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不斷的發展,傳統教學模式不斷地改革,很多教師都在關注自身的教學問題,特別是作文教學。新課標改革后,作文的分數在卷面的分數已占了半壁江山。寫作能力折射出學生語文的綜合素質,是學生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然而初中的作文教學不盡如人意。教這么多年語文,作文教學一直都是語文老師最頭痛的一塊,不管怎么教,學生就是寫不好。老師免不了著急,學生也逐漸失去了寫作的興趣。那么做到下面幾點可以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
第一、品讀萬卷書,下筆如有神。誦讀熟讀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之法。朱熹說:“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書讀百遍,其意自現”這些話都是經過千百年的實踐證明的真理。可見要學好語文,誦讀是前提和基礎。只有廣泛的閱讀才能開拓視野,積累素材。古詩名句爛熟于心,好篇佳句提筆就來。這樣才是真正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第二、用眼去觀察,寫真實體驗。一次一個學生對我說:“老師,你要我們坐在教室里寫外面那些天馬行空的事,我們怎么寫的出來呢?如果一定要寫,那就只有編一些離譜的,讓你看著生氣的文字咯”。我仔細想想也是的吧。于是我就說:“那就去學校里好好的觀察一下咱們校園的花,今天就寫校園的花”。二三十分鐘后同學們陸續的回到教室里,紛紛拿起筆開始寫作文。用眼去觀察的就是不一樣,各種各樣的花寫的清清楚楚。花的顏色,花的形態,花蕊、花瓣、花托、花枝,枝上是否有刺,都寫得層次分明。由眼前春天的花,聯想到秋天,冬天校園開的花。還有的同學,甚至在討論校園里一些不知名的花是什么花,準備回家再查資料,然后再寫到作文里。去看了一下花,就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在認真寫作的同時還能夠掌握其他的知識。看來用眼去觀察,還真能寫出真情實感來。第二點用發散思維,訴真情實感。一次我布置學生們就一個人,這個人的幾件事。有的學生就舉手說我寫媽媽,還有的同學舉手說我寫以前的老師。我說:“今天就統一寫我吧!”我心里暗暗得意,雖然長的不算貌美如花,但也是端莊大方。寫出來的結果卻讓我大吃一驚,這些孩子們非常的有個性,都不是一味的夸獎我。有的嫌我胖,有的寫我皮膚偏黑,有的說我臉上長了雀斑,有的甚至還說我上課講話的語速太快了,像打槍一樣。批評之聲,不絕于耳。絲毫沒有覺得我是老師,應該怎么在文章里討好我。而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寫。但大部分同學都在結尾處點題說老師嚴厲不失溫柔。全班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學按照我想好的模式去寫。我好好的表揚了這三分之二的孩子,鼓勵他們按照自己的思維,自己的想法去寫,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成趣,是積極上進,充滿正能量的都可以。所以我們無論寫什么文章,都不能夠禁錮孩子的思維,應該讓學生們有發散性的思維。有一次我們寫了《讓座》的作文。我就對同學們提要求說:“不能千篇一律的寫好人好事這個角度,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方向去寫,看哪個同學選取的角度最獨特?”有的同學寫,讓座是為了得到贊許而不是真心的想讓座;有的同學還寫了讓座是生活中的小事,通過這些小事,讓我們的傳統美德得到傳承;還寫了一些身殘德全的典型事例;還有的同學寫的是關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爺爺帶著孫子坐車,孫子坐到他坐到位置上不讓座,爺爺就對旁邊的人說:“他坐在我的位置上,你憑什么有意見?”像這樣的家庭教育就沒有充滿正能量。這幾個角度都選舉的非常的獨特,也寫得非常好。都不同于我們以前寫的好人好事的題材,所以我們應該鼓勵學生有發散性的思維,選取多角度寫作。千萬不能千篇一律,總是圍繞著那一丁點事例去寫。
第三,確定主旨,書寫提綱。我們現在的考場作文,沒有太多的時間,讓他們去打草稿,就像腳踩西瓜皮一樣滑到哪里算哪里,寫到哪里算哪里。這樣的文章經常會跑題也沒有主次之分,也沒有詳略之分,有的甚至連一個人物,一件事情都沒有寫清楚。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我們先確定主旨,再列提綱。這樣就可以少走彎路,不會寫跑題,也能夠突出文章的重點,突出文章的主旨。拿到作文題是先要認真的審題,并確定要寫作文的主題是什么?要怎樣去立意,根據這個立意,再去寫提綱,這樣就能抓住中心,不會跑題了。作文的提綱是作文的一個思路,一個框架。因此,作文的提高只要完整又不能過于繁瑣,既要簡潔,又要達到寫作的目的。作文的提綱是寫給自己看的,為自己寫好這篇文章服務的他有很強的實用性,有了提綱之后就能按計劃形式寫起文章來就容易一氣呵成,寫出的文章,就會有中心有條理,有重點,反之就會層次不清詳略不當丟三落四,因此列提綱也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質量的一個重要的方法。
以上就是我在語文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方法,雖然不是對每個同學都有效果,但是能夠激起大部分同學的寫作興趣,我覺得還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我們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作文教學的意義。在寫作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反思,不斷探索實用性與創新性作文的內涵,豐富創新性作文理論,使學生寫出既實用又富有創造性的佳作,促使初中作文教學邁上新臺階。學生也能有興趣的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