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冉
近年來,中央政府加強了現代農業建設的決策和部署。按照“地上藏糧,技術上藏糧”的戰略要求,爭取在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過程中,建立機械化示范縣。主要內容是提高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作物的機械化生產水平,注重以耕整地、種植、植保、收獲、烘干、秸稈處理為重點環節。
目前郯城縣已達到“五化”標準的農機專業合作社20家,育新、恒豐農機專業合作社被評為國家級示范合作社。雖然在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上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是仍然不能忽視存在的困難和不足。對此,我們要高度重視,認真加以研究解決,進一步促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深入開展。
1 提高認識,切實增強推進全程機械化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機械化,與實現農業領域“穩定生產能力,降低成本,改變方法,促進升級”的目標有關。它是我縣農業轉型升級和農業現代化的關鍵環節。在這方面,我們必須充分了解在整個過程中促進主要作物生產機械化的情況,統一思想,集中精力,促進農業機械。
一是轉變農業發展模式,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的必要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農業發展只有一條出路,即加快農業發展模式轉變的最重要途徑,是將粗放型經營變為集約型經營,將勞動密集型經營作為集約型技術,將簡單的數量擴張作為質量和效率的結合,以實現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二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保障。我縣雖然是農業大縣,但是農業綜合生產力不高。加快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有利于充分發揮農業機械集成技術、節本增效,推動土地規模經營,提升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民收入,推動全面全程機械化是大幅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出產率、資源利用率,實現我縣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新跨越,促進農民增收的必然選擇。
三是提高農業機械化整體水平的內部要求。近年來,在機械采購補貼等強農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機械化經營需求不斷增加,我縣農業機械化工作保持較快發展趨勢。但是,與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相比,我縣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還不平衡,有許多“短板”。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中央文件有部署、農業發展有需求、工作開展有基礎,意義重大,正當其時。
2 關注工作的實施,有效促進主要農作物生產的全程機械化創造
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創建工作,要以農業部出臺的《關于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的意見》及省市出臺的相關文件精神為引領,圍繞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效益這條主線,本著“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分步推進”的原則,重點要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2.1 強化政策扶持的導向作用,全面提升全程機械化生產的裝備水平
近年來,在機械采購等強農政策的強勁推動下,我縣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但發展過程中仍存在“短板”現象。機械應用高效的植物保護、烘干和秸稈處理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因此,農業機械采購補貼、農業機械運營補貼等項目資金要傾斜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利用政策杠桿突破“瓶頸”。
2.2 要大力加強以農機合作社為重點的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
適度發展農業經營,整合勞動力、農業機械設備、農業技術、農村人才,推動農業生產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大力推進大型農業機械、農業機械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企業服務建設。通過社會化服務的發展,帶動先進適用農機化技術推廣和適度規模經營發展,不斷增強服務全程機械化的能力。
2.3 要加強農機化基礎建設,積極改善全程機械化的發展條件
針對我縣目前面臨的整個作物機械化過程中的技術瓶頸,各鄉鎮和有關部門應加強基層推廣機構的設施建設,確保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有序進行。加強農業機械技術人員、糧食生產者和合作經營者的培訓。切實提高技術開發、示范應用、技術培訓和農業機械管理能力。邀請涉農領域相關專家、技術人員開展技術指導、培訓交流、驗收考核等工作。
2.4 加強農業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
要增加示范基地的投入,特別是增加糧食烘干中心、小麥、玉米、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核心示范區建設力度,依托農機專業合作社搞好示范區內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體,通過科技注入等形式,開展主題突出、形式多樣的宣傳報道,技術培訓、媒體介紹以及宣傳材料的出版和分發。及時展示糧食生產機械化全過程的成果、主要內容和意義,為全社會共同支持糧食生產全面機械化創造良好環境。
2.5 要強化監督考核,確保示范縣建設整體推進效果
各鄉鎮、有關部門要把加快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列入農業現代化建設考核內容;要研究制定科學的績效考評機制,加強監測評價,及時掌握進度,主攻薄弱環節,確保按期實現發展目標。縣農機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鄉鎮考核,考核達標的給予通報表彰。
(作者單位:276100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農業機械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