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鈴 胡楊

摘要:現如今中國城市與農村的差距越來越大,城市人越來越富,農村人越來越窮的現象已變成現實。在這個背景下,我國應該重視農村的各項發展,爭取達到城市與農村共同富裕的小康社會,基于此,本文就結合醫路赤子心社會實踐隊在丹江口市龍山鎮進行的社會實踐發現農村在教育、意識、醫療衛生等方面都與城市存在巨大差距,這將會導致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愈演愈烈。本文對我國城鄉差距的主要表現及原因作出分析及建議。
關鍵詞:城鄉差距;教育程度;愛國意識;醫療衛生
被稱為“農業大國”的中國不僅僅是農業的先進,更主要是因為農村人口眾多。相對于城市而言,我國農村在教育、醫療、養老、收入等方面普遍比較落后。如若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我國經濟發展將呈現畸形和泡沫化發展。本文從教育、衛生和愛國意識方面出發,利用調研走訪及問卷調查數據來分析現存的問題。
(一)教育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它不僅是社會上層成員實現自己價值的方式之一,也是社會底層成員跟上上層潮流的主要手段。因此發展教育、繁榮教育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
近些年來國家為縮小城鄉教育差距推行了很多保障政策和制度,但是二者之間的差距也沒有因此得到很大改善。教育不僅需要國家、社會的努力,更需要各個家庭的努力和支持。近年來,很多農村家長都選擇去大城市打工賺錢,把孩子留在爺爺奶奶甚至是親戚朋友身邊。由于老年人的溺愛又或者是親戚朋友的不管不問造成了農村孩子“知識改變命運”意識的淺薄。在本應該努力學習、積極向上的年紀選擇玩耍嬉戲,過著自以為“安逸”的生活,學習不上進、思想不進取、實力不超群,“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現象清晰可見。因為疏于父母的看管督促,不論是在學習、思想、意識還是生活上,農村孩子與城市孩子之間的差距都日益增大,完成基礎教育的人數也很少,農村中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中途輟學從而導致如今城市受教育學生為農村的13倍以上。
教育資源的不平均和教育設備的落后也造成教育發展的差距。優秀師資力量的缺少和素質教育形同虛設的現象只會加大城鄉差距。農村教師的學歷程度普遍低于城市教師的學歷程度,這導致學生的受教育程度和范圍都遠不及城市孩子。在義務教育面前,農村學生幾乎沒有條件開展英體美等課程,他們的精力和條件只允許他們完成必修課程,完成期末考,最終完成高考。同是一個年齡的人,農村孩子在見識、意識、行動力上都亞于城市孩子,素質教育又鞏固并再生了城市教育力量的優勢,這更加大了城鄉差距。
(二)愛國意識
愛國是身為中華兒女必有的意識和責任。經過我們問卷調查及走訪的結果來看,有31.28%的農村孩子和41.79%的城市孩子對愛國教育非常有興趣。有平均高達91%的城市孩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熟記于心,只有70%的農村孩子記得其內容。有90.67%的城市孩子為自己身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而只有80.81%的農村孩子為身為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根據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城鄉孩子的愛國意識程度相差較大,積極主動的意識在城市孩子中比較顯著。這不僅僅是個人意識的短缺,更是愛國教育的稀缺。城市孩子生活在快速發展的信息化社會中,國內外大小事件通過各種途徑被人們所知,而農村孩子生活在較為封閉的慢時代社會中,所能獲知的實事較為稀少,并且他們因為缺少從小培養觀看新聞聯播的原因,就算把實時熱點告訴他們,他們也不會很重視。從小培養看新聞、關注時事的習慣為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打下堅實基礎。
(三)醫療衛生
通過我們調研走訪進行口腔義診發現:70%的農村孩子的乳磨牙都有不同程度的齲壞,嚴重的四顆乳磨牙都屬于深度齲壞。造成這種現象不僅是抵不住甜性、刺激性食物的誘惑,還因為不注重口腔衛生。經過調查數據發現,城市中一、二年級的孩子對蛀牙、蟲牙有所認知并且堅持早晚刷牙,但相同年齡的農村孩子對此并無了解和行動。可以看出城市孩子的口腔健康狀況要優于農村孩子的原因之一是有家長和老師的教導和看管,更重要的是因為擁有自我健康保護意識。自身擁有這種意識之后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去回避甚至拒絕誘惑,也能夠從小培養起早晚刷牙的好習慣。
(四)結論
綜上所述,城鄉之間在教育、愛國意識、口腔衛生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并且有擴大的趨勢,尤其是教育公平性問題日漸凸顯,這樣會導致社會矛盾愈演愈烈。
(五)建議
1、繼續推行體制改革(包括基礎教育體制、醫療保障體制等),縮小城鄉差距。
2、將優秀的師資力量引流入鄉鎮農村中,提高教育設備和教育資源。
3、開展愛國主義文化教育課程,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國主義精神。
4、普及口腔衛生的知識,培養孩子們早晚刷牙的習慣并教授刷牙的正確方法。
我們“醫路赤子心”實踐隊在龍山鎮進行了為期五天的支教走訪活動。我們不僅為他們準備了課本知識的教導也準備了手工課拍拍操來發展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孩子們也從一開始的陌生拘謹到最后分離的熱情不舍,孩子們樸實干凈的喜歡是我們努力的最大動力,同是在這個藍天下生活的孩子,同是一個年代生活的孩子,同是屬于中國的孩子,我們要努力實現教育公平,減少城鄉差異,為孩子們牟取最快樂最幸福的生活狀態!但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卻沒有帶來整體國民利益的提高,也沒有縮小城鄉差距。為此我們應該平均城鄉資源投入水平,這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全民經濟發展和全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宏偉目標而打下了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東平.對我國教育公平問題的認真和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00,(8).
[2]張樂天.城鄉教育差別的制度歸因與縮小差別的政策建議[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3]褚宏啟.城鄉教育一體化.體系重構和制度創新[J].教育研究,2009,(11).