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唐朝是歷史上對女性比較寬容的時代,女性在這個時代積極地參與政治生活和文學生活,為后人留下了一筆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女性獨特的視角和細膩的筆觸,使得她們對個人際遇的描繪顯得與眾不同,為我們了解當時的社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同時,這些女詩人也有著并不亞于男性的文采,她們也有著流傳千古的詩句。同時,在和知識分子的交往中,她們也作為士人群體的一部分,對這個群體也有著自己的認識和批判。
關鍵詞:初唐;女性詩歌;士風
作者簡介:王倩,內蒙古烏海人,北方民族大學文史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晉隋唐文學;第二作者楊婷,貴州黔東南人,北方民族大學文史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晉隋唐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3-0-01
唐朝的女性不僅作詩,有的在朝中做官,被皇帝稱作“學士”,并且沒有“歸人”——嫁人,在當時作為具有獨立政治和經濟地位的女性生活著。隨著大唐王朝的逝去,封建社會的女性天堂消失了。后世也出現了許多的才女,但是卻再沒有像唐朝一樣爆發井噴式的女性創作。初唐的主要的女性詩人來自宮廷,這不僅是因為她們的生活優渥,沒有勞作之苦,還因為她們身邊聚集了一幫才學之士,在這樣濃郁的氛圍下,唐王朝的女詩人們有了極大的進步。
長孫皇后傳世的詩篇只有一首。
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艷妾動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
這首詩寫皇宮禁苑中的景象,和詩人游園時愉悅心情。詩人看到了春景,便動了“春情”,和閨中的女孩子們一起出來游玩,看到樹上的桃花和美人的面色一樣,白里透紅,明艷動人,屋邊的嫩柳和美人的腰肢一樣,盈盈一握,飄然靈動,看到了蝴蝶在花叢中起舞,聽到了樹枝上的啾啾鳥鳴,一幅美麗的春游圖就呈現在了我們眼前。
唐朝的另一位熱衷山水詩的女詩人是武則天。武則天成人童話般的人生我們不必多言,她寫詩的時候的心態也很明顯,務必求高,求大,求尊,求上,符合自己的皇后身份,皇帝身份。
《石淙》: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嶠金巒鎮紫微。均露均霜標勝壤,交風交雨列皇畿。
萬仞高巖藏日色,千尋幽澗浴云衣。且駐歡筵賞仁智,雕鞍薄晚雜塵飛。
石淙,在今河南登封縣東南。武則天特別喜歡河南,后來也把自己朝代的首都定在了河南洛陽。武則天常常在此大宴群臣,諸文士應制賦詩,連同武后自撰者,一共寫了詩17首,都刻在石淙北崖上。
此詩寫得頗有皇家氣息。雖然是應制詩,但全詩不見齊梁文風的柔糜俗麗,氣勢壯觀。“爾其近接高嶺,俯屆箕峰。瞻少室兮若蓮,梯穎川兮如帶。既而吸崎嶇之山徑,蔭旅密之藤蘿。洶涌洪油,落虛潭而送響;高低翠壁,列幽潤而開筵。密葉舒帷,屏梅氛而蕩位,疏松引吹,清麥候以含含涼”,這是詩序中對石淙的具體描寫。而武則天詩中對景觀的描寫氣勢磅礴,“仁智”二字出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武則天用這兩個字指代“萬仞高巖”、“千尋幽澗”,同時也是對在座的眾位大臣的贊賞,表示在座的諸位“仁”“智”兼備。
上官婉兒,陜州陜縣人,著名詩人上官儀的孫女。還在襁褓中的時候就“隨母配入掖庭”,后為武后起草文件。上官婉兒很擅長寫文章,為人也聰慧。中宗即位后,她被封為昭容。她力主皇家“廣置昭文學士”,“盛引當朝詞學之臣,數賜游宴、賦詩唱和”。她還經常代帝及后、長寧安樂二公主,數首并作,文辭綺麗。《全唐詩》卷五中有記載。
釋子談經處,軒臣刻字留。故臺遺老識,殘簡圣皇求。駐蹕懷千古,開襟望九州。四山緣塞合,二水夾城流。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獻酬。太平詞藻盛,長愿紀鴻休。
此詩是一首極盡頌揚鋪排的應制詩,顯然是不能讓人們對這首詩有什么好感。可是這首詩的價值卻沒有被歌功頌德掩埋,它的景觀描寫可謂上上乘。“駐嘩懷千古,開襟望九州.四山緣塞合,二水夾城流,”對仗十分工整,構景波瀾壯闊,處處都是大手筆。最后后兩句“太平詞藻盛,長愿紀鴻休”則表明了整首詩的中心思想。
和上官婉兒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比她早些時候的徐慧。徐惠是太宗的妃子。武則天十四歲入宮,在太宗身邊呆了十二年,也只是一個小小的正五品才人。徐惠死的時候只有二十四歲,已經是正二品的充容。徐惠身上有著士人的傲骨。徐惠留下的詩篇并不多,但卻選入了歷代詩集,《文苑英華》《萬首唐人絕句》《唐詩品匯》《石倉歷代詩選》都有收錄。
秋風起函谷,勁氣動河山。偃松千嶺上,雜雨二陵間。
低云愁廣隰,落日慘重關。此時飄紫氣,應驗真人還。
應制詩,大多是歌功頌德,媚上奉承之言。徐惠這首詩出于當時一眾應制詩之上,感情真摯,意境宏大,將這首詩放在盛唐詩歌中也不會褪色,是女性詩歌中佳作。此外,武則天還是皇后的時候,也有很多優秀的應制詩,例如上面提到的《石淙》就是應制詩。但是應制詩在后世的選擇中很多都被排斥在潮流之外,因為它們不符合潮流所主張的詩人應有的傲骨精神。現在再重新審視初唐的女性詩歌,拋開“淫詞艷曲”的有色眼鏡,我們將會發現不少優秀的女性詩歌作品,這將有助于我們更加了解初唐的女性詩人們,更加了解初唐的文化生活。
參考文獻:
[1].吳兢.貞觀政要[M].北京:中華書局.2011.
[2]歐陽修,宋祁等.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4]郭海文.唐五代女性詩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論文.2004.
[5]羅麗.女性主義藝術批評[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6]曹建波,宋建麗等.女性主義哲學[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3.
[7]宋心由.女性心理學[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8]芭芭拉·凱勒曼,德柏拉·L·羅德,張素玲等譯.女性領導力現實與挑戰[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