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婷婷
摘 要:翻譯一直是當下學者共同關注的問題,傳統的翻譯存在著諸多弊端。譯作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翻譯作品,是一種操縱的文本,不能等同于原來的文本。本篇文章重點從比較文學的研究角度探討了翻譯的發展,和傳統翻譯的不同之處以及比較文學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外語翻譯;比較文學;翻譯研究觀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3-0-01
翻譯是最為重要的媒介之一,著名學者康德曾提出“世界文學”的概念,隨著文學文化密切的往來,各民族文學交融,趨勢漸深。他在這種大背景下提出來“世界文學”的概念,這個概念的提出,影響深遠,成為后世比較文學學科建立的典范,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康德提出的這個概念來看,翻譯從這一角度催生并推動了比較文學的發展。
比較文學翻譯與傳統的文學翻譯很不一樣,傳統的文學翻譯中國國內注重化境,三美原則等,西方注重對等,等值,等效等,其關注的核心問題是怎么譯和怎么譯的好,目的是為了指導實踐。法國比較文學家梵·第根[比較文學論,2010]在比較文學的論述中,他認為譯文的對比應該關注以下的問題:第一,將翻譯的作品與原文本相比較,看是否有改動,如增加,刪減等,以“看出譯本所給與的原文之思想和作風的面貌,是逼真到什么程度,……他所給與的(故意的或非故意的)作者的印象是什么”;第二,將同一作品不同時代的譯本進行比較,以“逐代地研究趣味之變化,以及同一位作家對于各時代發生的影響之不同”。
20世紀50年代,比較文學翻譯中有觀點提出,無論一本翻譯文本好壞與否,是否完全正確的傳達了原文的意思,都具有研究的價值。即使是壞的文本也能傳達時代的價值和生命觀。忠實的翻譯工作者毫無意外會讓人們更多地接觸到世界文學的發展情況和現狀,但真正的翻譯家卻未必原封不動的逐字翻譯,而是在自己認為需要的情況下改寫譯文,使之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強調真正的創造者是進行改寫,也就是謝天振老師所提到的創造性叛逆。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比較文學提出任何譯者都或多或少的對翻譯的作品進行改變改寫以適應這個時代,每一個翻譯都會或多或少的使譯文現代化,譯作對原作有一種選擇性共鳴。文學的直接翻譯不是來自于原著,而是來自于翻譯,通俗來講改編的譯作是聯系外國文學作品與本國文學作品的橋梁。經過翻譯的世界范圍內的外國文學作品才能真正影響本國的文學發展,只有在這種方式上本國的讀者群體才能理并且明白外國文學作品想要傳達的思想或情懷。并被本國的傳統形式的文學所引進吸收并在此基礎上發展。比較文學所關注的是推進英語語境中翻譯文學的發展傳播。比較文學不是簡單的停留在文字表面的改編,而是要在深刻了解原文本國家的國家背景,國家文化,以及文化差異的方面,并在此基礎上改編。這些影響因素不是單方面低層次的,涉及到經濟,政治,文化以及地理位置等不同。在這些綜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產生了外國文學與本國文學的差異,這才是需要改編的中心。翻譯研究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作品研究,而是一種操縱文本,不能等同于原來的作品。
怎樣使翻譯研究深化,具有思想性并且提升學術性?翻譯文學的語境化,回到翻譯研究生長的歷史,現場,真正將翻譯文學納入文學系統中考慮,需要有很強的 中文翻譯意識。比較文學翻譯基于比較文學的性質和目的,研究已經超越了語言和技術本身的翻譯。在比較文學中,從文學文化,動機,流通,閱讀,翻譯選擇,翻譯策略到翻譯流轉,接受,創新,轉化等翻譯過程的一部分貫穿了比較文學的意義,體現比較文學的性質和研究的目的,并且受到當代翻譯理論的關注。作為主要的翻譯問題本身,比較文學翻譯的范圍更廣泛,其主要目的不是翻譯問題,而是從翻譯文學作為研究的邏輯起點發現問題,最終達到文學與文化關系的概念。
翻譯比較文學不是文學,而是翻譯文學研究。比較文學研究的研究方法是從不同文化的文學作品中獲得原材料,汲取靈感,收集證據,由此來提出、佐證或反駁一些關于文學的觀點或理論。就我看來,因為人類有相似的生理基礎,在同一個世界生存,那么,各個不同的文化即使有著不同的特征,也一定會有相似的地方。從中我們可以提煉出一些人類認識模式和文化的共性,這就是比較文學所要研究的成果。比較文學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其涉及方面之廣及可討論問題之深度在文學研究范圍內是罕有可比的。它的研究范圍是跨時代,跨媒介,跨流派,跨語言,跨國界的。比較文學翻譯研究基于以上因素可見,翻譯比較文學并不是停留在解決翻譯如何翻的層面,是通過外國文學的翻譯作品深入探討文學研究的淵源,以拓展文學概念的層面。
當下比較文學翻譯研究仍舊不完善,存在很多問題。仍需要在世界各種文化,文學在交流,發展,融合,分化的過程中深度挖掘。
參考文獻:
[1]查明建.比較學者的學術視野與學術個性—謝天振教授的比較文學學科意識及其譯介學研究[J].上海外國語大學社科院,2000,01.
[2]葉維廉:比較詩學[M].臺灣光大圖書公司,1983.
[3]謝天振,宋炳添.從比較文學到翻譯研究—關于譯介學研究的對話[J].渤海大學報,2008,02,002.
[4]謝天振.從比較文學到比較文化—對當代國際比較文學研究趨勢的思考.[J]中國比較文學.1993,03.
[5]謝天振.中國比較文學:危機與轉機.[J].探索與爭鳴.198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