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歆 胡英 郭淵
杜仲苗木繁育方法較多,常用方法主要有播種育苗、扦插育苗和根蘗育苗,因播種育苗苗木根系發達、抗逆性強、壽命長,生產上常采用此法繁育杜仲苗木。結合本人長期生產經驗,現就杜仲種子育苗關鍵技術總結如下:
1 種子采集與處理
1.1 種子采集。采種時間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當觀察到杜仲種子外表顏色變為棕黃色或米黃色,種皮光亮,種仁處向外顯明突出,且手感堅硬,種翅明顯失水,剝開種皮后,胚乳呈米黃色,似半透明狀,子葉白色至乳白色時,選擇優良品種的母樹或優良單株進行采種,采集的種子要充實、飽滿,且要純凈、整齊、無雜質,如此采集的種子發芽勢及發芽率均較高。
1.2 種子處理。種子采回后,應及時攤晾在室外曬場上,厚度5~10cm,每3小時翻動1次,每天翻動3次。種子晾曬時切忌強光暴曬,更不能放進烘房或烘箱烘干,以免種胚被烘干而失去生命力,從而降低種子發芽率。
育苗前1個月,將干種子用30~40℃的溫水浸泡2~3天,在室內或室外進行挖坑濕沙貯藏,沙的濕度以手捏成團、松手后沙自動散開為宜。如果種子數量多,坑比較長,應在坑底每間隔50cm豎一高粱(或玉米)秸靶,粗度以10~15cm為宜,長度應高出坑的深度。為保持貯藏種沙濕度,沙藏種子坑上面再覆蓋一層稻草或編織袋,每5天澆1次水。種子貯藏至發芽和露白種子占30%~40%時,即可運入圃地播種。
2 圃地選擇
圃地應選設在交通便利、地勢平坦、光照充足、排水及灌溉方便、土層肥厚、微酸性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或壤土。避免在低洼或易積水的地方育苗,嚴禁使用重茬育苗地和前茬種植蔬菜、西瓜、地瓜、花生及牡丹等植物病蟲害嚴重的圃地。
3 整地與做床
3.1 整地。圃地選好后,于上年秋冬季,先進行平整,然后用小型耕地機深翻一遍,深度以30cm左右為宜。秋冬季深翻土地有利于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結構,并能減少病蟲害。在深翻土地時,每畝施入廄肥或土雜肥2000~3000kg,加施多元素復合肥33kg,同時,為預防土壤病蟲害,還應均勻施入3%的辛硫磷顆粒劑及五氯硝基苯各2.5~3kg,并將土壤耙平耙細,使土壤與肥料、農藥充分混合。
3.2 做床
圃地整好后進行做床,根據生產經驗,苗床宜采用高床,以利于排澇及降低土壤含水量。床面寬度一般為0.9~1.2m,長度隨地形而定。做床時,兩畦之間應留30~40cm寬步道,且要用腳反復踏實,否則,澆水時畦與畦之間容易串水,給灌溉造成困難。
4 播種時間
杜仲的播種時間分為春季播種和秋季播種。根據商南氣候特點,主要采用春季播種,因為春季播種出苗比較整齊,便于田間管理。一般在3月上旬或中旬,日均溫穩定在10℃左右時即可播種。杜仲播種宜早不宜遲。因為杜仲種子在低溫條件下不影響發芽出土,但播種晚而地溫較高時,種子容易發生霉爛,且幼苗容易遭受各種蟲害。
5 播種技術
杜仲播種方法主要有點播、條播和撒播,但生產中以條播為主。在做好的苗床內按25~30cm行距開溝,溝深2~3cm,將經過催芽的種子以2~3cm間距撒入溝內,然后覆土,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為宜,并輕輕壓實。采用條播法,每畝需種子10~12kg,每畝可生產苗木2~3萬株。
6 苗期管理
6.1 松土除草。要保證苗木旺盛生長,必須使育苗地始終保持疏松和良好生長環境,以保證土壤內有足夠的空氣供地下苗木根系呼吸。因此,在苗木生長期間,每隔1個月要對育苗地進行1次松土除草。每次灌溉或降雨之后,均應及時結合除草進行中耕。
6.2 苗木管理。幼苗出土后生長至5cm左右時,應對出苗較密的苗木移植到出苗較稀的地方,以保證苗木數量和生長均勻。苗木移植時要澆一次定根水,且要澆透。澆水時間宜在早晨或傍晚進行,盡量避開天氣炎熱的中午。同時,9月中旬以后,應把苗木頂芽抹去,控制高生長,并抹去側枝頂芽,促進粗生長。
6.3 水分管理。杜仲1年生苗喜濕又怕澇,土壤過干和過濕都會影響生長,甚至生長停滯。在干旱季節應及時澆水,而在多雨夏季應及時排水。
6.4 施肥管理。在苗木速生期,即6月中旬之前,應對苗木進行一次追肥,施肥品種以硝酸銨、硫酸銨或尿素為宜。行間開溝,將肥料均勻撒入溝內,覆土后澆透水;施肥量以每畝施10~15kg為宜,尿素應數量減半。如土壤基肥不足,8月中旬可再追施一次化肥。9月以后不能再追施肥料,以免苗木秋梢旺長,難以木質化,從而降低苗木抗凍能力。
6.5 病蟲防治。杜仲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和根腐病,蟲害主要有螻蛄和地老虎。這些病蟲害可導致幼苗大量死亡,造成嚴重損失。
6.5.1 立枯病防治。幼苗出土后1個月內用0.5%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每10天噴1次,1個月后用1%石灰等量式波爾多液,每15天噴1次,2~3次即可。
6.5.2 根腐病防治。①選好圃地,避免用長期種植蔬菜、花生、豆類、馬鈴薯等作物地塊作為圃地。②對圃地積水及時排出排干。③挖出病苗燒毀,并對苗穴用5%福爾馬林進行消毒。④幼苗發病初期,用50%托布津400~800倍液、退菌特500倍液或25%多菌靈800倍液灌根,均具有良好防治效果。
6.5.3 螻蛄防治。①做床前用50%辛硫磷顆粒劑用土拌勻,攪于土表再翻入土內,每畝用量25kg。②用50%辛硫磷乳油0.3kg拌種100kg,可起到有效防治。③用90%敵百蟲原藥1kg加餌料100kg,充分拌勻后撒于苗床上,不僅可殺死螻蛄,還可殺治蠐螬和地老虎。
6.5.4 地老虎防治。用毒餌誘殺或用敵百蟲等藥劑防治。
(作者單位:1.726300陜西省商南縣林業站;2.726300陜西省商南縣退耕還林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