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衛紅 林建平
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是將先進的農業機械化機具、農機技術轉化、普及、運用到農業生產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機化技術推廣是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農機化服務的壯內容。積極開展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有利于進一步解放勞動生產力,促進農村市場繁榮,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本文首先分析了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的意義,然后論述了做好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的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進一步提高先進機械設備的推廣應用效率有一定幫助。
1 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要意義
1.1 提高農村生產能力
農業生產過程中,先進農機設備和農業生產技術廣泛推廣應用,有效轉變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逐漸向著高效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提高種子、化肥、農藥利用效率,推動節約型農業發展,實現農業生產可持續化,秸稈利用綜合化。同時推廣應用先進的農機設備和農機生產技術,能夠有效減少農作物收獲過程中存在的損失,減少秸稈資源燃燒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推動農業生產可持續化。
1.2 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現代農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就必須積極引進和消化吸收各種先進的農機設備和農機生產技術,改善農業機械裝備,促進農產品優質化、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1.3 提高農民群眾綜合素質
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能夠將先進的機械設備和機械生產技術推廣到農業生產中,將勞動力從繁重的農業生產中解脫出來。先進的農業機械設備,是農業增效、農民村發展、農民增收的主要起替代品。推廣應用先進機械設備,能夠促使農民群眾不斷學習先進的農機化技術知識,從而帶動廣大農民群眾專業素質不斷提升,實現科學種田。由此可以看出,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在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方面具有重大戰略地位,它能夠極大的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品質與產量。
2 做好基層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的對策分析
2.1 深入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
著力實施農業部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試驗示范項目,推進全程機械化六大環節均衡發展,重點解決播栽、秸稈處理、烘干等薄弱環節。小麥和玉米重點推廣多功能一體化精量直播技術;馬鈴薯重點推廣機械化播種、收獲技術;大豆主產區重點推廣少免耕精量播種技術;棉花主產區重點推廣精量直播技術,有針對性的開展棉花機采試驗。鼓勵各地積極參與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工作,發揮專家組在技術咨詢、技術培訓、科技攻關上的技術資源優勢,為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提供全面的技術及裝備解決方案,全年計劃打造3~5個全程機械化示范縣。
2.2 加快推進經濟作物養殖業生產機械化
首先,加快推進經濟作物生產機械化。大力推廣大田蔬菜、花生、薯類、果品等經濟作物全程機械化技術。通過引進創新、示范推廣、輻射帶動等方式,推進耕整地、精量播種、移栽、灌溉、植保、施肥、開溝、起壟、鋪膜、覆土等環節機械化技術,加速推廣聯合收獲、分段收獲機械,解決經濟作物機械化發展中的難點和薄弱環節;其次,加快養殖及加工業生產機械化。積極推動農機裝備由種植業向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拓展。畜牧養殖重點推廣飼料加工、喂料、送料、畜產品采集機械及糞污清理、固液分離、資源化利用等機械化技術。水產養殖重點推廣飼喂、增氧、清淤、防疫消毒及水質智能監測等機械化技術。引導農產品烘干、清選、分級、儲藏、保鮮、包裝等初加工機械化技術的推廣應用,為農產品就地轉化增值提供技術支撐。
2.3 穩步推進北斗精準作業技術
以實施北斗現代農業示范項目為引領,按照質量興農的要求,推進信息化監控全覆蓋,以北斗監測深松整地作業、北斗監測聯合收割機智能作業、北斗監測無人機植保作業為突破口,大力推廣基于北斗的精準作業技術。有條件的地方,積極發展精準播種、精準施肥、精準收獲、精準灌溉等精準作業技術及裝備,積極探索試驗示范農機生產與管理應用遙感衛星技術、農業物聯網技術等高新技術,為發展數字農業、農業大數據應用奠定基礎。
2.4 突出抓好農機深松整地作業,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
首先,突出抓好農機深松整地作業。高質量完成萬畝農機深松整地作業任務。認真分析研究適宜深松作業區域,圍繞小麥、玉米等作物開展土地深松整地對比試驗,分析深松整地作業對土壤含水量、緊實度以及產量的影響,總結深松整地作業技術在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中的重要作用。開展農機深翻適宜地區、技術模式調查研究;其次,大力推廣農作物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技術。以全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為引領,積極探索秸稈綜合利用的路徑和模式,研究本地秸稈機械化還田的限量值和周期等技術性問題,科學做好還田和離田的技術選擇。積極爭取配套資金,推動農機北斗監測終端全覆蓋,準確監測還田面積、監管作業質量,支持發展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加快形成“一稈多用”的綜合利用格局。
2.5 加強農機化技術推廣隊伍建設
主動適應改革新形勢,認真落實改革配套政策措施,加強農機化技術推廣公共服務能力建設,不斷完善“一主多元”的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全面開展“一懂兩愛”班子隊伍提升行動,廣泛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培訓教育行動;大力倡導農機扶貧志愿者行動和公益活動。樹立和宣傳一批基層“最美農機員”,培養一批農機行業“工匠”隊伍。發揮農機技術服務優勢,在打造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這一戰略性產業中,讓基層農機員隊伍攜手農機手隊伍擔當起“先遣隊、主力軍”的角色。
(作者單位:719000陜西省榆陽區農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