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珍琦
摘要:古箏是我國的傳統樂器之一對于,主要的表現方式是彈撥,這一樂器的音色非常優美,而且整體上手難度較低,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度。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強化學生的基本功,另一方面應當培育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讓他們感受到音樂的趣味性,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古箏。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凸顯古箏教學的音樂特征和趣味趣味,并提出了相應的實踐方式。
關鍵詞:古箏教學;音樂特征;教學趣味
相比較而言,古箏樂器的歷史屬于眾多樂器當中較長的,它本身是一種可以用來彈撥的樂器,音律較為淳樸,擁有行云流水般的音樂已經,也可以表達出獨特的情感。現如今,許多學生都對古箏教學有較高的熱衷度,但是如果在古箏教學的過程中,僅僅傳授給學生一些簡單的音樂知識,那么學生的古箏將會是一個模仿的過程,而不能真摯地表現出古箏的獨特魅力。新時期的古箏教學開展,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主體性,不僅強調古箏音樂基本功的訓練,也需要從多個方面開發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使得學生能夠在掌握演奏方法的基礎上,不斷推進自身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需要致力于凸顯古箏教學的音樂特征和教學趣味,使得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音樂功底,并對古箏保持較高的創新興趣,不斷形成全新的音樂內涵,推動學生音樂素質的整體性上升。
一、注重于培育和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對于古箏學習而言,基本功的訓練屬于最為基礎也是最為重要的內容,但是當前的古箏教學,存在一部分速成的狀況,即在較短的時間內傳授給孩子們一定的音樂彈奏內容,但是在沒有基本功的支持下,孩子們的表現并不是非常良好,一部分學生甚至因為無法彈奏好而放棄了學習古箏。在這樣的狀況下,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度,積極與家長進行溝通,并在訓練的過程中適當添加一些趣味,以對學生的古箏學習形成強大的推動力。
比如,在學習第一個音樂的彈撥時,教師可以采用一些綜合實踐方法,將彈撥技巧和樂曲融為一體,盡可能避免完全機械化的彈撥方式,應當應當通過音樂的美感旋律,使得學生能夠對古箏音樂產生較高的學習興趣。在剛剛學習古箏的時候,一部分學生和家長存在一定的速成心理,想要在較短的時間內迅速學會,教師便可以抓住學生這一心理,一邊讓學生強化基本功,另一邊讓他們配合一些曲目進行練習,不斷提高他們的音樂興趣。如果僅僅讓他們訓練基本功,很多學生會產生一定的厭煩,甚至認為這樣的訓練沒有絲毫的效果。教師在實際的古箏教學過程中,還應當將一些簡單的技巧傳授給學生,使得學生能夠掌握一些優美的音樂教材,形成良好的音樂格調,不斷激發學生的古箏學習興趣。
二、科學凸顯古箏教學的藝術音樂特征
在古箏教學過程中,可以明顯發現,雖然一部分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已經具備了相當扎實的基本功,但是所演奏的音樂卻是非常無趣,一些時候甚至會感覺到力不從心,尤其是在學習不同流派的古箏音樂時,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狀況,本質原因在于學生的音樂意識不全面,無法正確認識古箏教學的藝術音樂特征。面對這樣的狀況,教師應當在新時期的教學過程中,科學地激發學生想象力,通過一些形象準確的描述,讓學生更加簡單地去理解各種音樂作品,并運用自己獨特的音樂形式去展現作品。
古箏本身是一門較為傳統的音樂藝術,這一藝術與其他的音樂流派有一定的區別,許多學生對于古箏并沒有相應的認可度,在學習過程中也很難感受到古箏教學的音樂特征。教師在這樣的狀況下,應當帶領學生深層次地去挖掘古箏的音樂特征,如古箏音樂的高山流水,這是其他音樂所無法體現出來的。對于傳統的古箏音樂形式,需要加以繼承和發揚,對于流行的古箏曲目,則可以適當地推廣。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狀況,選擇不同風格的古箏曲目,給予學生最為深刻的音樂感知,持續提高學生的音樂實踐能力。
三、以體態律動教學提高古箏教學的音樂趣味性
在學習古箏音樂的過程中,一部分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音樂基礎,教師在這個時候,應當鼓勵學生緊緊跟隨音樂的律動去展現自身的音樂特色,也可以通過體態律動教學給予學生獨特的音樂感知,一方面可以培育學生的音樂節奏感,使得整個音樂演奏得到放松,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認識到音樂語言的多樣性,將自己的內心情感通過體態律動直接地表現出來,培育學生的音樂學習趣味。古箏音樂學習與許多樂器相同,通常都會留給人們一定的思考和創新空間,為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實踐當中,應當注重培育學生的音樂想象能力,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創新來實現古箏音樂的創新表現,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方法進行古箏樂曲演奏,也可以持續加強學生對古箏音樂的音樂認知,改善學生的音樂學習質量。此外,在古箏教學當中,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多方面認識和了解當前的中國傳統民族文化,其中包括中國的戲曲、說唱等音樂,使得民族音樂旋律能夠持續保留較為充實的美感,而學生的古箏音樂學習趣味也會在這樣的基礎上得到全面的提升,相應的音樂學習效果也會有明顯的改善。
總而言之,在新時期的古箏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努力了解學生在古箏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探索出最為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培育學生古箏音樂學習興趣。在基礎的教學手段上,需要做到實踐拓展,持續減輕學生的音樂學習壓力,為學生帶來獨特的音樂學習趣味。
參考文獻:
[1]關于建立科學規范社會古箏教學模式的思考[J].王淑玲.科技信息.2014(08)
[2]高校古箏教學的創新對策研究[J].趙魯琴.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