業知識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石,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小學教師應具備系統、扎實的小學教學專業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與時俱進地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增強課標意識,轉變課程觀、教材觀,研讀教材、鉆研教法,提高教學基本技能,尤其是提高反思能力、課程能力和科研能力,以此來適應翻轉課堂實施的要求,做有效教學的設計師,提升了自己的職業幸福感。
4.融洽師生關系,做互動課堂的推動者
好的教學本質上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在互動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而要建立一個良性的互動課堂,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重要的推手。熱愛學生則是促成師生關系和諧的良方。愛是教育學生的前提,正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所以,小學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建立和諧師生關系:一是尊重每一個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權利、興趣、愛好。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而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學生,才能真正關心呵護學生,在尊重學生的過程中,發展并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二是相信每一個學生。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是好的,也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有所作為的人。只有信任學生,教師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也只有在雙方相信信任的前提下,和諧的師生關系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三是贊賞每一個學生。俗話說,好學生是夸出來的。贊美是師愛的表現,是對學生積極的肯定。小學教師要學會及時、準確地贊賞學生,要抓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不吝嗇自己的贊美語言,實事求是地讓學生感受到你的真誠。只有在這樣和諧的氛圍中,才能在師生情感和智慧的相互碰撞中尋找到教與學的最佳結合點,找到“推動學生成為風景,教師成為背景”的最佳方法,從而實現真正的幸福。
作為一線教師,教師的職業發展程度關系到每個教師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在大數據時代的今天,教師只有積極主動地適應翻轉課堂這一新的教學模式,順應新課程改革的潮流,才能在機遇中應對挑戰,在挑戰中打開職業發展的新局面,開辟出一片新天地。總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于天貞.從“主演”到“導演”:基礎教育翻轉課堂中教師角色轉換及其路徑[J].上海教育科研,2014(5).
[2]王慧君,孫錦.翻轉課堂視域下的教師角色定位[J].數字教育,2017(4).
[3]朱瓊莉.翻轉課堂視域下的外語教師職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教育與職業,2015(10).
[4]李智.建構主義視域下的“翻轉課堂”教師角色探析[J].教育與管理,2015(9).
[5]黃金煜,鄭友訓.“翻轉課堂”與教師角色轉型[J].上海教育科研,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