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8)25-0229-01
首先語文是門與實際生活聯系極為緊密的學科,它具有很強的社會實踐性,語文教育對于社會的及個人成長都是至關重要的,我現在以小學語文教學為切入點,結合教學中存在的具體理由,以研究信息化環境研究性學習學生情感教學能力提升的策略為主線,目的是為了探討在信息化環境下,采用研究性學習與情感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研究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情景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情感。傳統語文教學只是單純的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課堂上聽,本身就有很大的抽象性,對學生的想象能力及文字思維能力是很大的考驗,因此傳統教學方式往往造成課堂氣氛壓抑,學生思維不活躍,整個教學過程顯得特別枯燥。而情境教學法能夠事先為學生創設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情境教學就是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情境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環境,培養學生對于生活的認識和感知能力。一些切合實際的情景教學會更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過程。語文課堂中,由于語文知識本身所具備的性質約束性,經常會對課堂教學氛圍產生一定影響,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在教師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師生關系進行合理調節,在教學中融入適當幽默感,就能有效帶動課堂學習氛圍。
師生教學互動。初中語文教學過程,是教師帶動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在課堂中保證師生間良好互動,不僅能夠推動學生對語文知識深化掌握,還能保證在知識基礎上進行有效擴展。教師在對語文知識進行講解過程中,通過與同學進行理由討論或辯論,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積極性,在學生集體討論過程中,教師也加入進來,這就更加推動學生對知識探究。良好師生互動,保證了課堂在歡愉中取得理想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情感融入情感作為連接人與人之間紐帶,在對知識教授過程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施教過程中,適當情感表達能夠在課堂上促使學生產生共鳴,進而有力帶動學生進行知識探索學習。教育過程教師情感流露,不僅能夠推動課堂氛圍營造,也能夠有力推動學生跟隨教師指引進行學習。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新課標課程改革理念要求轉變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工作,語文教學也是如此。這就要求在語文教學中要賦予學生足夠的深思空間和自由發揮空間。在情境教學中要注意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要保證學生整個過程都處于教師設定的情境中,這樣有助于學生的思維始終跟隨著語文教學內容根據自己所處的具體情境就能夠本能的將想法通過文字表達出來。比如在應用文體的寫作教學中,講授報告或者是求職信的寫作策略時,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了解的面試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真正情境下的文字表達需求。再比如對于話題作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事先講述該話題最近相關的社會理由,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充分了解語文話題的內涵,然后再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寫作。
教學中的情境教學,主要體現在詞語,文章及作文教學中,常用的方式有以下幾種:直觀形象法和客觀聯系法理解詞語;通過展現生活,喚起回憶,對比強化法,音樂渲染法,課件再現法,表演體驗法,語言描繪法,質疑問難法,結合熱點法,討論法等方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觀察情境,提供源泉。進入情境,激發學生動機,拓寬情境,打開思路,范文引路,教給方法來完成作文教學。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多種多樣。其實,在實際操作中,要求最優化,提高教學效率,則不能各執一端,需要從實際出發,靈活地、綜合地運用這些具體方法。情境教育的定義、特點及有關理論依據定義:情境教學是充分利用形象,創設典型場景,激起學生的學習情緒,把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結合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簡單地講,就是通過一定的途徑,把學生帶入作者筆下的那個情境中去。當學生進入作品描寫的情境時,必然回對作品產生親切感。情切。即情真意切,情感參與認知活動,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情感進入課堂”這極高的教與學的境界,可以通過情境教學這一模式得以實現。
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力度的進一步加大,素質教育的觀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從另一方面看來,無論是學生的厭學、教學中一味地追求高智商,亦或是德育工作的不靈驗都表露出眼下的教育正走上了一條“唯理性主義教育”的歧路。而隨著21世紀的到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世界的信息化都向我們顯示了教育的世界趨勢: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的相對概念是“唯理智教育”,也就是“唯理智教育傾向”。這種教育傾向的具體表現就是:沒有把情感發展列入教育目標系列之中,知識獲得或智力訓練的目標占據教育目標系列的中心位置;在教育過程中漠視、扭曲和阻礙學生的情感發展,師生之間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為了達到純粹的理智訓練的目的,或者為了維護教育者本人的權威,隨意侮辱學生的人格尊嚴,根本不把學生當成是一個有感情的人;缺乏評價學生情感發展的一整套措施或標準。情感教育的特征:興趣性:情感教育的興趣性特征是指情感教育總是能夠激發起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走進課堂,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地發展自己的興趣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