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蓉貞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改由點到面展開,新的教學理念正逐漸滲透到歷史教學中,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都有新的變化。這就要求我們歷史教師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以適應這種新的變化,新課改之下的歷史教學,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教學設計靈活,教學形式多樣,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通過課堂教學中的師生合作、交流、碰撞,達到課堂效率的最大化。歷史學科,學生戲稱為“副科”,學不學都沒用,中考開卷,記不記都行。沒有興趣,難于保證教學質量。本文從學習歷史的過程是對歷史的體驗和探究。只有通過探究,才能把陌生的遙遠的歷史變為熟悉的,可以與之交流的對象,才能在頭腦中形歷史表象,從從培養學生趣味、興趣、樂趣、三個方面,闡述了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關鍵詞:歷史情趣;歷史興趣;體驗樂趣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5-0154-01
1.趣味教學
新課改之下的歷史教學,授課中不時出現趣味性的提問,能夠打開學生的心扉,將使教學之間、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處于一種和諧的信息交流之中。如講《美國的建立》時,可引用魯迅《故鄉》中的一段話“然而圓規不平,顯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國人不知道拿破侖,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似的……”然后提問:為什么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就應該遭到嗤笑?問題一出很快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一個個積極思考、踴躍回答。需要教師抓住每一本教材的“靈魂”,每一節課的“靈魂”。為了激發學生學歷史的情趣,教學語言要適當加工,使其生活化,趣味化。以通俗形象的語言誘發學生的想象力,使抽象的歷史事件鮮活起來,使人物形象更為豐滿,從而給學生以深刻的印象,激發學生對這一課的學習情趣。
2.提高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歷史教學中,學生只有對歷史學科產生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學習,學習的效果才會提高所謂“邁入歷史”就是“步入歷史角色”,提高學生參與程度。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能否成功,使學生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學習產生興趣,導入新課是關鍵之一,好的導入不一定是開門見山,關鍵是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進一步學習的興趣。一下子就把學生的注意力給吸引過來。要創設特定的課堂氛圍,再現歷史情境。教學中我經常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表演歷史小話劇,使學生深入歷史情境,通過角色轉換,培養其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例如在學習《紅軍不怕遠征難》一課時,我們組織學生表演話劇《草地親情》,班長演老炊事員,面對扮演傷員的同學大喊:“我是炊事員,聽我的,你們先吃……”學生如身臨其境,深受感動,有效的達成了教學目標,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3.體驗樂趣
教師如同蹲在一面鏡子前,在他身后有無數雙眼睛認真注視著他。利用學生本身具有的模仿天性,通過適時角色換位,讓學生走上講臺,過把“教師癮”,一方面能從學生這面鏡子中捕捉到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以利于更準確的把握實際,更有效地選擇教學策略,完善教學過程;另一方面還能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和組織能力,提高同學們的課堂參與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生本課堂就是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喚起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能動性,讓他們在課堂探究提問、獨立思考、質疑問難。相互合作、相互討論、共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中成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體驗成功中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心理學家蓋茲說過:“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強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更能引發學生的求知欲。”在教學實踐中,我給每個學生提供成功的機會,對學生發現的問題(質疑問難)給予表揚和肯定,并引導他們自己解決,把成功交給學生。例如在學習《鴉片戰爭》一課,考查《南京條約》的內容時,學生答不好。我給學生機會,讓大家討論,尋找記憶方法。學生提出了“檢索記憶方法”:即把“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簡記為“廣、廈、福、寧、上”五個字。學習《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一課時,學生把最早加入蘇聯的“俄羅斯聯邦、外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四個加盟國,采用“諧音記憶法”記為“白鵝的外邊有黑鵝”。我及時對學生這些好方法給予肯定和激勵。學生也邊學習邊露出了濃濃的笑意。
4.結束語
歷史活動中,提高同學們的課堂參與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每一個善于展示自我的學生,或能參與的學生,不管結果如何,我都要從他們閃光的地方加以表揚,不足之處提出友善的建議。這樣長此以往,學生學習歷史處處有自信、處處有喜悅,體驗到學習歷史的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堅持培養學生的興趣,讓歷史課堂不斷響起笑聲,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學。作為一名農村歷史教師,應鎖定心猿意馬,皈依農村教育,報著對社會、民族、對學生的終生發展高度負責的精神,想方設法提高教學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快樂歷史》潛意識實驗室,2001.
[2] 《學生是如何學習的》,2012.
[3] 張榮鎖.《如何高效學生歷史》,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